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構建基于學生主體活動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反映出我國當前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文章主要闡述了構建基于學生主體活動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及其措施,旨在優化中職語文教學,促進中職生的語文學習。
【關鍵詞】中職教育;語文教學;學生主體活動;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型教育,中職教育就是當前我國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力量。中職語文活動式教學模式,是基于學生主體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而建立起來的有效組織與調控課堂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積極響應了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號召,由此推動著中職院校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一、構建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的必然要求
中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而其正處在思維認知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學生主體活動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主體性幫助其增強自身的語文學習體驗,增強思維認知,不僅強化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是學生主體成長發展的必然要求。針對此,結合生活化的教學案例,語文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挖掘語文教材的本質內涵與實際價值,在培養學生語文情感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不僅要幫助學生扎實語文基礎知識學習,而且還要幫助其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發展能力,由此可見,構建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學生主體活動語文教學模式概述
學生主體活動語文教學模式的重中之重就在于“活動”二字,也就是說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通過采取必要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基于學生主體活動的語文教學模式,其雖然依靠于傳統的語文課堂,但教師與學生在課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課前活動準備、活動交流以及資源整合都是為了活動實施而做的準備,有效結合課上與課下,促進中職語文教學。
三、基于學生主體活動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建構策略
(一)活動準備,為活動教學做好鋪墊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教學打破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束縛,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為此,教師與學生應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以此來確保中職語文教學得以順利開展。活動準備主要包括物質準備以及精神準備,前者的活動對象就是語文教師,而后者的活動對象則是學生。在準備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實際以及主體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其構建與之相對應的活動場所、學習情境等,而在此之前,語文教師需要明確以下幾點:明確主體活動性語文教學目標、了解中職生興趣愛好以及語文學習興趣、課堂參與情況以及環境氛圍創設,這些都需要語文教師提前做好準備。而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其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增強自身角色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調動自身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確保自身能夠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到語文課程學習中。
(二)活動實施,確保活動教學的有效性
活動實施環節是主體活動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其不僅是形式,而是增強語文學習體驗以及感受的主體行為過程。由于不同形式的活動其目標不同,因此,語文教師要結合實踐內容,選擇不同形式的活動開展語文教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選擇:一種是根據學習活動方式選擇切入方式,另一種則是結合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有效構建活動形式。總之,完善活動實施策略,確保活動教學的有效性,這也是基于學生主體活動語文教學模式的關鍵之所在。
(三)加強溝通交流,有效拓展活動思維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科教學要加強課堂互動,此處指的是加強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活動式語文教學模式中的溝通交流不僅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而且是對活動實施過程以及活動結果表達的一種行為方式。活動交流方式主要有陳述式結論表達、辯論式結論表達、競賽式結論表達以及研討式結論表達。加強課堂溝通交流,不完全是展示的過程,還是學生進行活動實施總結與反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交流促使學生獲取更多的學習信息,進而拓展學生的活動思維,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
(四)活動整合、增強學生活動認知
基于學生主體活動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主體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這不僅是學生知識習得的過程,也是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增強學生思維認知的體驗過程。在最終的教學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活動整合,引導學生自主構建一個較為系統的語文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活動整合的價值就在于充分發揮綜合建模的作用,在活動式教學過程中,通過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加強語言輸入,最終將其內化為自身所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引導其充分掌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總結
基于學生主體活動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結合語文教學實際、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特點、學生語文學習需求以及職業特色學習,提高該模式教學的有效性。在國家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職院校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的語文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波.自主學習下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6).
[2]王劍新.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7(1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