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燕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深入開展,在高中階段開展核心素質教育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指的是學生對于事物現象能夠找到問題所在,并根據自身的思考判斷提出見解。本文簡要分析高中學生在核心素養下,批判思維能力的提高,并對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培養措施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學生批判思維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批判性思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應當著重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學生通過養成批判性思維,能夠提高自學能力,能用批判性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養成責任擔當意識,有助于學習發展與健康成長。所以開展高中語文批判性思維教學,教師應當注重引領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能夠對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和各類現象進行探討研究,提出疑問。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提出,如何增強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我國前期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進行背記,這種師生關系不利于開展深層次的教學探究,師生之間由于情感交流障礙無法進行問題探討,教師不能夠掌握學生近階段的學習狀況以及思維發展方式,學生也有苦不敢言,對于學習問題也只能夠不斷拖延。
所以在高一階段,應當樹立良好的師生交流關系,教師能夠通過指引來引導學生正確地思考問題,學生能夠與教師有密切的交流,通過親密的關系而改變學生對于教師的偏見,能夠有勇氣提出疑問。
二、解放學生思想
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核心素養教學,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自我學習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突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能夠避免死記硬背,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尋。高二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扎實的基礎,通過核心素養的培養,充分解放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掌握語文學習的重要價值以及學習方法,不被知識所禁錮,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決語文學習。通過解放高二階段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其開展自主探究,能夠發散思維,在課前課后閱讀文學材料進行批判性思考。例如:閱讀《林黛玉進賈府》分析每個人物的細節刻畫,通過語言、動作等描寫,來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在課后與同學積極探討,通過學習經驗分享及批判性思維的討論,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三、教師改變教學方式
由于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大部分高三學生通常采用傳統落后的學習方式,教師也是秉持著應試教育的理念,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盲目地灌輸自己認為中的重點及學習方式,但是這種學習方式,雖然教師付出了一定的勞動成果,但是卻并未獲取較大的教學效果,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與開拓創新。在高三教學階段,教師應當培養學生養成批判性思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轉變教學方式。由傳統落后的灌輸式教學轉化為引領探究式教學,使學生能夠符合批判性思維的發展需求。
教師通過引領學生正確地思考問題,采用獨特思維進行分析判斷,但是教師不要過分追求答案的對與錯,應當采用多角度的評價方式來看待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能夠增強學習自信心。例如學習到《將進酒》這篇文章時,教師讓學生在課前積極探討李白的仕途經歷,以及這篇文言文的時代背景,在課堂上,同學間通過交流討論來得出答案,對待不一致的問題,教師可引領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章分析,深刻感悟李白的惆悵與壯志未酬,在閱讀“天生我材必有用”來真正感受到李白的內心情感變化,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也能夠發現問題以及不足之處,進而養成良好的思維判斷能力,增強學習水平。
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方式,也應當重視教學態度。語文教學不是死記硬背,應當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感以及批判性思維的發展,使學生能夠多角度看待問題。教師的教學態度也應當加以改變,由權威式轉變為討論式、交流式,鼓勵學生能夠提出質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開拓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對待問題能夠用批判性思維的方式去發現去認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轉變肯定式的教學態度,可以采用提問方式或者是問題討論,是使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問題的答案也具有多元化,能夠激發學生對問題產生深層次的思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高中教學階段,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建立密切的交流關系,使學生能夠有勇氣有信心,對于問題提出疑問和質疑,從而進行深切的問題分析與探討,養成批判思維。教師不光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態以及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增強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夠提高個人的綜合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真正拓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發展,教師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蘇紅.核心素養視角下批判性思維的測評與培養[J].中小學管理,2016(11).
[2]劉凡,呂雨竹.網絡環境下英語自主學習者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J].外語電化教學,2012(3).
[3]賴秦江,張紅霞,萬東升,等.從批判性思維培養的視角看中美語文教材的差異——PISA測試結果的啟示[J].基礎教育,2014(5).
[4]陳彩虹,趙琴,汪茂華,等. 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全國第十屆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綜述[J]. 全球教育展望,2016(1).
附 注
本文系重慶市重點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16CqjWgZ202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