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釬醴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財務分析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深入分析當前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完善財務分析體系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發揮財務分析的作用。
財務分析 重視度
指標修正 深入 系統
企業財務分析概述
財務分析是以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當前和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管理活動。
當前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層對財務分析不重視
一方面,很多企業都把營業收入(產值)、利潤作為考核目標,企業管理者著重關注產量、產值,或只關注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變化,對系統的財務分析關注的很少。另一方面,多數企業的“一把手”都是技術出身的技術型領導,這些領導一般都是從生產、技術部門摸爬滾打上來的,他們一般重視營銷管理、生產管理,認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是從生產和銷售中來的,財務的作用只是算賬,財務分析并不能增加企業的利潤。
(2)用于財務分析的資料具有局限性,導致分析結果不可靠
如果賴以分析的數據都不精確,那么財務分析出來的結論是一定大大打折扣的。正所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導致用于分析的資料不能真實反映經濟活動本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盡管我們有《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及應用指南等一系類法律、法規、規章,但由于每個公司的會計系統受會計環境和公司會計戰略的影響,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歷來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抨擊。而不斷出現的財務造假、財務舞弊丑聞也對此加以證實。
其次,財務報告所揭示的信息會因會計處理方法不同而不同。例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可以選擇計提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這種不同的選擇,會導致即使是兩個同樣的企業,得出不同的財務報告,從而得出不同的財務分析結果。
最后,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也會對財務報告產生影響。由于會計核算過程中存在會計估計,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因此,財務報告中的某些數據并不十分精確。
(3)財務指標具有局限性
盡管目前教科書上已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指標評價體系,但這些指標并沒有足夠客觀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例如: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其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一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在2018年5月1日前,假定:營業收入為1000元時,增值稅率是17%情況下,企業在賒銷方式下應收賬款為1170元,并且假設這個會計期間只實現了一次債權周轉,運用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出來的周轉率是0.85次(1000/1170);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為進一步完善稅制,支持制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這樣一來,在2018年5月1日后,同樣的一筆收入(營業收入1000元),這時計算出來的應收賬款周轉率為0.86次(1000/1160)。顯然與實際情況不符,同樣的營業收入會因增值稅率的不同而計算出來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不同。除此之外,應收賬款周轉率還與計提的壞賬準備率、賒銷額度不同而不同。
(4)分析不夠深入、系統,與業務粘合不緊密,信息質量不高
財務分析工作普遍被當成每個會計期末的一項常規工作,例行工作。通常是把教科書上的一些指標,如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等用企業的數據往指標套一套,算一算,再加一些套話,然后上交,完成任務。由于財務分析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財務分析的結果要么形成片面的結論,要么不能通過數據看到業務的本質。因此,這樣財務分析,是發現不了問題的,更不能向經營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了。
完善企業財務分析體系的建議
(1)提高對財務分析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企業管理者必須具有一定的財務分析相關知識。如果企業管理者是財務出身的,自然具有一定的財務分析知識。但財務管理者如果是非財務出身的,可通過自學或培訓來獲取、掌握相關的財務分析相關知識。
其次,財務人員自身要認識到財務分析是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作用的最好途徑,并且通過不斷加強自身素質,提升自身的分析水平讓企業管理者認識到財務分析在提升企業管理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最后,財務人員要通過企業實實在在的成功案例引導企業管理者重視財務分析工作。例如: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中,財務人員對企業財務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找出實際與目標的差距,責成業務部門找措施、找方案,最后實施方案,達成目標。我們財務人員如果善于把這些成功的案例呈現在企業管理者眼前,讓企業從財務分析中收益,企業管理者自然會從不重視乃至排斥到認同,最后會越來越重視財務的分析工作了。
(2)克服資料來源的局限性
首先,企業應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并確保該制度得以有效實施。某些企業管理層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想方設法粉飾財務報告,使財務分析所依據的財務報告無法真實反映業務本質。因此,要克服財務報告的局限眭,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保證其有效實施。其次,建立一套符合本企業特點的會計核算制度和會計作業指導書。這些制度和作業指導書的實施,將從根本上解決因不同的會計人員采用不同的會計估計或政策使財務報告信息不具可比眭,從而使各個時期可以同比、環比了。
(3)完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
1.建立一套適用本企業的財務指標體系
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點,需要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對教科書上的指標進行必要修正,使建立起來的指標體系更具完整性、連續性和合理性。
就上述應收賬款周轉率的公式而言,進行修正后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一賒銷的營業收入*(1+增值稅率)/(平均應收賬款原值+平均應收票據原值)
通過上述修正,統一了分子分母的口徑,消除了增值稅、增值稅率、計提壞賬準備、應收票據等因素對指標的影響。同時,在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還需考慮年度末的指標和非年度末指標計算的還原和一致性,如在月度末計算該指標時,需要把營業收入換算成年度12個月的數據。在應收賬款周轉率用于業績評價時,最好使用多個時間的平均數,以減少年末、年初應收賬款余額可靠性的問題。
2.財務分析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沉沒成本是指由于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傳統的財務分析基于過去的財務數據,有時不可避免會受到沉沒成本的干擾。假如:甲公司生產的A產品成本信息為:制造成本100元(其中直接材料80元,直接人工15元,制造費用5元(主要為折舊費)),目前該公司處于產銷淡季,仍有較大的產能剩余,現在有個訂單,客戶報價95元/件,該公司考慮該不該接?對這個案例而言,如果僅僅從財務指標分析,因為銷售單價(95元)<制造成本(100元),所以將放棄這個接單的機會。但若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即買設備的支出和直接人工的支出都是已經支付的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在決策時就已經發生了的。在本例中,只要客戶報價大于80元,即可承攬該訂單。因為只要銷售單價大于80元,就可以產生邊際貢獻,就可以消化公司的固定成本(費用)。
(4)深入業務,分析系統化,提高信息質量
1.企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分析制度
“沒有規則,不能成方圓”,以制度來規范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首先,要明確財務分析的目標與任務,通過財務分析,我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與交付物,這些需要在制度中明確。其次,要明確財務分析的工作質量,交付物的要求,時間要求,分析的頻率,匯報對象等等,這些都要在制度中固化下來。最后,企業應配備有財務分析崗位和專職人員。在選聘該崗位的專職人員時,應充分考慮人員的素質和勝任能力,作為財務分析的人員,對企業的業務內容、流程較熟悉,專業知識較強的人才能勝任。
2.深人生產現場,多了解和熟悉業務
由于用于財務分析的資料的局限性,我們的財務分析工作不能僅僅坐在辦公室完成公式化的分析運算,如果一味地就數據論數據,很難得出正確地結論。需要深入生產一線現場,多看,多問,向部門總監了解,向工人師傅詢問,力爭拿到第一手材料。通過第一手材料,可以獲得比財務報告更詳細的信息,同時也可以佐證財務報告數據的真偽。必要時,還要獲取非財務信息,以此更全面了解企業業務的實質。
3.善于通過分析找差距,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我們的財務分析工作不是為分析而分析,而是通過財務分析,然后發現問題,最后解決問題。比如:企業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中,首先財務分析人員通過把本期數與目標數進行比較,得出差距;然后把差距告知相關業務部門,讓業務部門找出差異的原因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最后由財務部門匯總方案報管理層批準后敦促、跟蹤落實方案的實施。
結束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生存或謀求發展壯大,除了技術領先,產品質量過硬,資金雄厚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企業管理層對財務分析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在充分了解業務的基礎上,克服數據來源的局限眭,運用適當的方法來做好財務分析工作。
[1]劉賽林,醫藥企業財務分析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第6期第15卷第11期
[2]李克亮,企業財務分析的誤區及反思,財會月刊,2016.19
[3]孫德軍,王瑞“營改增”后企業財務分析指標存在的缺陷及完善財會月刊,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