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摘 要] 職高政治課對提高學生素質,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引導學生關注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職高學生特點,提出了關于提高職高政治課堂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關 鍵 詞] 職高;政治;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80-01
職高政治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未來,關注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道德素質,體現政治德育教育的時代性和實效性,為就業、創業做好準備。最近幾年我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也得出了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方法。
一、分析主體,更新觀念引導學生
中職學生,大多十五六歲,他們的身心發展趨于成熟,獨立思維能力明顯提高,不愿意被動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觀點,尤其對道德說教非常反感;同時社會實踐少,生活經驗缺乏,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難以完全獨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觀點。他們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但這些理想有的可能不切實際。面對這樣的群體,要求教師更新觀念,在教學過程中理解學生、包容學生、平等對待和尊重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家鄉發展動向與職業規劃這一課中,我采用學生自己通過平時的課外調查做報告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既是對學生課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次嘗試,也是讓學生模擬未來就業的一次嘗試。同時我們也發現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高昂,這為我們解決課堂積極性不足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既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亦使老師的積極性提高,實在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好方法。
我們的課本從引導學生關注自身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切入,引導學生了解、熱愛所學專業,關注家鄉經濟社會發展,關注所學專業對應職業群和行業發展。本人在教學中還對這一知識點進行延伸和拓展。在幫助學生學會規劃自身職業生涯的過程中,根據所引導主體的特點,引導他們克服懶惰、不切實際、自卑敏感等。通過層層設問把職業定位和職業理想相融合,幫助學生樹立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的思想,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困難,不要逃避問題,把經歷、體驗看做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富,引導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在潛移默化中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引導學生為了未來珍惜現在,通過這樣的學習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念,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二、情感交流,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可以利用課后十分鐘,與學生閑談,了解學生所思所想,也可利用專業實訓、社會調查參與到學生中,和學生共同操作、共同實踐。這樣在課堂教學中便能引起共鳴,師生建立融洽的關系,課堂效果便會很好。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保護都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
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要做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人格魅力的感召是第一位的。當你的人格豐碑深深地鑄進學生的心靈,你將多了一把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鑰匙,能喚醒和激勵、點燃學生心中的理想燈塔,“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便自然產生,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便水到渠成。
三、聯系生活,開放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的教育。”而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就在于將理論與現實相聯系。當今互聯網發展迅速,新媒體已經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不再是單純的課本。他們往往通過互聯網獲得信息,對生活中的現象也十分的關注,我們可以在課堂上依據課本知識適當地外延,讓學生自由地提出問題,并且自由地回答。辯論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使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在交流之中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采用合理的思考方式和獨特的思考角度,在他們具備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適時地引導學生,讓他們獨立、全面地思考問題。教師要運用書本理論觀點,逐漸去引導、啟蒙學生,讓他們正確認識社會,學會做事,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讓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運用理論知識去思考生活現象,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掌握知識,達到潛移默化、春風化雨的效果。通過開放課堂活動,枯燥的理論在生活中得以還原,深刻、抽象的理論得以活化,學生的思維也得到充分的拓展。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生活和思想政治密切相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思想政治理論的指導,從而真正實現“我要學”的深刻轉變。
四、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1.辯論賽。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實際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點。
2.專題討論。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師生雙方通過平等探討,暢所欲言,溝通思想,從而就某一問題達成正確認識,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認識。
3.社會調查。只有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社會,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理論來源于社會生活。
4.質疑導思,激活思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許多看似淺顯明白的道理,學生卻未必能真正領會。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于“無疑”處“生疑”,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當然,教師的“問題”要提得準確,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例如,在講做好就業準備時,我提出在角色轉變過程中怎樣克服不良心態,學生深入思考,提出了很好的方法。
5.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多媒體資料往往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色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適當具體化。通過多媒體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是教學方式的一種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