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靜
[摘 要] 法律基礎課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學好法律基礎課有助于學生理解法律,做到知法懂法。但是目前中職法律基礎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學生對法律課程感興趣程度不足,忽略對學生法律意識、法律思維的培養,教學設計缺乏體例化等。為此,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的實效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79-01
對學生進行法律基礎課的教育是中職教育體系中用于提升學生德育水平、完善學生人格和法律思維的重要手段,作為主要以了解法律內容和熟悉相關法律規程為主的課程而言,中等職業學校的法律基礎課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學生需要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理解法律法規,并做到遵守相關要求,更好地培養自身的道德品質和法制追求,預防犯罪、學會用法律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因而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的實效性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合理開展法律教育和培訓活動,豐富教學內容
學校對中等職業學校大學生而言是重要的綜合性學習場所,學校教育對大學生而言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通過對目前學校在開展法律基礎課教學的現狀進行研究可以發現,一般的法律知識公共課,如法理、憲法、民法、刑法等在講解基本原則和法律精神方面缺乏特色,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較為單一和淺薄。而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具體法律法規,如《勞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的講解中,缺乏實際案例的支持,教學實效性不足。
為此,學校需要積極開展新媒體支持下的法律基礎課教育
和培訓活動,包括播放具有教學和實踐指導意義的視頻或者進
行相應書籍的知識傳授,加強平時授課過程中對新媒體的應用,比如通過直播授課、利用互聯網遠程教育資源進行綜合講授,擺脫傳統教材的桎梏,利用大量鮮活、有趣的實際案例來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服務,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學校應該時常與學生處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一段時期內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不斷創新教育的內容與方式,而不是僅局限于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程的講授。
二、加大法律基礎課課堂教學的創新力度
對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堂教學的創新既是如今德育理念的現代化要求,也是法律法規和中職學生日常學習的結合。加強法律基礎課堂教學的創新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行,要求相關的理論研究人員結合新時代中職法律基礎教學的發展要點進行針對性的研究,革除傳統課堂教學中與現代發展不適應的方面,比如照本宣科和不注重學生個人實踐與發展的狀況。通過改變不適應的方面進而應用新的理念來進行法律基礎課堂教學的現實研究和創新。同時,法律基礎課教師作為法律基礎課教學的一線人員,要注重在教法上進行創新,將現在的示范模式變為結合具體的實踐案例來為學生普及法律知識。比如,在進行與學生畢業后工作密切相關的就業過程中的相關法律法規教學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和深入研究,對其中的禁止性規定,如“禁止民族歧視和殘疾人歧視”“禁止健康歧視”等進行了解,熟悉相應的勞動關系管理體系,按照相關法律要求明確作為勞動者的相關權利和義務。
三、革新教師對法律基礎課教學的觀念
教師直接面對著學生,其形象和行為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思維意識,針對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師在對法律基礎課教學的看法上表現出的消極和怠惰情緒,應該積極進行教師的培訓和輔導,幫助其更好地對提升學生法律能力和法律思想意識健康發展的潛力這一現實價值進行認知,繼而在日常教學中灌輸積極觀念,使中職學生在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上能夠出于內心的真實渴望,對學生終身法律意識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是關乎學生現實法律思維培養和領悟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學過程,本文綜合了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筆者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提升課堂有效性的方法,相信通過本研究能為廣大處于教學一線的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的教師提供良好的指引和幫助,也能為相關的法律基礎課教學理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素材和資料,豐富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理論內涵和實踐寬度,更好地為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程體系建設服務,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法律能力、法律思維、法律意識方面的全面進步,同時也為中等職業學校法律課程的建設完善提供更多具有教益的指導。
參考文獻:
[1]潘笑宇.淺論中職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1):85.
[2]張芬.改革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班主任,2007(7):19-21.
[3]李曉輝.如何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的實效性[J].當代教育論壇,2005(1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