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岷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陽光體育活動在校園大力普及,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人數顯著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學生運動損傷的情況也增多,給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和學生身體健康帶來隱患。在借鑒相關調查數據和多年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對青少年學生體育運動損傷的常見原因進行探究分析,并提出預防青少年體育運動損傷的策略。
[關 鍵 詞] 青少年;體育;損傷;原因;預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85-01
有調查顯示,青少年學生運動損傷率已經高達11.8%,所以迫切需要對青少年學生預防運動損傷提供有效的針對性指導。本文著眼于學校體育中運動損傷的研究,普及運動損傷及預防相關知識,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校園體育運動傷害的發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及學校教育工作正常進行。
一、青少年運動損傷原因探析
1.校園里運動損傷基本常識普及缺乏,體育課上對學生安全教育不足。現在校園里對學生安全教育內容多數局限于意外傷害方面,針對校園體育運動損傷的教育宣傳很少,尤其是運動損傷基本常識的普及更是幾乎沒有。此外,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訓練中追求上課內容和教學質量,忽略了體育課上的運動損傷知識普及教育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這造成學生缺乏相關的損傷知識,對運動損傷的預防更是知之甚少,在運動中就容易出現無知魯莽行為,造成傷害。
2.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對運動訓練的專業常識缺乏了解。有些體育教師因年齡層次或受培養層次高低不同,本身缺乏運動訓練和預防運動損傷的專業知識,只注重運動項目技術的傳
授,發生損傷后不能及時救治處理和分析損傷發生原因,只能由醫務部門處理,沒有經驗的積累和改進,損傷事故便會時有發生。而有些運動項目如體操中的單杠、雙杠、跳箱等,在學生初次學習過程中是需要提供保護與幫助的輔助性方法,減少學生的心理恐懼和顧慮,幫助體驗動作技術,防止發生傷害。如果教師任由學生自己練習,未能提供有效保護,就很容易造成傷害。
3.組織體育教學和活動比賽未做到科學嚴謹、程序規范。在組織教學和活動過程中未能遵照體育課的規范程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很多損傷就是準備活動不充分造成的。在抽樣調查的學生樣本中,這類損傷占40%以上。項目練習前一定要根據項目運動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充分使身體預熱,肌肉骨骼柔韌性、延展性達到練習要求才能開始練習。運動負荷不合理也是造成損傷的原因之一,教師要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在運動時兼顧性別、個體在體能上的差異,合理分組安排運動負荷,避免個別學生因負荷過重造成損傷。
4.運動環境、運動器械、運動服裝等條件不達標導致運動損傷易發生。氣候、運動場地、運動器械等運動條件的不足也容易造成學生運動損傷。氣溫過高,人易中暑和疲勞、肌肉痙攣或脫水虛脫;氣溫過低,肌肉僵硬、身體協調性下降容易引起肌肉拉傷;光線不良、刮風等影響視力,易導致運動創傷;運動場地不夠平整,跑動時易扭傷或跌倒受傷;地面過硬,足、腿及膝部所承受的撞擊力大,容易發生慢性損傷;運動器材不完備、有缺損,學生在使用時,影響技術動作的完成,造成動作變形或失控,造成運動損傷;學生在運動時,穿鞋、著裝不符合要求甚至佩戴了不合適的裝飾品,在完成動作技術時也可能造成技術動作變形,對自身造成傷害。
5.學生學習態度、注意力等是影響運動損傷發生的隱形因素。在隨機抽樣的學生中發現,很多學生身體素質良好,教師教學過程規范嚴謹,運動環境、場地器材良好,一切條件都較完備,但還是出現了損傷情況,通過觀察學生上課練習情況及對受傷學生詳細詢問分析,學生在學習動作技術時態度不認真或進行練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傷害的元兇。學習時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形成技術動作的完整準確影像,練習時就不能做出正確動作技術,造成心理慌亂動作變形走樣釀成傷害,這種情況在受損傷群體中高達14%。
二、青少年學生常見體育運動損傷的預防策略
1.在校園里積極開展運動損傷相關知識的普及教育,舉辦專題宣傳欄,請運動醫學方面的專家宣講運動損傷專題教育講座,讓學生教師充分了解運動損傷的發生、急救、預防等知識,做到心中有數,科學預防傷害的發生。
2.激發體育教師的主動性,加強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嚴格執行體育課、活動課、比賽等活動的規范組織程序。每項活動、每次課,教師要認真研究運動項目內容、組織特點,做好針對性預防措施。采用科學的組織方法、練習手段,使運動量的大小和強度與學生實際相符合、提供正確的保護與幫助,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3.樹立強身健體的校園文化,教育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業余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特別是加強易受損傷部位的鍛煉,提升抗損傷機能,可以在運動中對損傷的預防起到積極作用。
4.注重對體育運動場地設施的建設配備、完善和定期維護保養,每次課前對場地器材進行認真檢查,杜絕隱患,保證場地器材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場地器材問題而導致的運動損傷。嚴格要求學生體育運動時的著裝、運動鞋、佩戴物,必須符合運動要求。
5.加強完善學校醫務監督。在學生發生急性傷害時,能及時提供正確恰當的急救處理,最大限度地減輕傷害。
參考文獻:
金剛.青少年體育與健康素養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D].蘇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