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紅 謝雅紅
[摘 要]本文首先對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及互聯網金融的概念進行界定,其次再對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融資現狀進行分析,最后探討了互聯網金融在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中運用的可行性及運用方法。
[關鍵詞]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
[中圖分類號]F326.5 [文獻標識碼]A
1 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與互聯金融的概念界定
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是指企業屬于紡織服裝行業且企業的資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個家族手中,家族成員出任企業的主要領導職務的企業。對于國內外來講,家族企業都可以說是一個古老的企業組織形態。根據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定義,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2 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融資現狀
籌資融資行為是企業重要的財務活動之一,它與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那么在銀根收緊的大環境下,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融資現狀到底如何呢?根據國內外學者對于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融資現狀研究發現,家族式服裝企業的融資現狀呈現以下三個特點:(1)融資方式首先采取自我積累式的內源融資;其次才是選擇對外借款式的債權融資,而在時間長短上又往往采取短期融資;最后是采取發行股份籌集資金的股權融資。(2)外源融資可獲得性較低,融資成本高。(3)對融資模式不斷進行更新嘗試,但效果仍不樂觀。
2.1 融資方式優先采取自我積累式的內源融資
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在融資方式上優先選擇內源融資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就其自身因素而言,首先,由于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往往規模較小,壽命較短,一般為2.5年左右,導致銀行等金融機構慎貸、惜貸甚至不敢貸;其次,由于其家族式的特征,導致企業的所有權及管理權皆控制在家族成員手上而家族成員未必具有專業成熟的管理能力,故而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管理水平低,市場競爭力較弱;再次,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級低也增加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其放貸的風險;最后,最重要的一點是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難以提供有效足額的資產作抵押。以上幾點都是源自于資金需求方自身的因素所致。2.就資金供給方而言,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服務意識不強,再者其自身的考核機制及淡薄的金融產品創新意識也不利于其向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提供貸款,最后擔保公司的融資擔保能力有限也導致了其無法大膽地向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放款。
2.2 外源融資可獲得性較低,融資成本高
基于以上原因,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往往采取內源融資,在內源融資不足的情況下,其主要采取債權融資,然而在整體從緊的貨幣政策環境下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想從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難度可想而知。從以下數據中可窺見一二,在國內商業銀行全部貸款余額中,中小民營企業只占22.5%,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以后,這一比例更下降到15%:在全部資金來源中,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僅占2%。那么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所面臨的融資困境更是難上加難。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從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的可獲得性如此之低,金融機構慎貸惜貸的結果將其推向了民間借貸。然而民間借貸的成本又很高。與金融機構利率相比,民間借貸利率極高,部分地區民間借貸利率最高達到180%。針對如此瘋狂的現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李義平教授認為民間借貸市場出現如此不理性的利率以及近幾年在福建、浙江等地出現的“老板”跑路現象并不是企業家們變得瘋狂不理性,而是在面對貨幣從緊、人民幣不斷升值、原材料漲價、成本上升、工人加薪和用工荒等現實問題面前,企業家們經過一年的苦心經營而獲得的利潤也遠遠比不上拿錢炒房子,買煤礦,甚至放高利貸的投機客們的收益。故而有此現象,說不理性卻也是理性的行為結果。
2.3 對融資模式不斷進行更新嘗試,但效果仍不樂觀
在銀行等金融機構慎貸惜貸以及民間借貸高利率雙重夾擊下,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只得不斷地對融資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嘗試。2012年泉州、溫州、深圳等地也被列為金融改革試驗區。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先天固有的不足以及資金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導致金融機構為降低自身風險采取的慎貸、惜貸的行為使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不斷進行融資模式創新。針對于其自身無法提供有效足額的資產作抵押,資金供求雙方嘗試從集群融資的角度進行彌補。所謂集群融資主要是指若干中小企業通過協議等方式建立集團或聯盟,通過互為擔保的方式合力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融資成本,相互幫助獲取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而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集群融資則是通過若干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互為擔保減少對資金供求方的信息不對稱,降低融資成本,獲取資金的一種方式。
具體采取的方式有聯保聯貸、基于擔保公司的互助擔保融資模式,以及供應鏈金融。在過去的十幾年間,聯保聯貸降低了銀行放貸的風險,使其樂于向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進行放貸,而這也使企業易于獲得融資,降低融資成本。但是該種方式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系統性弊端。有學者認為,放任聯保聯貸制度就是在放大金融道德風險,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聯保聯貸的集體行為在經濟不同時期會導致不同結果,會帶來區域性或行業的系統風險,更可能強化由于經濟周期性波動而帶來的風險。在經濟繁榮復蘇時期,該種方式會讓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更容易獲得銀行的信用貸款,進而可能進行盲目投資,盲目擴張;而當經濟下行時,單一的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由于自身經營困難、盈利能力下降、資金鏈斷裂則可能影響到整個聯保聯貸小組,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沖擊區域或行業金融穩定?;趽9镜幕ブ鷵H谫Y模式,其業務主要有融資性擔保、非融資性擔保、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擔保、履約擔保等,其成效與風險同聯保聯貸。
而供應鏈金融則是指銀行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和物流,并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獲取各類信息,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而這也極大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信貸風險以及道德風險,同時也減少了交易雙方的交易成本。但是,這樣的方式同樣也存在同聯保聯貸式的風險。
綜合以上分析,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雖然不斷地進行融資模式的創新改革,但是至今仍未探討出高效的融資模式。
3 互聯網金融在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融資中的可行性與運用分析
3.1 降低信息不對稱,增加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融資機會
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大數據基礎上通過網絡平臺快速高效地對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日常交易、經營情況的真實情況進行審核,匹配資金的供求情況,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對稱,避免了逆向選擇,增加了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融資機會。
3.2 降低資金供求雙方的交易成本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銀行的日常運行過程中,無論貸款的額度多少都會產生2000元每筆的費用,此外,銀行為中小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提供貸款的管理成本遠遠高于大企業的管理成本,平均是其的5倍。而通過借助互聯網金融,銀行在審核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相關手續過程中可以簡化審核、審批流程,加速為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進行放款,這不僅降低了銀行放款的成本,也減少了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的融資成本,減少其進行民間借貸。
3.3 減少信貸風險,建立全程風險預警機制
通過對互聯網等大數據平臺,銀行等金融機構能夠對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貸款前、中、后三個環節進行有效監控,建立全程風險預警系統。對于貸款前,銀行可通過其交易行為判斷其真實性;貸款過程中簡化流程,判斷其貸款用途的可行性;貸款后,通過監控其資金的流向來降低風險。
3.4 互聯網金融在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中的運用
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可通過互聯網金融中的P2P網貸平臺選擇合理的合作伙伴進行點對點的融資,也可通過電商平臺進行融資。而銀行等金融機構則可通過自行建立或與其他電商平臺合作審核資金需求方的信息真實性進行放貸等等。
4 結語
綜上所述,融資活動是關乎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互聯網金融能夠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減少逆向選擇以及交易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監管部門應大力支持發展互聯網金融,促進家族式紡織服裝企業在市場中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趙瀾.如何運用互聯網金融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J].商場現代化,2017(18).
[2] 劉暢,徐睿.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時代金融,2017(29).
[3] 賴洪恩.石獅市紡織服裝企業融資的政府扶持職能優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