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摘要】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小學語文教學,唯有構建生本課堂,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點亮學生的學習
熱情,活化語文教學才會真正落到實處。本文就生本主義視野下語文課堂的活化略談筆者的點滴淺見。
【關鍵詞】語文教學;生本主義;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將“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終身發展需要”作為重要的內容寫進課堂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在深入體味語文學習本質的基礎上探尋更為多樣化的運用方式,幫助他們走出過度依賴“教師講解”與“教參解讀”的被動化學習模式。圍繞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活化語文課堂,一方面彰顯了生本主義理念下的人文教學,讓學生能真正站在課堂中央學習語文;另一方面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深入的探知中挖掘更多富有價值的文本信息,令其在靈活運用中提升語用綜合運用能力水平。
一、匯報感知:摸清文理
以課文解讀為重點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重要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讓他們在主動傾訴心聲的過程中獲得豐富感知,定會便于他們增強學習的激情。多給學生匯報閱讀感知,利于他們摸清文理,掌握技巧。
根據學生的認知感悟,多鼓勵他們在課前登臺演講,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感受語篇中的“脈絡”。如在《但愿人長久》的閱讀指導中,結合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句,鼓勵學生就其中表達內涵進行深入演講。很多同學在演講中結合歌曲和自己的故事,圍繞“思念”主題,主動描述了文本中相關景象。有的同學則以“悲歡離合”為主線,介紹了自己在中秋之夜觀看月亮的幾點感受,認為在花好月圓夜思念親人,更是一種精神慰藉,能讓自己產生濃濃的思想情感。有的同學則是以對“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素材,介紹了相關的科普知識,形成了更為豐富的感知印象。
多請學生匯報感知,利于其在主動研讀文本的基礎上生成豐富靈感,便于其在學習中產生不一樣感知。多請學生針對自己的認知多提出意見,鼓勵他們嘗試運用課文中的相關詞匯短語進行介紹,以此來深化整體理解感知。
二、自由探究:掌握技法
給學生騰出空間,引導他們嘗試運用討論交流的方式強化識記運用,定利于學生在深入互動中獲得豐富感知。自由探究,能給學生更為自由的學習時間,利于他們在暢言不同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深刻感知。自由探究,能使得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背景下獲得更多不一樣感知。
以任務探知為基礎,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更利于其豐富感知體驗。如在《海倫·凱勒》的教學中,針對課文表達主題,不妨建議學生思考:閱讀了《海倫·凱勒》,你有怎樣的感受?可要求學生運用同桌交流的方式主動說出自己的感思,很多同學從自己的閱讀發現中整理出相應的素材,認為海倫·凱勒是自己的人生導師,讓自己在困難的時候能夠強大起來。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學生就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價值意義進行小組討論,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積極闡述。對此,很多同學從海倫·凱勒的內心深處中挖掘相應的思想情感,鼓勵他們就自己的閱讀感知進行交流。有的同學認為,這是作者美好心靈的體現,讓自己感受到一股溫暖;有的同學說,作品就是海倫的自我宣言,讓自己明白了“上帝給某個人關閉一扇門,必然會打開另一扇門”的道理,感受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等。
從學生認知的興趣點出發,多給他們創設相應的話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主動交流,利于其在實踐運用中開闊視野。根據學生的自我感思不同,多給學生相應的對話、討論、爭辯的機會,定會幫助他們在相互切磋的基礎上獲得深刻而豐富的感知。
三、搭臺展示:各顯神通
增強學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引導他們在主動展現自我風采的基礎上活化理解感知,更利于激活他們學習語文的激情。搭臺展示,能使得學生在相互學習和彼此切磋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語用知識,生成豐富的思維靈感。
以搭臺展示為切入點,能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實踐運用機會。如在《云雀的心愿》教學中,圍繞“青山綠水藍天是我們生存的基本保障”表達主題,不妨請學生思考:如果你就是云雀,你會對人類有怎樣的希望?很顯然,這樣的開放性話題,能夠使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有深度與廣度。有的學生認為,自己會號召其他的動物,集體在人類的廣場上進行游行,希望人類愛護好環境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有的學生運用手抄畫報的形式展現了自己對人類的愿望,多植樹,多給鳥類更多生存的空間。有的學生則運用角色模擬的形式,針對“環境保護”主動創設相應的情境,給人類更多的警醒,等等。這些多樣化的搭臺展示 ,能夠使得學生充分發揮好自己的想象思維,利于其在深入展示運用中釋放學習的潛能。
根據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多提出自己的意見,利于其在主動交流中篩選出有價值信息。結合學生的自我展示不同,鼓勵學生多提出相應的意見,引導他們嘗試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深化感知,形成多樣化的體驗。多請學生登臺介紹自己的經驗和方法,鼓勵他們在相互學習中齊頭并進。
總而言之,以生本主義理念活化語文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主動融入其中,定會有更多的不一樣。結合學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不同,多給學生相應的指點與引導,定會幫助他們在有效融入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習的自覺性與激情,讓他們真正喜歡上語文,喜歡在課堂唱響“好聲音”。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