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2016年《管理會計基本指引》[2016]IO號發布施行,為企業會計與財務管理人員的角色從“理財管家”轉變為“經營管理伙伴”和“未來的預報者”帶來了新指引、新思路、新契機。
作業成本法 資源費用
成本動因 成本庫分配率
怎樣通過先進的會計工具(方法)為企業提供更好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方面的服務?這一直是財務管理人員不懈努力的方向。隨著2016年《管理會計基本指引》【2016】10號發布施行,為企業會計與財務管理人員的角色,從“理財管家”轉變為“經營管理伙伴”和“未來的預報者”帶來了新指引、新思路、新契機。現就其中“作業成本法”這一工具結合企業制造中心數據進行制造中心成本核算的探討。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跟蹤動態反映,計量作業和成本對象的成本,評價作業業績和資源的利用情況的成本計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業為中心,根據作業對資源耗費的情況將資源的成本分配到作業中,然后根據產品和服務所耗用的作業量,最終將成本分配到產品與服務。
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計算法的比較
作業成本法是適應現代企業制造環境的一種更為科學的成本管理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成本計算方法的不足。傳統成本計算方法通常是由責任單位歸集成本,例如一個車間,然后再把成本分配給產品或者分配給車間中以消耗主要作業為基礎的成本對象作業。
作業成本法則是一個以作業為基礎的管理信息中心,它以作業為中心,作業的劃分從產品設計開始到物流供應,從工藝流程的各個環節、總裝、質檢到發運銷售全過程,通過對作業及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最終計算出相對準確的產品成本。
作業成本計算法下得到的成本比傳統成本計算法得到的成本更加準確和全面。同時,經過對所有與產品相關聯作用的跟蹤,為消除不增值作業,優化作業鏈和價值鏈,增加需求者價值,提供有用信息,促進最大限度的節約。提高決策、計劃、控制能力,以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獲利能力,增加企業價值的目的。
結合企業實際探討運用作業成本法
在作業觀念下,產品成本指完全成本。結合企業某一制造中心而言,該制造中心所有的費用支出,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對最終產出有益的支出,都應計人產品成本。作業成本法強調費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不論其是否與產出產品直接有關。作業觀念下的期間費用核算的項目是所有無效的、不合理的支出。
以生產a產品的A制造中心為例,作業成本法下成本核算步驟為以下六步:
(1)區分作業
通過對A制造中心運營流程進行分析,將組組織機構、成本結構等基礎信息的收集、定義、識別和選擇,主要作業為:直接成本(單獨作為一個作業成本庫處理)、技術開發成本、采購倉儲成本、檢驗檢測成本、銷售維護成本。
依據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按照實際生產情況對A制造中心原有成本核算體系進行總結整理,區分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其中A制造中心采購倉儲成本就包括原材料采購、倉儲原材料作業、倉儲產成品作業和原材料配送作業等一系列和物品采購收發保管業務相關的作業,建立最優的動態的增值標準。
(2)歸集A制造中心資源費用
原材料及輔助材料、燃料與動力費用、人工成本、折舊費、辦公費、修理費、運輸費等,將以上資源費用歸類到同質成本庫。
(3)選擇成本動因,計算成本庫分配率
如A制造中心人工成本的消耗動因是“人工作業時間”,即按照對應a產品生產線,分作業項目統計人員有效工作時間、停線等待時間、停工時間。
(4)計算A制造中心成本庫分配率
如人工成本一生產線a項作業耗用人工時間X固定人工分配率(即:a生產線固定人工成本總額∑a生產線人工作時間)。
(5)把A制造中心作業庫中的費用分配到a產品上去。
a產品某成本動因成本一a產品成本庫分配率X成本動因數量
(6)匯總計算A制造中心a產品成本
a產品直接成本可單獨作為一個成作業成本庫處理。將a產品分攤的費用如:技術開發成本、采購倉儲成本、檢驗檢測成本、銷售維護成本等,加上a產品直接成本為a產品成本。
A制造中心a產品成本一a產品直接成本+∑a產品成本動因成本
通過作業成本法歸集的a產品成本,使a產品成本的歸屬性大大提高,并將按人為標準分配間接費用、計算a產品成本的比重縮減到最低限度,提高a產品成本信息的準確性。
“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產生與發展,現代企業生產狀態由“一臺機器多人操作”轉變為“多臺機器一人操作”,甚至是“多臺機器無人操作”的現狀。固定制造費用占有的產品制造成本比例大幅度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作業成本法具有促進成本分配的精確化,能提供成本信息的決策相關性和有意義的非財務信息,擴展成本服務的范圍等特點。
隨著企業近年來精益生產、6S管理、6西格瑪等先進管理理念的實施,企業文化逐步形成。員工素質不斷提升,為作業成本法的實施創造了條件。作業成本法將形成產品的各項作業作為責任和控制中心,從成本發生的根源上展開分析,區分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建立最優的動態的增值標準,從財務和經營兩方面對作業業績進行評價,不斷改進作業方式,從而達到持續降低成本的目標,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1]《管理會計基本指引》【2016】10號萬東飛,淺析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期刊網,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