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鑫 馮國敏
摘 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結合有益的個案研究,以終身體育理念為引領,建立校園體育文化體系,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價值。研究結論認為,在校園體育文化宣傳要考慮一個主色調,就是校園體育的顏色問題,強調色彩美學問題。校園體育文化節活動必須具有清晰的框架設計,應當區分課堂內和課堂外兩種形式。同時,應當大力調動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策劃、自我管理的能力,以終身體育理念為引領,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工作做更多的事情。最后要發揮校園體育社團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終身體育 校園體育 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002-02
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結合有益的個案研究,以終身體育理念為引領,建立校園體育文化體系,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對于活躍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形成積極、良好的生活規律[1],培養自立、自覺、自主能力,樹立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1 美國終身體育與學校體育發展案例分析
近年來,美國對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問題反應激烈,比起以前有過之無不及,參眾兩院議員亦爭相提案立法配套措施,并通過一連串的法案審查并公布實施[2]。2004年6月國會通過參議員羅素(Richard B.Russell)提案重新授權“兒童營養和婦幼營養補充法”(The Child Nutrition and WIC Reauthorization Act),同年6月30日布什總統正式簽署該法案,強力實施能改善健康最脆弱兒童的專案,以經費直接注入地方州政府、學校、社區,并且讓各自行政單位保留其控制力[3]。該法案第204條規定2006—2007學年時,每個地方教育單位均應制定符合學校當地的健康政策[4],目的在責成學校實施營養教育、體育或身體活動,讓公立學校幾乎都有機會獲得聯邦預算資助,以便提升終身體育的有效性,促進學校體育的可持續發展[5]。
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全國學校早午餐計劃、課后點心計劃、暑期食物供應計劃以及兒童與成人照護食物計劃[6],許多兒童因家庭經濟、起床習慣、長距離通勤等因素無法好好享用營養的早餐,也無力自費購買課后點心,暑假期間又因父母疏于照顧,即使成人亦無暇顧及攝取均衡的營養,導致國民身體活動不足與營養失衡,為此損害國民健康的現象。
2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實踐思路
建立校園體育文化體系,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對于活躍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形成積極、良好的生活規律,培養自立、自覺、自主能力,樹立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在校園體育文化宣傳要考慮一個主色調,就是校園體育的顏色問題,例如:以天藍色為主基調,強調色彩美學問題。校園體育的主色調不一定要和學校的主色調保持一致,天藍寓意沉穩、冷靜,而體育需要激情、奔放,可以選擇紅色等靚麗的顏色作為主色調。
體育文化節活動必須具有清晰的框架設計,應當區分課堂內和課堂外兩種形式,“課堂內”指的是體育知識普及、體育案例分享、體育報告等范疇,“課堂外”指的是各項競賽活動,涵蓋廣泛的體育實踐活動。體育文化節的形式可以更為豐富一些,例如:裁判員講座、教授講座、優秀運動員講座等,應當邀請跨學科的教授講述體育知識內容,例如:邀請醫學專業背景的教授講述運動保健、運動康復、運動醫學等案例,邀請力學等專業背景的教授講述運動技術原理等,進而與學生的專業聯系起來,展現校園體育文化的魅力,也讓學生的知識學習有具體的應用之處。
校園體育網站建設可以充分發揮體育教學部網站的作用,在網站的基礎上,建立更豐富的內容,例如:校園體育網站建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以體育教學部網站為依托,建立一些體育數據的開放查詢系統,例如:學生體質測試數據可以上網查詢,走流量,聚人氣效應。開辦體育教學部微信公眾號值得嘗試,因為目前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主要是微信閱讀的方式,體育教學部的工作可以與時俱進。同時,應當大力調動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策劃、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在有限的人力資源,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工作做更多的事情。
3 發揮學校體育社團的帶領作用
學校體育社團文化猶如雙刃劍,有其正負面功能,學校體育社團的文化無好或壞,只有適不適合學校體育社團本身與否[7],它除了提供廣大學生了解學校體育社團運作模式的參照架構,當廣大學生能理解何為應有的作為,全心全意地為學校體育社團奉獻努力。如果學校體育社團文化一成不變,將會致使學校體育社團變革不易[7],學校體育社團內部成員相互沖突以及多元化發展困難等負向功能[8]。學校體育社團現今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9],功能定位與權責制度無法理清、學校體育社團運作僵化、欠缺專業人才以及經費資源匱乏等。鑒于此,國內體育社會組織文化未來的走向,除了不斷維系優良的組織傳統外,組織內上下人員更需力求團結合作,在組織發展的過程中,適時改善其負面文化因子,并依循國際體育現狀不斷做出適度變革,擴大發揮其組織文化的正向功能,才可促使我國體育社會組織邁向未來效率、效能與創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校園體育文化宣傳要考慮一個主色調,就是校園體育的顏色問題,例如:以天藍色為主基調,強調色彩美學問題。體育文化節活動必須具有清晰的框架設計,應當區分課堂內和課堂外兩種形式,“課堂內”指的是體育知識普及、體育案例分享、體育報告等范疇,“課堂外”指的是各項競賽活動,涵蓋廣泛的體育實踐活動。同時,應當大力調動學生自我組織、自我策劃、自我管理的能力,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在有限的人力資源,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工作做更多的事情。最后更要發揮校園體育社團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新宇,高姊婷.高校公共體育改革發展若干問題的新思考[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9):842-844.
[2] 吳新宇.美國健康體適能計劃研究及其啟示[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29(5):80-82.
[3] 吳新宇.談健康體適能的幾大研究范疇[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30(4):110-113.
[4] 吳新宇,邱新宇.美國國家體力活動計劃研究及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6(5):27-30,41.
[5] 陳善平,潘秀剛,張中江.政策態度:學校體育政策研究的洼地[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7,31(2):27-35.
[6] 伊士禮,陳櫟圯,董德龍.我國學校體育的社會服務職能:歷程、動因、理念[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31(1):88-92.
[7] 馮曉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背景下高職院校學校體育的發展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7,32(3):45-48.
[8] 黃璐.“中國沒產生過體育”——兼評《奧林匹克精神與體育文化》一文及其評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3-6.
[9] 吳新宇.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策略研究——以基層一線視角[J].湖北體育科技,2016,35(6):549-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