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仙花
由于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們進入到了電子化時代,金融產品向著電子化方面的發展趨勢也變得越發的明顯了起來。互聯網金融以其迅速的發展速度顛覆了大量傳統金融模式,各個行業均在開展屬于自己的互聯網金融改革。在傳統金融模式當中,中小企業因為自身特點經常會出現融資難的問題,進而使得自身無法實現快速健康的成長,但互聯網金融的變革讓中小企業產生了翻天覆她的變化,在這一浪潮到中,融資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互聯網金融 中小企業 融資
由于我國信息化水平的逐漸提升,使得傳統金融行業不得不和互聯網進行融合。就現階段而言,大部分金融企業或非金融企業利用互聯網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支付工具以及理財軟件等等,在這一環境中,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商業銀行對資本市場融資模式予以了拓展,這種融資模式與商業銀行的借貸融資和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有很大的區別,它被稱為“互聯網金融”。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緩解了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壓力,讓中小企業有了新的發展機遇。
互聯網金融概述
在我國,“互聯網金融”最早是在2012年由鄒傳偉與謝平兩位教授所提出,隨后得到了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關注,并激起了激烈的討論。現階段,學術界并沒有對互聯網金融予以統一、明確的界定,一般都將其指為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市場之間進行融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使得傳統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通信與互聯網技術來完成信息中介、支付以及資金融通等相關服務。但其不只是屬于互聯網和金融業的融合,不管何種模式要想發展經濟,必須要有實體企業的支撐,所以許許多多的行業都參與到其中,比如我們所熟悉的物流、服裝、食品等。
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1)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影響
1.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借貸服務信息透明度非常好,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可利用互聯網詳細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同時查詢其在各種商務平臺的交易金額與交易記錄等。換言之,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可對中小企業的多方信息予以全面掌握,包括經營狀況、財務狀況、信用等級、借貸記錄等,并通過分析、比較這部分信息,對中小企業的信用程度進行確定,并將對中小企業的發放貸款額度給確定下來。除此之外,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各商務平臺還要求中小企業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匯報,讓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資金利用程度有一充分了解。所以商業銀行可及時了解中小企業的最新消息,這種信息的及時反饋讓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間信息的同步性得到了保持。由此也讓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情況得到有效緩解,增加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心,使之愿意將資金放到中小企業中,使之發展更好。
2.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之前,銀行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展開多項融資活動,包括股權融資、產品融資、項目融資等。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市場日趨成熟,有諸如螞蟻金服等專門針對中小電商的融資平臺;有微粒貸等針對日常需求的微眾銀行。因為集成化的網絡模式,所以交易成本也顯著降低,進而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大幅下降。資料顯示,2015年,全國P2P網貸總成交額接近40%,年利率未超過10%,已與銀行相差無幾。
3.促進銀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
創新性強、靈活度高、技術優勢明顯是互聯網金融獨有的優勢,在促進商業銀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上意義重大。一是,加快銀行業務轉型。如今,互聯網金融的競爭日趨激烈,為此就要求銀行在以往觀念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特別是融資方面需同中小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借以促進收益率與經濟效益的提高。二是,加快升級商業銀行業務,維護客戶關系,對中小企業更為重視。針對一些具有較大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銀行一定要加快創新金融產品,并對金融服務體系予以建立健全,建設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給予中小企業更多資金方面的支持,這同樣也會提高銀行經濟效益。三是,提高銀行科研水平。相較于傳統銀行,互聯網金融在科學技術水平上優勢突出,所以銀行若要讓其現有地位繼續保持下去,就一定要在科技投入上作進一步加強,完善服務體系,這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進步發展十分有利。
4.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多元化需求
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數量極其龐大,在資金需求方面具有多樣化的特定。再加深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升,使得市場需求也在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許多中小企業均想牢牢的掌握住此次機遇,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由于企業內部存在著資金不足的情況,需要結合外部融資才能夠正常的運轉。而傳統銀行的相關貸款模式所需要的融資成本較高,同時門檻也較高,使得中小企業無法滿足發展所需的資金需求。互聯網金融則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在資金方面的各類需求,例如互聯網金融機構能夠通過信息技術,實施征信與調研,以此來詳細的了解不同時間不同資金額度等方面的需求,結合不同額度在資金短缺方面的情況,靠著具有個性化的融資服務。同時,還可以利用微貸技術開展不間斷服務,以此來滿足各類融資需求。
(2)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消極影響
1.網絡安全問題
所有事物均存在著兩面性。互聯網金融能夠利用數據優勢突破傳統金融行業存在的壁壘,但也會引發一些網絡安全隱患。因為全部事項均是在網絡當中完成,部分企業會將重要信息傳輸到了網絡中心當中,那么黑客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讓這些信息泄露出來,進而為企業帶來了極大的隱患,所以怎樣確保數據安全屬于現階段互聯網金融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2.違約成本低,信息共享程度低
我國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起步較晚,盡管發展極其迅速但存在著大量的問題,諸如行業規章和法律法規不完善等,使得互聯網金融存在的缺陷逐漸的顯現了出來,即信息共享和違約成本問題。就發達國家而言,如美國以及日本等,他們在借貸業務方面存在著系統、完善的借款流程,同時流程當中的各個環節均存在著相應的控制措施。比如,在注冊階段,借款人將借款賬號注冊完成前或在互聯網金融賬號注冊前,需通過國家相關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需提交社交賬號、不良支付記錄、學歷以及關聯銀行賬號等相關信息,因此個人、企業在信用方面的信息共享程度極高,若企業出現違約的情況,那么相應的違規成本也極高。和發達國家相比之下,我國在互聯網金融控制方面還具有較多的缺陷,國內目前的借貸環境、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公司經營信譽信息等無法與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相匹配。由于信息無法實現有效的共享,國家也不能夠建立其規范統一的借貸信息,使得企業在違約方面的成本不高,進而增大了中小企業的違約風險。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也越發的完善。互聯網金融在進行發展的同時,我們應理清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所產生的積極與消極影響,避害就利,對互聯網金融予以不斷的完善,拓寬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渠道。
[1]王應爽,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7(29) .28-29.
[2]李星達,互聯網金融時代中小企業融資分析[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7 (1):00035-00035.
[3]郭鋼,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研究[J],山西財稅,2017(8):49-51.
[4]馮斌星,竇爾翔,互聯網金融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的影響分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6(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