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貞
[摘 要] 全面剖析《供應鏈實訓》這門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對策,以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關 鍵 詞] 課程教學;改革對策;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07-01
一、《供應鏈實訓》課程簡述
近年來,供應鏈管理的實踐在我國的發展非常迅速,已有眾多企業投身到了供應鏈管理的實踐中。《供應鏈實訓》這門課程采用的軟件是物流綜合管理軟件。通過實驗,可以使學生熟悉供應鏈的具體操作流程,增強感性認識,并可從中進一步了解、鞏固與深化所學的供應鏈管理理論知識,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可以通過扮演供應鏈中的不同角色或是綜合扮演一條供應鏈上各個角色掌握供應鏈管理的具體流程;迅速掌握零售商管理、制造商管理、物流公司管理、供應商管理的流程和細節;熟悉供應鏈的運作模式;切身體會到供應鏈各個環節中不同當事人面臨的具體工作以及他們之間的互動和制約關系;深刻體會供應鏈管理控制成本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思想。為學生的參與未來供應鏈管理領域的復雜、龐大、越發激烈的競爭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供應鏈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在進行供應鏈實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就是單一化、灌輸性教學方式。軟件實操授課都是采用多年形成的傳統方法。教師把軟件實操的內容、操作方法與步驟、報告格式,甚至連每一步得到什么結果等都講得一清二楚,學生按照要求完成規定內容,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幾乎是在教師設定的范圍內機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動積極的思考,不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導致教學效果很差。
(二)實訓教學評價體系還不完善
實訓教學還沒有形成相對完備而有效的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由于缺乏科學規范的標準,使實訓教學的水平難以達到科學客觀的評價。如學生平時實操并沒有認真去做,但是在期末或者平時考核的時候,恰巧還做得比較好,就得到了較高的成績,這并不代表這個學生掌握了這門技能。所以,合理的實訓評價制度對規范教師和學生在實訓中的行為,保證教學有序地進行,提高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教師對供應鏈實訓的講解趨向于理論化
如果教師對供應鏈軟件的實際應用過程和應用結果缺乏實踐了解,就無法更生動地通過現實中的案例講授給學生。因此,學生在本課程學到的技能也許就達不到社會物流人才關于這一方面技能的需求。
三、《供應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一)轉變教學理念,多元化教學
對教師而言,首先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不要一直站在講臺上進行“填鴨式”教學。如果老師只是一廂情愿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和學生進行互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這種教學理念下,需要老師正確地引導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方法,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加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二)分組教學
在供應鏈軟件的運作中,在老師的指導下,以4人為一小組,分別扮演零售商、制造商、物流公司、供應商這4個角色。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實訓的流程、目的和內容。然后在第一輪的模擬中根據每個人對角色和流程的理解確定自己扮演的角色,經過一輪模擬后,可根據對上一輪的掌握情況互換角色。在不斷的溝通與協調中,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加強了學生對供應鏈上結點企業相互關系和作用的了解。分組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加入實訓的隊列中。
(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對學生軟件實操的評價可以采取多元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是以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為主的評價,包括教師對任務實施過程階段性成果的評價和項目導師對實施過程中態度、方式方法及檔案等材料結果的評價;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相互評價等。這種評價是對學生現場實際操作的評價,減少了學生即使不進行實操僅憑填寫實習報告冊就能得到實操成績的現象。教師和學生根據整個團隊和每個學生的操作完成程度、配合度、態度等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
(四)開展與本課程有關的技能競賽
舉辦技能競賽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技能的平臺,也可以與其他的學生一較高下,同時也可以得到極大的榮譽感。中職生正處于好勝的、不輕易服輸的年紀,參加技能競賽可以激發他們訓練技能的熱情,在和其他學生的競爭中,他們在訓練時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從而使自己掌握的技能更加嫻熟。所以,這也是讓學生自覺練習的一種方法。
(五)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大部分中職院校的物流專業教師都是從大學畢業就從事教師行業,并沒有去企業實踐的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校教師應該深入企業鍛煉,增加企業實踐的經歷。也可以加強校企合作,將企業中有經驗的師傅請進校園,把他們的經驗傳授給中職學生和教師。
綜上所述,《供應鏈實訓》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是通過對課程的教學改革,特別是教學方法的改變,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課堂的學習,讓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職業能力也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覃朝勇.《供應鏈管理》互動式教學探討[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
[2]張雪梅,嚴建華,石偉.ERP沙盤模擬在供應鏈管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6(6).
[3]李菁苗.供應鏈管理課程實訓實驗的應用實踐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