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鵬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情感教育在初中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初中階段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學生世界
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初中語文教學作為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課程,通過加強情感教育可以更好地發揮語文教學在人文素養培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夠對學生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基于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針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更好地運用情感教育進行相關的淺析,并提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具體的策略,供廣大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基礎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較,有其獨特的人文教育優勢,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相比其他課程,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影響將更加深遠。語文課程自身內涵的情感教育部分,是其獨特的情感優勢。語文教學除了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技能外,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增進了認識和增強了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中,教和學的主體對象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在這種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情感得以真情流露和表達。學習的語文內容中,一篇篇帶有作者思想情感的文章都是作者真性情的表達,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各類情感的感染,達到教師、學生、語文課本三者的情感交匯和共鳴。真正達到情感在各個群體中的交流和互動,使得精神得到了升華。
在現實的語文教學中,情感化教育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致使沒有達到預想的良好效果。分析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教師重視程度不足,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往往忽視對于學生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培養。語文教學成了應試的工具。由于各個學校追求更好的升學率、雖然素質教育提倡多年,但是還是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后遺癥影響,為了追求更高的分數,忽視了語文教學更多人文方面功能的培養。教師在初中語文情感教學中,要具備更高的要求,除了扎實的文化功底,還要具備愛心、責任心等更多個人素質能力的要求。
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從授課的內容上
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課前要認真仔細研究作者所寫文章的歷史背景、人物的生活環境,創作的社會環境等,感悟作品人物的角色內涵,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將作者賦予作品的深厚情感、人物的內心世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都挖掘出來,讓學生能夠通過更加深入的了解、體會,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教師在做課程設計時,要注重自然地導入課程內容,深入到作品人物的內心,感受人物情感的復雜變化,從而促使學生的情感更趨高尚化、人格更加完善,讓學生以更加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加高尚的人格品行成長成才。
二、從授課的方式上
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教師在傳授課堂內容時,要做到人物情感的真情流露,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真實的體驗,只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也只有真情實感才能感染人,教師做到運用良好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技巧,不僅傳授給學生基礎文化知識,同時能夠對學生在思想情感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使用豐富、多樣、幽默的語言。因為這樣的語言更容易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容易產生共鳴,也更容易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如:開展講故事、詩歌朗誦、做游戲等,還可以采用角色互換的模式,讓學生做一回臨時語文老師講授部分課程內容,增加教學過程的體驗,教師可以坐在講臺下,通過聽學生的講課,發現和完善自己在平時講課過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在擔當臨時教師的過程中,能夠感同身受地體會教師教學過程的不易,能夠更好地理解老師在傳道授業過程中的辛勞,在這種角色互換的過程中,相互體驗,能夠更好地理解彼此的不同,學生將更加尊重教師,珍惜教師的勞動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做好學習;教師也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學工作,這樣一種很自然的方式,讓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學習,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在課前做好創設課堂的準備工作,在實際教學中,結合課堂內容,創設恰當合理的情境,對于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增強情感體驗,更好地塑造內心的精神狀態都是大有裨益的。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成為更好的體驗方式。進入21世紀,信心技術大變革,尤其是近些年互聯網+,共享經濟、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覆蓋到了很多行業。教育行業也是受益良多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體驗課文的內容和時代背景,能夠更好地做到和作者在思想上的共鳴,更好地體味作者的心境,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識。通過在課堂上播放同時代的影視作品、人物對話、歷史題材的紀錄片等,以更加真實、影像的感官體驗方式,加深對于作者的理解,對于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價值理解。
三、結語
總之,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完成好語文教學知識、人文情感教育目標,進行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通過刻苦鉆研教學內容,優化選擇教學內容,采用更加多元的教學方式,無論是通過豐富詼諧的語言、特意的情境創設還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等,都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體味作者想通過作品中的人和事所要展現的價值認同和情感世界。
參考文獻
[1]徐桂彩.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5(9).
[2]許茂蓮.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中國校教育,2014(S3).
[3]董印發.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5(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