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孫賓賓
[摘 要] 高職院校教師基本都是一邊教學,一邊科研,在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方面有極大的便利。通過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素材、應用科研成果改造教學設備、利用科研成果開展學術講座、將科研項目分解為學生畢業論文或者科技創新大賽作品選題等方式,可以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為了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轉化,應該從政策層面進行鼓勵,并提供科研成果展示平臺以利于相互借鑒學習。同時,也需要對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進行督導和規范。
[關 鍵 詞] 科研成果;高職院校;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014-02
關于“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這個課題,很多高校都在進行研究和實踐[1]。與本科高校不同,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專職科研崗位,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大都是一線教師完成的。一線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導致其科研方向一般也都是圍繞教學過程確定的,其研究成果大都與其任教的課程或專業關系密切。因此,高職院校教師作為科研和教學活動的共同實踐者,在“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方面擁有著極大的便利[2]。一方面,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感悟、對教學內容的質疑等作為科研題材;另一方面,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方法、更新知識內容、改進教學設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概括起來,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相關課程的教學素材、實驗內容;通過科研活動改造教學設備與儀器;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開展學術講座;將科研項目分解作為學生畢業論文題目訓練學生或作為學生科技創新作品選題鍛煉學生;吸收學生參與科研活動等。
一、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方式
(一)將科研成果轉化為課程教學素材
有些科研項目是高新技術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其擴展了高新技術的應用范圍。從教學角度來看,這些科研成果顯示了高新技術的獨特魅力,使高新技術更加趨向于實踐應用。如果將這些科研成果以教學案例的形式恰當地穿插到教學內容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優秀品質。比如,孫賓賓副教授是我校化工學院《精細有機合成技術》課程的主講教師,其近年來在有機化合物的超聲波輔助合成領域進行了研究[3-4],在給學生講授現代合成技術在精細有機合成中的應用時,孫賓賓老師通過多媒體形式向學生展示了其在超聲波輔助合成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現代合成技術在精細有機合成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些科研項目是為了解決目前市場上某些商品性能欠佳而進行的新產品開發。通過這類研究往往能獲得在一定程度性能優于市售產品的新物質,盡管這些新物質可能由于生產成本較高、生產周期較長,或者使用條件受限等原因,尚不能立即投入工業化生產和實際應用。從教學角度來看,這些科研項目擴展了課本上原來的知識范圍或者從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人類知識的儲備,將這些科研成果介紹給學生,既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投身科研事業的熱情。
(二)通過科研活動改造教學設備
學校的教學儀器或設備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功能老化或跟不上時代要求,無法滿足教學需要,通過科研活動對現有儀器設備進行改造或者升級,增加儀器或設備的功能,可以延長儀器或設備的使用周期,提高利用率。
由于當時技術條件限制,一些舊的實驗設備往往只能進行少數驗證性實驗,在目前教育現代化的現實條件下,就會顯得力不從心。通過科研項目還可以開發、擴充實驗實訓內容,結合具有創新性的實驗實訓內容,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校電子學院原有購買于2002年的單片機仿真實驗儀,數量少、使用頻繁,現已全部老化,而且儀器上的電路是廠家早已設計和焊接好的,只能開展驗證性實驗教學。近年來,淡海英老師結合自己的科研項目“基于AT89C51單片機控制系統開發”對學院單片機實驗室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單片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構思,將軟件中的仿真模型制作成了系統實物,打破了以往單片機教學過程中的單片機系統設計或單片機系統的軟件仿真,實現了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通過基于AT89C51單片機控制系統運行試驗,其性能穩定、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功能強大,可作為單片機實踐教學的教具,以補充學生單片機實驗方面的需要,同時也可以作為學生實訓、畢業設計參考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5]。
(三)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開展學術講座
當一位學者圍繞某一研究方向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那么這位學者就可以稱為這一研究領域的專家。從學生視野來看,專家就是某一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士,其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或者態度往往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充分利用專家的這一權威,為青年學生做好科普工作,可以調動學生熱愛專業、熱愛科學的激情,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引領他們走上專業發展道路。
比如,我校范恒彥教授先后主持陜西省重點實驗室項目“新型真空抽油泵的研制”等,在專業領域有著較高的造詣。范恒彥教授在為數控工程學院師生舉辦的“高速切削技術與設備的發展現狀”專場報告會中,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從高速切削的切削刀具、切削刀具的結構展示、切削刀具裝卡技術、制造裝備、數控加工設備發展現狀等幾個方面講解了目前高速切削技術的發展現狀并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開闊了師生的學術視野。
(四)將科研項目分解作為學生畢業論文題目
畢業設計是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運用本專業知識和技能所進行的全面綜合訓練,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我校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傳統的畢業設計是選取軸類、套類、盤類、箱體類、齒輪類零件進行工藝設計和工裝設計,工裝設計主要包括刀具設計、夾具設計和量具設計。設計課題與生產實際聯系不密切,大部分是“假題真做”,課題比較單一。將科研項目引入畢業設計,不僅可以豐富畢業設計課題,還有利于畢業設計課題的更新,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知識面的拓寬,為學生了解和掌握當前國內本專業科技發展的現狀和動向提供了機會,同時也促進了科研項目的進展[6]。
我校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近年來將“剪叉式液壓升降臺結構設計及運動仿真”“平板玻璃操作機械手設計”“合卷機三維設計關鍵零件工藝設計”“電磁力-位移特性測試系統設計與制作”等科研項目引入畢業設計,進行了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首先由主持科研項目的教師提出申請,學院組織專家對科研項目是否合適作為畢業設計選題進行評估,通過評估后,教師填寫畢業設計任務書,明確項目研究的目的、內容、成果、對學生的要求等。在畢業設計開始階段,教師將畢業設計任務公開在選題系統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自愿報名,教師篩選學生。將科研項目引入畢業設計,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促進了畢業設計質量的提高。
(五)利用科研項目作為學生科技創新作品選題
科研項目的來源一般都是為了解決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查閱文獻來設計路線,擬定的研究方案基本上代表著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研究方向。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往往對這些科技前沿的知識充滿探索欲望,希望一窺究竟。如果教師能夠適時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或者將科研項目分解作為學生科技創新作品的選題,這樣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加深專業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能使學生接受科研訓練、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途徑
(一)通過政策鼓勵,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轉化
高職院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半邊天,這主要是就教學功能而言的,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還是教學,那么促進科研成果通過不同方式向教學資源轉化,進而服務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應被鼓勵和提倡。我校在校級科研項目立項、結題過程中,不斷密切科研項目與教學實踐的關系,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可行性。同時,出臺了《促進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轉化實施辦法》等規范文件,從政策層面對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進行梳理和支持,提高教師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服務教學的積極性。
(二)建立科研成果平臺,為成果轉化提供便利
上述舉例主要是科研成果的完成者通過各種方式,將自己掌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服務于教學工作。但是擁有科研項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且研究成果還與自己的課程教學關系密切,這樣的幾率畢竟不大。如果能充分利用自己以及別人的科研成果,來服務于教學工作,必將有利于教師之間科研成果的資源共享,從而拓寬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渠道。為了使科研成果能夠為大家共享,我校在科研處網站建立了專利成果欄目,同時每年都編印《教師教育教學論文集》《教師科研項目成果集》《教師專利成果集》等資料,分發給各個教研室供大家學習借鑒,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便利條件。
(三)通過研究性教學,實現科研與教學的共贏
在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實施過程中,通過“研究性的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解決高職院校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不足的問題。以學生的能力所及為標準,將科研項目進行仔細分解,然后將分解所得的一個個任務進行合理化的設計使其成為教學內容,然后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參與到科研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就成為科研活動的一部分,這樣就實現了科研與教學的共贏。
三、結束語
在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實踐研究過程中,除了通過政策鼓勵之外,也需要通過建立督導制度,確保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實施過程的教學效果。對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科研成果和轉化方式,及時予以推廣;對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科研成果和轉化方式,及時予以糾正。通過對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進行推廣和規范,有效地實現了教學與科研的相互促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高等教育學會.清華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典型案例匯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崔發周.職教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成果的方法與形式[J]. 職業技術教育,2014(12):67-69.
[3]孫賓賓,楊博.超聲波輻射下光致變色螺吡喃類化合物的快速合成[J].應用化工,2015,44(3):588-590.
[4]孫賓賓,楊博.超聲波輻射下光致變色螺噁嗪類化合物的快速合成[J].化學研究,2015,26(3):238-240.
[5]淡海英.關于單片機實訓室的設備利用率解析[J].軟件,2013(12):262-263.
[6]李會榮,楊聰.將科研項目引入高職畢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以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17(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