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企業和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思維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是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要求。只有在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重點,更新教學理念,才能有助于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需要的新型人才。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加工模具專業而言,教師應更加重視和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動腦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機械加工模具專業;培養方法
隨著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投資比重的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然而,規模的擴大也帶來了一些弊端,中職學校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導致教學質量無法提升,畢業生就業難等一系列問題。中等職業學校機械模具專業學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實踐能力達不到要求,專業技能不高。
一、中職機械加工模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現狀
(一)學生動手能力弱,實踐教學的硬件設施不完善
首先,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學校的實踐教學硬件設施還沒有得到更新和完善。許多中等職業學校實踐教學經費有限,實踐教學的硬件基礎跟不上,學生畢業后難以滿足企業的實際硬件運營。其次,由于中職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弱,大部分學生對實踐教學不感興趣等,是阻礙學生實踐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實踐教學的教學效率,在機械加工模具專業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置不同的實踐活動。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更傾向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而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盲目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這不僅使學生對這個專業的學習感到厭煩,而且使學生形成了一種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思維。學生和教師不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是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的根本原因。
二、中職機械加工模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積極革新教育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中職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忽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造成學生創新意識不高,實踐能力較差。在工具與模具教學中,中職教師應積極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樹立全心全意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和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首先就需要依照專業特點合理組織教學活動,有效提高學生實現教學目標的積極性。另外,中職教師還需要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教學,不斷提高機械加工模具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二)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加強學生操作練習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依靠大企業的實踐和培訓是不現實的,因為學生不可能每天都去,而且在各種各樣的工作坊里,學生并不是總能找到工作去實踐。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加工模具專業的教學中,學校應建立較為完善的學校實習基地,以保證學生的實習數量和實習效率。學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積極操作和實踐,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加實踐訓練,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有能力在未來的社會中生存和立足。此外,教師還應重視培訓的內容,內容和項目的確定將直接影響學生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機械加工模具的教學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更應該對生產過程和加工方法有具體的了解。因此,在詳細的教學過程中,中職教師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學會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中職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車間參觀、實習,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機械加工模具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使學生能夠親自操作和生產,并根據學生的表現,適當地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掌握工作流程、生產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興趣。
三、結語
總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企業和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思維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是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的要求。改革和創新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加工模具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加工模具教學中的重要問題。選擇教學模式,積極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林林.中職機械加工專業教學方法探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18):249~250.
[2]武俊英,侯佳,劉金泉.中職園藝專業師資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6):243~245.
[3]謝玉寶.中職專業學校模具制造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8(08):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