【摘要】聲樂作為一門演唱的藝術,不管是在歐洲國家還是在我們自己的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而每個國家和每個地區在演唱上有著大小不同的差異,但是最為明顯的就是語言上的不同,而語言作為我們人類最基礎的表達工具,不僅僅是構建上的基礎,更是情感上的表達工具,不管是任何地區和國家的聲樂藝術,都是不可能脫離掉語言來表達的。因此我們在聲樂的演唱和教學上必須要強調語言藝術的重要性,而且需要利用好語言的藝術來升華聲樂的技術,本文就我國的民族語言藝術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聲樂演唱;聲樂教學;重要性;風格;民族語言藝術
(1)不管是聲樂教學還是演唱,語言藝術都我們在處理歌曲上最重要的環節,能掌握好的語言,不僅對歌曲情感上能把握得當,還能以情帶聲,在聲樂的技術上彌補一些不足。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們的每一個民族甚至是很多的地區都有著自己的民族和地區的語言特點,因此它們的聲樂曲目的風格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它們在聲樂的演唱上都有著共同的特征,也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樣的語言演唱,不管你用唱哪個地方的作品,他們都是需要咬字、吐字要十分的清晰,發音一定是要規范正宗。要記住,聲樂永遠都是音樂藝術和語言的完美結合組成的,我國特色民族歌曲在章段結構方面有如有形式最多的四句頭,還有湖南、陜南、四川等地方的趕五句,它們的文章結構不一樣,整個味道和韻味也是很不同的,所以我們在自己演唱或者教學上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來演繹這些作品。不同風格的作品,我們的情緒是完全不一樣的,而這些都是需要結合語言的藝術來完成的,這樣再加上聲樂技巧的東西,我們才可以真正的打動聽我們唱歌的每一個人,這才是聲樂藝術真正的魅力之所在。
而作為聲樂教師來說,演唱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我認為讓學生搞清楚自己在唱什么,唱的是哪里的東西,為什么要這樣唱,這些等的問題是可以從語言上解決的,如果教師自己都不去研究語言,特別是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曲了解和接觸的,這些是對作品基本的尊重,不研究語言的教師是不可能教好學生的,而學生也是不知道自己在唱些什么,只知道自己的音唱了多高,自己聲音有多大,好一點的學生還看一下書上的音樂表情符號,書上說強就強,書上說弱就弱,完全沒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是完全不對的。
(2)加強聲樂演唱中對每個民族和地區音樂風格的把握,聲樂教師也更應該重視對學生把握音樂風格的訓練。在民族聲樂中,語言絕對是基礎也重中之重,但是音樂的風格是在不一樣的社會條件下和各民族的語言特點中產生的,音樂風格和民族的語言是十分緊密的關系,也可以這么說,每個民族和地區的語言特點是可以直接影響整個音樂的風格特征的,但是語言和音樂風格不相等同的,一種音樂的風格特征它體現了一個民族或地區所特有的審美觀念,甚至也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審美,我們國家的民族聲樂如果失去了民族的特有音樂風格,那我們就不可能把它們稱為民族聲樂了。我們國家的地域廣闊,民族眾多,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的傳統文化,不同的語言,不用的地域環境,不同的人文特色等因素,使得了我們自己各個地方民族歌曲、曲藝、戲曲在演唱的形式上可謂是各具特色,多姿多彩,風格各異的局面,各地區在音色的特點,發聲的技巧、氣息的技巧、表演的方式和歌唱氣質的不同特色和演唱風格,構成了我國民族聲樂多姿多彩的特點,使我國的民族聲樂區別于其他國家的聲樂藝術,從而豐富了世界聲樂藝術的寶庫。
因此我們在教學上除了認真教好學生以外,更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音樂和作品。然而想要唱好中國民族的聲樂作品,除了必要的發聲方法以外,更為重要的就是語言,因為準確的語言可以恰當的表達當地的人們想要表達的東西,有時候如果語言不地道,不規范,就是導致意思上理解的誤差,甚至是很大的誤解。除此之外,有了好的聲音和準確的語言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是要把握好準確風格的訓練,有些人認為:“只要學好了美聲唱法的技巧,什么類型的歌曲都能唱好”。我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完全正確的,歌唱的技巧大多都來自與意大利美聲唱法的基礎,科學的驗證也證明了美聲唱法的基本功是對聲音的訓練最為有效果的,但是聲樂的技術問題不等于聲樂藝術的全部,聲樂藝術是需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組成的,例如,民族的音樂、民族的語言,還有需要受到一定時代的審美觀和生活情感的影響。在演唱或者在教學中發現,有的歌手和有的學生他們的技巧非常非常的棒,甚至有的可以說沒有什么毛病可以挑剔,特別是在練聲的時候,可以做到不管多高的音,還是多低的音,都是游刃有余的,但是一旦開始唱作品的時候就覺得比較奇怪,說通俗一點就是不好聽,讓聽眾沒有辦法走進音樂里面,不能打動人。實際上這樣的演繹是非常失敗的,完全沒有把握音樂的風格,特別是我國的民族歌曲,一旦處理不對,唱出來就有可能是另外一個地區或者另外一個民族的歌曲風格了。就算是唱國外作曲家的作品,也是同樣如此,我認為連我們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作品都沒有辦法唱好,你想要唱歐洲的作品,那肯定是不可能唱好的。所以我們有一部分的歌唱者在國外參加比賽總是無法取得好的成績,其實他們聲樂技巧不會比其他國家的差,就是因為在作品風格和語言藝術的把控上無法與其相比,所以我們更應該唱好自己民族的東西,養成習慣,不要只是唱音符,只是唱技術,這樣的音樂是走不遠的。
(3)總的來說在聲樂演唱和教學上,我們應該刻苦的訓練自己的基本功,但是一定要在作品的語言上下功夫,還要堅持研究音樂不同的風格,把握不同作品的精髓,這樣自己的音樂道路或者說教學的深度才會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王國峰.淺談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的語言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3(17):17~18.
[2]崔新平.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重要性分析[J].華章,2013(10):173.
作者簡介:劉文蔚(1986.02—),男,漢族,重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