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鷺 劉歡
[摘 要]在“1+3+7”全新的自貿區格局下,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研究在我國自貿區建設過程中具有深遠的研究前景。但到目前為止,對于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的設計與構建這方面的研究仍顯不足。通過構建少而精的大連自貿區統計指標評價體系,詳細闡述層次分析法評價大連自貿區統計指標評價體系的實際應用過程,為大連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大連市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在自貿區快速發展的大勢之下,急需發展配套的創新型統計指標體系,使其能夠在構建新型開放經濟體制情形下客觀與科學地評價自貿區戰略,并對自貿區的進一步發展提出方向性建議和意見的能力。
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了解國內外不同自貿區發展模式以及我國四大自貿區統計現狀后,得知如今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研究仍有一些不足。如:統計范圍不明確,統計數據不準確、統計指標不全面、自貿區執行部門不具有創新能力。
為實現自貿區創新型統計指標體系與金普新區統計體系的對接,實現與國內其他10個自貿區的橫向可比,融合國際主流的統計指標體系實現國際可比,本文針對戰略定位有的放矢,構建了反映大連自貿區的基礎統計指標體系和特色統計指標體系。
1 大連自貿區創新型統計指標體系構建基礎
由于不同國家自貿區定位差異、類型不同,要構建具有普適性和可比性的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就需要從已存在的、官方的統計指標中進行篩選,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就具備這一特點。然而,WB的評價指標體系都是基于國家層面的,其中許多指標并不適用于區域層面的統計指標體系評價。因此,針對某區域層面的統計指標體系需要重新進行設計。
中國統計學會構建的綜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數年,既具有強大的實用性,又可操作、可獲得。因此本文將其作為主要參考文獻之一。在此基礎上,完善改進、提煉創新是建立自貿區創新性統計指標體系的研究方向。
自貿試驗區的統計指標體系需根據國家、地方政府的有關規則、規范或標準,系統地對自貿試驗區的建設、運行及效果進行描述、衡量和評價。在構建自貿試驗區的統計指標體系時,除了要考慮全方面描述,還要能夠突出自貿區這一特色和優勢。上海財經大學自貿研究院針對現有四大自貿區(上海、天津、廣州和福建)開展了第三方評估工作,并相應提出了一套針對我國自貿區的評估指標體系。
本文研究綜合了我國現有各個自貿區所公布的統計指標、中國統計學會公布的綜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我國主要自貿區第三方評價指標體系以及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提煉、綜合、改進和創新,構建了大連自貿區創新型統計指標體系,保證所選指標的導向性、前瞻性、開放性、可操作性、公認性原則和國際可比性原則。
2 大連自貿區創新型統計指標體系構建及評估
2.1 大連自貿區創新型統計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在構建大連市自貿區基礎統計指標體系時,將著力體現出經濟活力、人才流入以及經濟增長等方面,從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科技創新五個維度創新性測量的綜合性統計指標體系,以此評估大連自貿試驗區的發展水平。本文初步精煉出5大類基礎統計指標,18種二級指標。
本文對我國現有各個自貿區所公布的特色(專項)統計指標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發現特色(專項)統計指標的建立均是在實現戰略定位的基礎上實現的。針對大連自貿區打造對外開放的新引擎,行業準入和政府效率是直接影響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因素;針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集聚、帶動效應能夠有效地描述新興產業對傳統產業的輻射拉動作用,同時考察大連市多年發展經驗,初步提出3大類特色統計指標,6項二級指標。
2.2 基于AHP法的大連自貿區基礎統計指標體系比較矩陣設定
對大連市自貿區的統計指標體系進行評價,首先要對一級指標對大連市自貿區統計指標體系影響進行比較,構建成對比較矩陣。
在大連自貿區基礎統計指標體系所確定的五個一級指標中,我們認為:
相對于公眾評價類指標而言,科技創新類指標和生態建設類指標是稍微重要的、社會發展類指標是比較重要的、經濟發展類指標是強烈重要的;相對于生態建設類指標和科技創新類指標而言,社會發展類指標是稍微重要的、經濟發展類指標是比較重要的;相對于社會發展類指標,經濟發展類指標是稍微重要的。
基于同樣的方法對各個相關的二級指標以及三級指標之間重要性的描述。利用專門的層次分析法軟件yaahp對上述對比矩陣求解,分別計算出各級指標權重、二級指標各元素相對于一級指標中與其相關各元素的權重以及三級指標各元素相對于二級指標中與其相關各元素的權重和總權重。
2.3 基于AHP法的大連自貿區基礎統計指標體系評價結果
各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大連市自貿區基礎統計指標體系中一級指標的權重如下:經濟發展類指標為0.5011;社會發展類指標為0.2461;生態建設類指標為0.1038;科技創新類指標為0.1038;公共評價類指標為0.0453。
另外,與權重向量所對應的最大特征值為λmax=5.1264,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到CR=0.0282<0.1,所以通過一致性檢驗。
二級指標方面,經濟發展類指標的六個二級指標,相對于發展質量指標(0.031),行業發展指標(0.060)是稍微重要的,財政稅收指標(0.144)和結構優化指標(0.135)是重要的,對外經濟貿易指標(0.269)和經濟增長指標(0.362)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發展指標里五個二級指標中,相對于區域協調(0.0307),社會保障(0.053)是稍微重要的,公共服務支出(0.246)、文化教育(0.114)、衛生健康(0.109)是重要的,收入分配(0.448)是非常重要的。同樣的,根據專家評價,可以得到三級指標的相對重要性排序。
三級指標中,經濟類指標的對外經濟貿易的進出口總值(0.637)排在首位,人均GDP(0.426)排第二位,社會發展類指標的城鄉居民收入占GDP比重(0.5)以及基尼系數(0.5)排第三、四位。這與大連自貿區重點推動對外貿易和當地注重居民生活質量的現實情況相吻合。
同理,可由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出大連自貿區特色指標體系的各指標權重。
計算得出的三級指標權重高低排序來看,與行業準入有關的金融服務業行業準則(0.309)、裝備制造業行業準則(0.376)以及電子信息和軟件行業準則(0.398)排在前三位,與政府效率有關的行政審批效率(0.281)等也排在前位,這與大連自貿區重點推動服務業開放 、高新科技裝備制造業發展和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相吻合。
3 結語
本文將在目前國內外主要自貿區的統計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提煉,將國際比較中的指標體系理論與自貿區政策、建設目標以及發展前景相結合,應用層次分析法來設定指標權重,構建了涵蓋投資和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和政府環境監管、自貿區文化軟實力等,多層次全方面的創新型統計指標體系。
就大連自貿區特色指標體系而言,我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程度及創新程度還明顯偏低,且政府對市場和企業微觀行為仍然存在過度干預,這明顯影響了我國自貿區建設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動大連自貿區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并且在開放的過程中,加快自貿區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試行簡政放權,減少對企業微觀行為的干預;同時,將其發展經驗推廣至全國,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全國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參考文獻]
[1].劉志強.宏觀金融控制與中央銀行體制[J].金融研究,1985(08).
[2].李文翔.宏觀經濟指標分析與預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武漢大學,2004.
[3].周國富,胡慧敏.金融效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08).
[4].唐晶瑩,吳一菲,趙蕊.我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體系構建的實證研究[J].科學決策,2012(09).
[5].劉劍平.宏觀經濟監測預警指標體系與方法[J].統計與決策,1991(05).
[6].朱孔來,郭春燕,亓慶亮.區域軟實力指標體系及定量化測度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