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英
[摘? ? ? ?要] 小學生良好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要求,一方面是源自普通話推廣工作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更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從核心素養的全面育人觀中,可以看出其教學指導要求。一個人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后,其交際的圈子將會越來越寬,并且思維和辯駁能力也會隨之增強,可以促進其多元健康發展。然而,良好的語文口語能力需要從娃娃抓起,探究有效的小學語文口語教學方法也就顯得更加重要。
[關? 鍵? 詞]小學;口語表達;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7-0100-01
語文歸根結底隸屬語言類學科,因此,它具有語言類學科的一半特點,即聽說讀寫。核心素養教育指導下,倡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人的語言智能培養,則顯得尤為重要,其中“說”又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現狀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自我國2001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行基礎教育改革之后,可以看到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探索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我國的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有所提升。2016年9月,我國核心素養課題研究工作小組又明確提出了六大核心素養。其中,語文學科就被賦予了“文化底蘊”的教學培養要求。但是,由于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導致依舊有部分教師未能走出傳統教育思想,不僅忽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更讓課堂失去了原有的互動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教師僅僅關注到的是小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并且大部分家長也持有相同的態度,對此,學生長期在壓抑的環境下學習,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學習效果越來越差,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全面落實教學改革成為一句空談。所以,綜合來看,當前的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現狀并不樂觀。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1.創設恰當的口語教學情境,發揚合作學習精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口語表達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應當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文明、和諧、個性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睆倪@一點來看,新課程改革不僅明確了口語教學的重要性,更提出了可行性的教學引導途徑——創設良好的口語交際情境,并且倡導學生在學習中養成合作的優秀品質。那么,如何才能準確創設這樣一種教學情境呢?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結合生活來啟發,比如,給學生規定幾種生活中的場景,讓他們根據現有的演繹情境臨場發揮,如,某人的自行車沒氣了,需要借用自己的打氣筒,此時應當如何?又如,公交車緩慢行駛進入站臺,公交司機提醒大家禮讓上車,此時會發生什么事情?又當如何應對?等等,這些場景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組合為學習小組,到講臺上來分別模擬這樣的生活場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情境演繹能力以及臨場發揮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2.善于組織各種趣味語文活動,鍛煉口語能力
小學生對于各種游戲、活動的好奇、探究興趣較濃,另外,小學語文學科不僅具有教學用時長的優勢,更涉及多種知識,這些都為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供了便利條件。筆者認為,利用好學生對于趣味活動、比賽、游戲等追求的心理發展趨勢,通過組織關于口語教學的活動,就可以起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參與興趣,調動口語交際積極性的效果,讓整體的教學效率得到保障。
比如,在每節課的上課前幾分鐘,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到講臺上輪流講故事,要求脫離書籍,純口語表述,這樣一來,每個學生在這一學期都有口語鍛煉的機會,并且其他學生每天也都可以聽到不同的故事,在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素材同時,更大大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定期組織詩歌朗誦會、課文閱讀會以及主題辯論賽等。讓學生自由結合為辯論小組,形成針鋒相對的課堂氛圍,這樣的方法也可以起到鍛煉學生口語能力的效果。
三、教師要重視自身積極情感的融入,感染學生
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情緒是很大的感染因素。如果一名教師從課堂伊始就面帶微笑,心情愉悅,與學生的交談甚歡,那么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自然很容易開展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而得到學生的情感正反饋;反之,假設一名教師走進課堂就開始一臉茫然、呆板、不情愿的情緒,那么勢必會讓學生也感受到這樣的情緒,從而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質量。所以,在筆者看來,教師自身積極情感的融入對于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個人建議,一方面,我們語文教師應當在上課前努力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實在難以調整好,不如直接與其他教師商議調換課時。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在舉辦口語教學活動、比賽等過程中,自身也參與到實踐中,與學生打成一片,這樣才能有效感染學生。
綜上所述,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同樣也是一大難點。筆者在本文中結合當前的語文學科教學現狀,簡要分析了幾點口語教學的具體方法,其出發點就是希望克服口語教學的困境,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興趣,讓學生敢說、會說、能說,推進教育改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何穎.融研于教: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素養的提升:以南京市鼓樓區個人課題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8(Z4).
[2]陳淑珍.識字教學之我見[J].教育現代化,201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