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合唱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在常規音樂課堂上進行的普及性合唱訓練,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藝術魅力,體會不同聲部對音樂的獨特表現,還能夠積累學生的合作經驗,促進學生音樂情感的發展。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班級合唱逐漸成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思路,也是教師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促進學生集體主義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形成的關鍵。基于此,本文從小學音樂班級合唱的重要性出發,結合合唱中存在的問題,探究提高班級合唱水平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音樂開展班級合唱教學的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作、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合唱的方式推動音樂藝術的普及,讓學生在“音樂”這一陣地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并在合唱中展現音樂的獨特性,提升音樂審美,強化群體意識、合作能力等。在班級合唱中,教師基于童聲的清脆、明亮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合唱訓練的機會。相較于一般的合唱,以班級為單位的合唱對于學生的互動交流更加便利。一方面學生在班集體的學習、生活中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因此,在合唱中的默契度更高;另一方面通過不同聲部的演唱、立體聲響學習,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合唱能力,拓寬學生視聽領域,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體驗中,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陶冶學生情操。
二、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雖然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班級合唱教學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依然成為限制合唱效果的主要因素。從學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層次不齊,缺乏基本的合唱意識,在學生初入學的時候,隨機分班的方式使得使得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表現存在較大差異,如一些學生音準概念差、節奏感不強,在獨唱中就存在節奏不穩、跑調的現象,合唱效果自然不會理想;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在自信心不強,在合成中的參與度不高,對于自身的音樂素養缺乏正確認識,對訓練過程存在抵觸,自卑、怯懦等心理使得其在合唱中無法融入集體。從教師的角度看,對班級合唱環境的構建缺乏主動性,更多的是根據要求,進行簡單的挑選,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且在訓練中無法根據學生的音樂基礎,以及合唱的實際效果做出針對性調整,影響了合唱團凝聚力,限制了合唱表現效果。
三、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營造合唱環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合唱觀念
良好的班級、校園氛圍是調動學生合唱熱情,引導學生在感受音樂、欣賞音樂、表達音樂的契機。在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中,學校、教師應利用多種宣傳途徑,為學生營造濃厚的音樂氛圍,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合唱,并樂于參與到合唱中來。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站,在早操、午休期間,為學生播放合唱歌曲,講解合唱知識,并根據相應的主題設計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合唱;利用校園學生合唱團,激發學生參加班級合唱的熱情,將合唱從班級拓展到校園,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利用音樂課堂、校園板報、宣傳欄、手抄報等專欄介紹合唱知識、合唱歌曲,也可結合主題組織班級合唱隊參加競賽等;注重課外、校外學生音樂實踐活動,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唱知識,學習合唱作品,并在校內外進行藝術表演,與國內外童聲合唱團隊進行藝術交流。這樣的藝術氛圍營造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合唱環境,豐富學生的合唱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合唱觀念,并為合唱訓練奠定基礎。
(二)協調師生關系,增進班級合唱團體的有效溝通
班級合唱不僅是合唱內部的合作,也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對教師的指導產生信服,接受教師對內部矛盾的協調,提高合唱中的的協作意識;相反,師生關系僵化,教師缺乏協調合唱團內部關系的能力,甚至讓學生產生不公平的誤解,則合唱團內部矛盾就會被激化,合唱效果自然也難以保證。基于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情感發展特點,積極展開師生合作,增進師生交流,讓教師成為成員內部溝通的橋梁。例如在教唱二聲部合唱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扮演第二聲部的角色,與第一聲部的學生展開合作,以作為示范指導,第二聲部學生在模唱、輕唱的過程中,逐漸過渡到合唱階段。當然,對于第一聲部的指導也是不可忽視的,如在《趕海的小姑娘》的合唱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海邊情景,代入歌詞,“松軟軟的海灘喲金黃黃的沙,趕海的小姑娘光著小腳丫,珊瑚礁上撿起了一枚海螺,抓住了水洼里一只對蝦”,指導第一聲部學生根據情感的變化在音量、速度上做出調整,從而提高第一聲部的表現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音樂素養,循序漸進地滲透班級合唱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科學、有序地引導中逐漸掌握合唱技巧,提升音樂審美,發展音樂素養,進而形成和諧、統一、均衡、生動的音樂表現形式。
參考文獻
[1]胥園.基于班級形式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策略探究[J].戲劇之家,2018(14):204.
[2]王亞紅.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7(04):175-176.
[3]孫明明.我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現狀與問題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06):134-135.
作者簡介:郎榮榮,陜西省西安市人,陜西省西安小學音樂教育組長,陜西省優秀教學能手,陜西省郎榮榮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站長,維也納駐華‘世界和平合唱節藝術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