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梅
[摘 要] 中職學生人格教育亟待加強。他們注重專業學習,但把體育課僅僅當成休閑課。從中職學生的人格缺陷談起,闡述了體育在學生人格培養方面的學科優勢,總結了人格培養與學生職業能力相結合的具體策略。
[關 鍵 詞] 中職體育;人格教育;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093-01
一、中職學生的人格教育亟待加強
中職學生處于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從一定意義上說,很多學生或多或少存在著人格方面的缺陷。比如,缺乏愛心、責任感不夠、不顧及他人感受、我行我素、意志力薄弱、消極懶散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調節情緒、情感和行為的能力較差。
成才必先成人。中職學生除了掌握一門實用的專業技能,還應擁有崇高的國格、高尚的品格、優秀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目前,中職學生比較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而把體育課當成休閑娛樂課。我們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人格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發揮體育在人格教育中的學科優勢。
二、體育教育對學生人格教育的學科優勢
對學生的人格教育大體包括以下內容:(1)愛心教育,包括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善待他人,能協調和處理好人際關系;(2)向善篤學,擁有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和職業規劃;(3)了解自我、接納自我,并努力突破自我、超越自我;(4)獨立自主,頑強拼搏,不依賴他人。(5)積極進取,富有挑戰和創新精神。
體育學科對學生人格教育方面的培養具有重大意義,具體體現為:
(一)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中職學生精力旺盛、熱情奔放,在戶外運動中動如脫兔、活力四射,但在課堂學習中消極厭學,如冬眠的蛇。體育運動集趣味和挑戰于一體,能喚起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不斷訓練和強化這種參與意識,就會逐漸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生的厭學情緒會逐漸緩解和消除。這種參與意識對學生今后的工作、交往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二)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中職學生的群體特點是消極散漫、得過且過者居多,而積極進取、爭強好勝者則較少。體育教育中強調競爭。競爭能夠帶來對抗,這時候機體的刺激、思維的判斷、心理的調節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成一種復合型體驗,競爭意識增強了,抗壓能力也會增強,學生人格間自由轉換平衡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三)幫助學生理性看問題
人格健康的人,在面對成敗得失時能理性分析和正確評價自己。體育活動雖然不一定要爭個輸贏,但學生在體驗勝負轉化的過程中,能夠矯正自己的成敗觀念,理性對待失敗,提高抗挫折能力,就能夠從低落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在理性分析、自我反省中,逐漸培養不怕失敗、堅韌頑強的性格。
(四)培養學生團的隊精神
體育運動給學生提供了難得的團隊合作的教育機會,比如籃球、足球、排球、拔河等都是集體項目,像籃球項目,除了五人的,我們還可以組織三人的。集體項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學生在成功和失敗的體驗中能夠感受到集體運動的魅力。他們會明白:個人的發展離不開集體,每個人的命運都與所處的社會和時代相關聯。今后無論從事什么職業,這種團隊精神都將化為他們的職業素養,在工作中與人為善、團結協作、共同奮進。
(五)幫助學生學會突破自我
體育精神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而這本身就是一個挑戰自我、追求卓越的過程。在體育運動中培養這種精神能夠幫助學生在認清自我的基礎上,挖掘自身潛力,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三、體育教學要將人格教育與職業能力培養相結合
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需要,在注重學生人格教育的同時,必須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中職學生將來不管從事什么職業,都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我們可以開展長跑訓練,磨煉他們的意志,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
根據學生所學專業,適當開展一些與職業相關的實用性訓練。比如,汽修專業,將來工作可能要下蹲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要注意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和腰部力量。還可以在操場上模擬修車場,用杠鈴代替輪胎進行拆輪胎練習,讓學生拆杠鈴片,并練習搬運一段距離。再如,機電專業,今后的職業要求具有一定的攀爬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加強身體力量和四肢的協調能力,可以通過推舉杠鈴、爬桿的練習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又如,會計專業要求學生思維靈活而縝密,學會計專業的學生中,女生比較多,我們可以通過跳單繩或集體跳繩的練習培養學生的協調性。
總之,中職學生在人格教育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強,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人格方面的學科優勢,并結合學生的專業需要進行針對性訓練,促進學生在身體素質、人格素質、職業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廖斌.中職體育教育中塑造學生人格的路徑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