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明
【摘要】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堂,很多老師重視講讀,忽視運用。閱讀教學與習作相脫節,弄成講課是講課,習作是習作兩張皮的現象。老師們比較重視通過文本閱讀來積淀語感,而比較忽視通過練習來運用語感。所以,學生學了不少的名篇,但如何寫作,卻還是不得要領。寫作文儼然成為他們最痛苦的負擔。筆者以為,當下的語文課堂教學須有所作“微”,即推崇所謂的微寫作。因為它對于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
【關鍵詞】微寫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寫作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微”現在是一個比較時尚的熱詞。隨著微博、微信等新生事物不斷涌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思維狀態,甚至于寫作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微寫作可以理解為“微型寫作”,是短小而精練的表達,是運用精練的語言描述場景、事物來表達自己觀點、抒發自己情感的一種寫作形式。微寫作也是寫作的一種形式,只是比傳統的寫作短小精悍。那么如何讓微寫作從容走進初中語文課堂,成為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助推力呢?筆者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了一些思考和實踐。
一、以讀促寫,有感而發
蘇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選錄了多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對學生寫作有重大指導意義。課堂教學中,一些文章經過學生自讀、教師解讀或師生共讀,必然會產生特定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教師巧妙地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將這些豐富的體驗自然順暢地傾吐出來。筆者曾結合余映潮等語文大師在以讀促寫方面的指導,通過不同訓練角度,如仿寫改寫、續寫擴寫、片段點評批注、情境再現、心得體會、自由拓展等進行了嘗試。
在拓展教學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一詩時,我根據學情斟選了“情境再現”環節。教師先出示一段情境再現式的文字,然后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展開想象,分節描繪出詩歌所蘊含的情境,注意人、物、情的和諧統一。因為有了教師的情境導讀,學生練習時目標明確,他們結合自己的個性體驗,很容易就寫出了段段佳作。以讀促寫是微寫作教學最常用的一種訓練途徑,因讀而感、因讀而悟、因讀而寫,且訓練角度多樣,能讓學生自由選擇,使其有感而發,有話可寫,能夠從容應對,自然不會把寫作當難事了。
二、整合教材,構建體系
第一,結合單元主題,對學生進行主題序列的訓練——以語文教材為依托,結合單元主題,結合具體的閱讀課文課后練習的提示、要求,對學生進行微寫作專題內容的序列性寫作訓練。
比如我在執教七年級“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教學活動單元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學習“誦讀欣賞”中的幾篇佳作片段,選取其中《晚秋的原野》精彩片段作具體細致的分析。作者葉以群采用由上而下的視線,放寬眼界全景欣賞原野;描寫天空、白光、高粱時連用三個比喻串成一串排比相關相連,整個片段將原野晚秋描繪得獨具特色。我先分析名作的特點,作為練習的基礎,再組織安排“我看咱們校園”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細致觀察校園景物。然后模仿《晚秋的原野》,選用一定的觀察角度,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描寫校園中的相關景色,并在描繪的過程中用到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微寫作短文。教師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出示范例。只有這樣讓學生不斷接觸語言訓練實例,才能使他們夯實語言基礎,從而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感,使其更樂于拿筆表達所見、所聞、所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結合文體知識,對學生進行技巧序列的訓練——以閱讀課文為依托,結合文體知識,結合具體的課文的寫作手法、修辭方法等,對學生進行微寫作技法的序列訓練。
示例:我在執教七年級上冊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引導學生認真品讀第二自然段,讓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會鑒賞。教師再歸納總結,分享寫作心得。
具體寫作時,我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景物時學會使用多種感官,描寫時注意圍繞景物最主要的特點,同時還要按一定的順序加以描述。之后,我又設置了微寫作拓展訓練引導學生模仿創作。
第三,結合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成長序列的訓練——以學生生活為依托,結合心理特點,結合學生成長過程中一些相對重要的時間節點及事件等,對學生進行微寫作的成長序列訓練。
三、關注細節,重錘出擊
在記敘文寫作中,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通篇粗線條敘事,而缺少細致入微的描寫。此時的訓練內容宜以描寫為主,實現作文表達方式的多樣性。而名篇佳作中往往運用了一系列諸如對比、反襯等寫法,在心理描寫、環境烘托、細節描述上更為細膩。為了更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筆者嘗試在閱讀課上設置相關的微寫作教學活動。不必拘泥于對美詞佳句的仿寫,而是要把關注點放在重點情節及主人公身上。更為細致的仿寫,可以很好地縮短學生同作者的距離,幫助其更好地領悟文章內容和寫法,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之后,我訓練人物描寫時,提醒學生根據要求,或參照學過的有關人物描寫片段,或按照一定的順序對人物等進行描寫練習,同時兼顧細節。經過專項訓練后,學生能夠在作文中熟練地對人物進行外貌、神態、動作等方面的描寫,使得大作文中的人物不再是平面化的,而是生動、立體、可感的。
總之,微寫作是緊跟時代步伐的,也應該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大亮點。我們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靈感,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快速構思,限時不限量地進行一種寫作訓練。這樣能有效實現課堂教學中的讀寫有機結合,點燃學生習作的興趣之火,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