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星 靳二輝 任曼
摘要以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慕課”建設為例,研究了其“慕課”課程的建設基礎、課程建設方案和建設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課程的著力點,以期為提高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提供支撐。
關鍵詞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S-0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8)28-0229-02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 of Animal Tissue Embryology—Taki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OU Jinxing,JIN Erhui,REN Man et al(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Anhui 233100)
AbstractTaking 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 construction for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d the MOOCs construction foundation,construction plan and focus of animal tissue embryology course,so as to provide support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nimal tissue embryology and realizing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Animal tissue embryology;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Teaching reform
“慕課”是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在線課程開發模式,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也稱為“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慕課”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移動互聯技術,立足網絡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將世界各地的優秀教學資源匯集于在線開放學習平臺,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習者進行共享學習[1-2]。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移動網絡登錄網站進行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線通過網站的學習系統對學生的網絡學習進行指導和督促[3-4],將學習場所和時間由課堂和固定的45 min拓展到隨時隨地,也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慕課”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使優質教學資源通過“慕課”教學平臺受益于更多的學生和受教育者,給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5-7]。筆者研究了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建設基地及主要建設措施與方案,以期為同類型院校相關課程的慕課建設提供參考。
1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慕課”建設基礎
動物組織胚胎學是安徽科技學院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和動植物檢疫等相關本科專業的一門極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面向大一學生開課,開課時間為第二學期。安徽科技學院自1965年開設該課程以來,其授課對象從面向畜牧獸醫專科專業逐漸發展為面向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本科專業以及中藥學和食品衛生檢驗專科專業學生,2010年又開始面向動物生物技術、動植物檢驗檢疫等本科專業,授課人數從最初的每學年約60人,擴大到目前的每學年近400人次。目前,該課程已面向動物醫學本科、動物科學本科、動物生物技術本科、動植物檢驗檢疫本科等專業開設,2016—2018年開課學時數為162學時/年,學習的學生人數近1 000人。
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早在1983年就開始使用錄像和幻燈機進行電化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001年,在學校購置教學多媒體設備、大力推進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有力條件下,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率先開始使用多媒體課件和板書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是安徽科技學院最早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之一。經過幾代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該課程2002年被遴選為安徽省“省級重點建設課程”, 2005年被評為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 也是安徽科技學院首批省級精品課程之一,2012年又被評為“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目前,該課程建設在經費支持下,已制作課程網站1個,錄制完整章節的教學視頻1部,并且動物組織胚胎學完整教學視頻已經上傳于“安徽繼續教學在線網站的高校園區”,供繼續教育專升本的社會人員在線使用。2018年,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組織胚胎學獲批為安徽省大規模開放課程建設示范項目資助。因此,鑒于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基礎,建設“慕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2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建設方案
2.1“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建設內容
通過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課程建設,豐富和完善了動物組織胚胎學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根據動物組織胚胎學的學科發展,更新課程教學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淘汰知識較陳舊、與當前畜牧獸醫學科發展不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再次優化教學大綱和教案設計,完善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體系。在組織學教學方面,增加小動物、寵物以及比較組織學等方面的內容,淘汰部分大家畜的組織學內容;在胚胎學方面,不僅要講述胚胎學的基本內容,而且要根據最新的胚胎學及胚胎工程的進展,適當向學生介紹胚胎工程技術的研究現狀,同時將學科教師的教學視頻制作成15 min以內的教學視頻上傳到在線學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在線學習,以提高學生對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2重新設計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課程大綱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建設中,課程組和教學團隊成員對教學知識點進行了重新梳理,根據社會對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和動植物檢疫專業的需求,重點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教學,在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注重“慕課”共性建設,將原有的大綱內容設置成獨立的知識點,根據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拍攝成短視頻,每個視頻重點講解1~2個重要的知識點,使學生聽完視頻講解后能掌握所學知識點。
2.3設計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多種學習方式根據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建設大綱要求,建設多種教學形式,如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通過這些教學方式的建設,可以將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學習在學生中廣泛推廣和應用,便于學生在課后的學習和交流。
2.4錄制動物組織胚胎學高質量“慕課”教學視頻
為提高視頻錄制質量,聘請高水平的專業團隊,按照“慕課”課程視頻制作要求,制作高質量的“慕課”教學視頻[8]。制作視頻人員要對“慕課”知識有一定了解,并在視頻制作過程中插入必要的素材,使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視頻更加生動,吸引學生學習和觀看。
2.5建設一支全能型教學團隊
教師團隊中,主講教師不止一人,當每位教師擔任章節主講時,其他教師則負責教學管理和發布課程信息,同時組織學生充當聽眾,反饋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不僅要講授教學知識,而且要設計教學互動、教學測試、學生評價及在線解答學生的問題,因此團隊中的教師既要承擔主講教師的角色,又要承擔輔導教師、服務助教的角色。
3“慕課”融于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著力點
3.1充分利用互聯網+,進一步開放“慕課”教學平臺
目前,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80%學時的教學仍采用課堂教學,只有20%的學時采用翻轉課堂教學,通過“慕課”教學平臺建設,首先可以拍攝一套完整的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慕課”教學視頻,在此基礎上將教學視頻上傳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網站、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在學生中推廣使用新興的自媒體教學方式和手段,可進一步增加學生學習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的時間,同時也使動物組織胚胎學教學方式由單一的課堂教學向多種教學形式轉變,提高學習效果。
3.2構建合理的線上和線下教學環節
在教學環節中,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大多在課余時間發生,學生利用課堂外時間通過點擊“慕課”教學網站、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中的教學視頻進行學習,由于視頻教學網站、手機APP終端或者微信公眾號所有的視頻可以對知識點進行反復學習,因此學生可反復觀看“慕課”教學視頻,直到掌握所有的知識點為止。同時,學生可以將在線上學習的疑惑或問題通過教學平臺的互動交流欄給教師留言或者在微信公眾號中留言,教師將留言和需要交流的問題通過平臺回復給學生,實現“線上”的直接交流,提高學習效果。此外,進一步構建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的學時數,讓學生由被動的“聽”變成主動的“學”和“講”,提高線下的學習效果。
3.3創新多元化的反饋和評價機制
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對學生的評價一直采用期末考試的形式進行,評價標準也是根據分數來判定,這種評價和反饋機制在教師和學生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9]。通過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課程建設,可以將期末考試單一的考核方式轉變成以期末考試為主,將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網站、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上的作業、互動表現和視頻點擊率等指標納入到總體考核指標中,作為課程考核和評價的一種形式計入總成績,這樣可以進一步推動學生通過“慕課”教學網站、手機APP終端和微信公眾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的學習效果。
3.4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平臺的企業化運作
加強學校與“慕課”平臺商的對話與合作,合作創新“慕課”管理模式,是線上學習有序進行的保障[9]。動物組織胚胎學作為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和動植物檢疫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每年授課的學生近400人次,通過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課程教學網站、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上傳視頻后,如果疏于對這些線上資源的管理,可能造成資源利用不當而降低實際的教學效果。因此,必須加強學校和“慕課”課程運營企業的深層合作,實行“慕課”教學平臺企業化運作的同時,同時還要培養任課教師日常維護教學平臺的能力,共同打造一支優秀的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教學管理團隊。
4展望
動物組織胚胎學一直是安徽科技學院傳統的優勢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而“慕課”教學方式是新興的一種互聯網+的教學手段,相信在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動物組織胚胎學“慕課”建設項目的支持下, 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組織胚胎學課程一定會煥發新的活力,必將在提高動物組織胚胎學教學效果和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勇,趙曉民,王增國,等.動物病理解剖學“慕課”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農業教育研究,2017(1):46-48.
[2] 唐文文,吳漢全.“慕課+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思考[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6,37(1):130-136.
[3] 張鷙遠.“慕課”(MOOCs)發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116-121.
[4] 王小云.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應用慕課教學的思考[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11(5):97-102.
[5] 樊文強.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3):31-36.
[6] 楊彤,徐建博.從大學使命視角對慕課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2018(4):42-44.
[7] 張程,鄭健,黃善波.運用“慕課模式”改進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7(14):90-92.
[8] 張仁堂,喬旭光,孫欣,等.食品安全慕課建設展望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4):203-204,223.
[9] 黃永輝.“慕課”融于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度思考[J].黑龍江高等教育,2017(2):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