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實現潛能生的有效轉化,使潛能生也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人才是教育的一大難題。潛能生破壞性強,影響面廣,如果不及時對進行轉化,勢必會影響整個班集體。畢業后這些潛能生也很容易誤入歧途,成為社會不良青年,擾亂社會秩序,所以對潛能生的幫扶與轉化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潛能生,關心潛能生是教師教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關鍵詞】物理;潛能生;轉化
初中物理教材內容包括聲學、光學、熱學、力學、電學和電磁學等,總體上來說是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隨著學習內容的改變,內容難度的增加,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要求較高時,一部分學生跟不上教材的要求而成為潛能生。實現對潛能生的有效轉化,使潛能生也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人才是教育的一大難題。潛能生破壞性強,影響面廣,如果不及時對進行轉化,勢必會影響整個班集體。畢業后這些潛能生也很容易誤入歧途,成為社會不良青年,擾亂社會秩序。所以對潛能生的幫扶與轉化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潛能生,關心潛能生的發展是教師教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一、利用學科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也說過:“對于孩子們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需求。”很難想象,對學習無動于衷的學生,再高明的老師也很難取得出色的成績。因此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課前引入激發興趣,俗語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節課開頭好壞,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有講故事法,例如在講浮力之前,講阿基米德有關皇冠的故事。提問法,講平面鏡成像時,先提問有澆不滅的火嗎?這樣可以使亂糟糟的課頓時安靜下來,并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引入課堂教學中。(2)借助實驗引發興趣,利用物理教材知識內容讓學生多動手,使物理課成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例如講平面鏡成像時,讓學生做一個潛望鏡,當學生用自己制作的潛望鏡看到大自然美景時,欣喜若狂,學習興趣自然提高。(3)課后延伸增加興趣,例如在講電源以后,布置學生回家做水果電池,要求學生回答,水果電池的電壓大水與插入金屬片深度有何關系?與插入兩金屬片面積有何關系?與兩金屬片插入水果中的距離有何關系?學生會很有興趣地做,并思考,這樣不僅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濃了,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培養。
二、降低教學起點,注重過程,培養思維能力
要讓差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轉化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做演示實驗,創設條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例在講磁場和電流的磁場這兩節內容時,把條形磁鐵、U形磁鐵,同名磁極,異名磁極之間,將鐵屑撒在玻離板上,使鐵屑在磁物作用下形成平面的磁感線分布圖形,再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演示情況投影到銀幕上,一是學生容易理解,二是讓學生做到印象深刻,提高他們的興趣,同時也加強他們的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降低教學起點,為他們鋪好臺階
對差生不要急,一定要放慢腳步,一點點地解決他們的問題,且在解題過程中使他們掌握解題的一般規律的技巧,思維深度和廣度及變通性都有一定提高。例如,在講串并聯電路故障判斷時,學生經常找不到電路故障所在。于是我降低起點編了個口訣:“串聯故障好判斷,無流斷路有流短,電壓表轉一轉,接到誰來誰就斷”。學生很輕松地就學會了判斷方法,解決了電路難題。
(三)理解、寬容、有意義有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種感覺,有了這種感覺,才能懷著堅定的信心和希望走向未來,學生找到自信的感覺,一半靠自己,另一半靠老師,在實際轉化過程上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理解: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特別是潛能生經常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例如:簡單物理題講過多遍,他們仍然出錯,光在真空中速度與聲音在空氣中速度老是混淆。面對這種情況老師以一種理解的情感來感化他們,幫他們找出出錯的原因,站在他們的角度來分析理解,讓他們有勇氣承認并糾正自己的錯誤,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也對老師獲得好感,以此來學好物理。
(2)寬容: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考試成績成為潛能生不可逾越的一道坎,在一次次失敗面前,他們產生自卑,厭學的情緒,老師在他們成績還落后于班級其他同學時,不得斥責他們拖了班組后腿,使班級均分下降,影響班級榮譽,使他們產生罪惡感,而是用一顆寬容心去關心他們,去幫助他們,甚至發現他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就去積極地鼓勵他們,使他們感覺老師對他們的愛,感覺到老師沒有拋棄他們。
(3)有意義的評價,老師為潛能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不只是評成績而是注重對過程的評價。老師應盡多可能地運用表揚,以培養學生的自信、自強和自主的信念。在物理教學中要善于捕捉潛能生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綜上所述,要想減少潛能生數量,防止過多潛能生的產生,就首先必須懂得潛能生的心理特點,做到以防為主,防止和轉化并重的控制措施,并取得家長和社會的有力支持,使我們學校教育真正做到關注每一個人的健康成長,以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未來公民的素質。
參考文獻
[1]寧勁松.發揮積極因素激發學習興趣[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16(06).
[2]王家正,楊世國,李偉,郭世平,朱廣化.新課程理念與數學教學實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作者簡介:羅志成,邗江中學(集團)北區校維揚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