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紹海 趙國運 楊良秋 喬明
摘 要: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比較分析法針對偏遠農村感統失調幼兒設計游戲及訓練,避免了現有感統訓練方法中對于感統訓練專業器材和專業場地的需要,針對農村3~6歲幼兒,探索出適合于農村經濟落后、器材匱乏、場地不足等落后條件的感統訓練方法。
關鍵詞:農村幼兒 感統失調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a)-0171-02
近年來國家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其中對于幼兒體育占有重要位置,但根據國民體質監測不難發現,我國幼兒體質不斷下降,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感覺統合失調引起。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SI)是指人的大腦將從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分析、綜合處理,并作出正確的應答,使個體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中和諧有效地運作[1]。當大腦對信息的處理產生問題時,就會使身體的運動產生問題,任何原因使個案無法將環境中所接觸到的各種感覺刺激加以組織、整合,使整個身體不能和諧有效地運作,稱為感覺統合失調(Sensory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2]。隨著經濟的增長,我國幼兒感統失調人數卻急劇上升,2001年在北京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為29.4%[3],2004年在合肥適齡兒童的調查中,感覺統合失調的發病率也高達34.7%[4],相對于城市幼兒,偏遠農村的情況更為糟糕,根據本人的走訪調查,當前農村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1)經濟落后,教育資源匱乏。(2)多為留守兒童,隔代撫養居多。(3)教師專業程度不高,對幼兒教育沒有充分重視。這些原因導致農村幼兒感統失調比例增高,本研究針對農村幼兒情況探索開發適于農村幼兒的感統訓練方法,為農村幼兒教育提供參考。
1 感統失調的相關研究
1.1 感統失調的分類
本文通過大量文獻的研究與查閱,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將感統失調分為:前庭感覺失調、觸覺系統失調、本體感覺失調、視覺系統失調、聽覺系統失調[5]。
1.2 感統失調的癥狀
感統失調兒童主要有以下癥狀:(1)受本體感覺影響,神經中樞對于身體指揮能力弱,具體表現為控制能力差,身體運動不協調。(2)受前庭感覺器官影響,對空間感知和身體平衡能力較差,表現為走路不協調,空間感弱。(3)由于視覺、聽覺失調,表現出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弱,語言發展緩慢等癥狀。(4)觸覺失調表現為不喜歡和別人接觸,遇到陌生環境產生恐懼心理。
1.3 感統失調影響
綜上所述,感統失調不僅影響著幼兒身體的正常生長,還對幼兒今后社會適應能力,學習能力,身體活動能力等各方面有較大的影響,如果得不到科學的鍛煉來改善,將對幼兒的身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2 幼兒感統訓練方法的研究
2.1 幼兒體育的重要性
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國家相關法律部門出臺許多與幼兒相關的法律,教育部于2001年頒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綱要》總則中進一步指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6]。幼兒教育是教育的基礎,而幼兒體育是幼兒教育的主要手段,因此要注意幼兒體育的重要性。
2.2 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根據文獻的查閱得知,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具有不平衡性、個別差異性、階段性、順序性等發展規律,3~6歲階段幼兒的動作發展特點是,細肌肉發育仍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主要針對幼兒基礎運動能力走、跑、跳、投、攀爬、躍等進行練習。
3 幼兒感統訓練方法
3.1 本體感覺訓練方法
滾網球練習,讓幼兒俯臥或仰臥于墊子上,老師手持網球(或其他球均可)在幼兒身上滾動,可以伴隨一定的擠壓,提供刺激感覺,提高身體感覺外界刺激的能力。
抱球滾動訓練,幼兒雙手持球置于頭頂,仰臥于墊子上,身體協調發力,使身體在墊子上勻速滾動,可以調全身協調性以及身體感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加強本體感覺。
光腳沙坑跳,小孩光腳在干凈的沙坑內進行跳躍練習,是雙腳充分感受沙子給予腳的刺激,開始時可以進行走的練習,熟悉后可以進一步發展為沙坑跳躍。
本體感覺訓練主要針對孩子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反應的能力,本體感覺的提高可以提高幼兒身體運動能級以及全身協調性,加強孩子與他人的接觸能力。
3.2 前庭平衡覺訓練方法
跳圓圈,在地面上畫出大小不同,間距不同的圓圈若干個,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雙腳或單腳跳躍練習,根據要求跳完所有的圓圈而不能踩線。
運乒乓球,手持球拍,上面放一個乒乓球,讓小孩將乒乓球運送到指定的位置而不能讓球掉下來,提高手眼協調工作能力。
轉圈跑練習,地面畫兩條線分別作為起點和終點,中間間距20m(根據孩子實際情況而定),開始前幼兒站在線后,老師喊開始,幼兒原地旋轉三圈(圈數可根據孩子能力調整)然后跑向終點。
前庭平衡覺的訓練。可以提高幼兒身體平衡能力,和判斷能力,平衡的練習有助于幼兒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快更好的掌握運動技能。
3.3 觸覺訓練方法
滑雪橇訓練,幼兒光腳踩在紙上作為雪橇,在平整的地面上雙腳踩著雪橇向前或向后運動,練習時注意保護孩子的安全。
拍球練習,讓孩子進行拍球練習,開始時讓孩子摸球,在手中來回傳導,然后慢慢的進行拍球練習,開始時看誰連續拍球次數多,然后加大難度,讓孩子進行運球跑練習。
做韻律操,根據兒歌編排簡單的韻律操,比如拍拍手,摸摸頭,轉轉腰,捶捶背,拉拉手等提高觸覺的發展。
觸覺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孩子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在今后的生活中,對于精細活動的掌握能力。
3.4 空間感覺訓練
投球練習或一條直線作為起點,在距離1.5m的地方放一個20×20cm的紙箱,讓小朋友站在線后,將小石頭(小物品均可)投進箱子,進一個的一分,看誰進得多。
拋球練習,手持皮球,開始時可以與老師一起,進行相互拋球練習,熟悉后,可以進行自己拋自己接,看誰拋得高接的準。
空間感覺的提升可以加強幼兒對空間的判斷能力,對今后生活學習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4 討論
感統訓練不僅對幼兒的運動能力產生影響,同時也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尤其針對偏遠農村幼兒的特殊情況,給予幼兒科學合理的訓練和指導,將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起到推動作用,因此針對農村幼兒感統訓練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積極開展。
參考文獻
[1] Keefe S.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Recognition in primary caresettings [J].Adv Nurse Pract,2004,12(1):57-58.
[2] Stepp-Gilbert E.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J].Issues Compr PediatrNurs,1988,11(5-6):313-318.
[3] 黃悅勤,劉寶花,王燕玲,等.北京市城區3-6歲幼兒感覺統合失調的現況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15(1):44-46.
[4] 曹秀菁,陶芳標,張洪波,等.兒童感覺統合失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4,20(4):469-470.
[5] 任桂英,王玉鳳.兒童感覺統合與兒童感覺統合失調[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4,8(4):186.
[6]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J].幼兒教育,20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