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是音樂教育的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音樂水平。傳統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音準與節奏訓練,尚且存在學生對音準與節奏的把握不夠精準等問題。所以,本文探討視唱練耳教學如何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提出視唱練耳教學改革思路,使視唱練耳教學有新的突破。對地方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創新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音準訓練;節奏訓練;科學方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視唱練耳”是音樂教學中的基礎課程之一,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關于音準與節奏的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師首要探討的話題。不同階段視唱練耳的訓練主要圍繞音準和節奏來展開,但每一階段的教學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本文就視唱練耳訓練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精準掌握音準與節奏的方法進行探討,對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音準訓練
(一)什么是音準,怎樣唱音才準
音準問題,對視唱練耳課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在訓練學生的時候,要求學生演唱時要對上鋼琴或者其他樂器音高,樂器的音高是作為評判演唱音準的重要參考依據,只要調律師把樂器的音調得準確,演唱者能把音高與樂器音高相等,這樣演唱出來的音就算準了,這是一種以感性方式去解決音準問題。另外,我們還經常要求學生在唱的過程中用耳朵判斷自己或別人在演唱的時候音是否準確,通過這種方法不斷地訓練學生的聽音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聽音能力就能得到提高。但隨著學生對音樂實踐的不斷深入,音樂演唱的難度不斷增加,學生演唱的時候經常表現出音不準的現象。例如,學生在上臺演出時,演唱歌曲經常出現某些句子音不準的現象,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學生上臺的時候由于空間發生變化而產生的心理變化,部分學生由于心理素質問題而導致演唱時音不準。由于學生在臺上受燈光或者其他條件的影響,造成學生氣息控制不準,而導致唱歌的時候音不準的現象。二是平時在視唱練耳訓練的時候基本功不夠扎實,氣息控制不好而導致唱歌出現音不準的現象。三是在訓練的時候只強調聽,這種只從感性認識去引導學生判斷音準,導致部分學生對音準把握不夠精準。所以,應該通過多媒體輔助,在訓練的時候能讓學生即時看到自己所演唱的音高高度,只有這樣通過可視化視唱教學,使學生對音準理解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變,才能幫助學生快速提高演唱的音準水平。
(二)可視化音準訓練
如果只是用鋼琴或其他樂器作為音準的參考,這種訓練方法最致命的問題是不能“精準”,缺乏對音的精準判斷。比如說標準音“A”這個音符的頻率是440赫茲,如何才能夠唱到接近440赫茲的音頻高度?人的聲音是不可能每一次演唱時都能達到440赫茲,至于離440赫茲還差多少為準?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只用耳朵判斷學生的聲音跟鋼琴的標準音高度基本一致,音就算是唱得準了。但是,如果用儀器來測量,往往是不準的。所以,傳統單純用耳朵判斷音準的做法還不是太科學。那么,人的聽力一般來說怎樣才能夠聽得準呢?在一般情況下,在22音分以內人的聽力是聽不出來的,只有極少數受過特殊訓練的人聽的出來。如果超出22音分,人的聽力就會很容易聽得出來。怎樣才能夠使人能夠準確地判斷自己所唱的聲音能夠發出標準。筆者認為,應該先讓學生確立正確的音準概念,然后再借助錄音軟件精準測量,才能做到精確的音準。經過長期教學發現,像我們這樣地方高校的學生大部分在高考之前都沒有經過嚴格的視唱練耳訓練,老師在講解音準概念的時候,部分學生理解不清楚,演唱時往往出現音不準的現象,所以,只能通過錄音軟件讓學生對著話筒唱,把自己的聲音錄到計算機里,學生可以在回放時聽自己剛才演唱的聲音,老師指導學生看錄音軟件上的聲音線條,哪句唱高了,哪句唱低了,學生一看就一目了然了。下面以一個實例做實驗,教學的時候可通過Cubase軟件進行實驗,Cubase軟件支持Waves插件,插件二級目錄Vocals中的Waves Tune Mono可以以線條方式記錄音高,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插件記錄演唱者的音高線條可以看出,最后一個音符有點偏低,這時必須進行調整,用軟件中的畫筆,把這個線條往上畫,直到從聽覺上感到合適為止。
從這個實驗過程我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大幅度修正音頻會導致工作量很大,所以,在視唱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學生在演唱時要把握好音準,錄音時如果唱得音高不準確,必須進行修正,修正以后,如果所畫的線條跟演唱者聲音不協調,會導致修正后的音與別的音從聽覺上有明顯的差別,這樣還得重新錄音。
(2)可視化方法以視覺方式來判斷音準,可以讓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如何控制氣息音才準,從原來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經過長期訓練,學生對音準的精確掌握程度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3)聽覺與視覺相結合訓練方式,可以對聽覺基礎不好的學生起到輔助作用,這種方法對學生音準訓練極有必要。
通過上例實驗,有了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一方面豐富地方高校學生的聽覺練習;另一方面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成熟,為學生學習視唱練耳提供了極為有利條件。地方高校學生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儲存視唱練習曲譜,使地方高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視唱練習,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錄制視唱練習示范與自己的練習成果進行對比,從而提高視唱的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設備,強化地方高校學生音準和節奏的內心體驗以及活躍課堂氣氛,通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視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氣息控制訓練,確保歌唱中控制好音準
人們在說話的時候經常出現“抑揚頓挫”,這幾種語調,在唱歌的時候也是出現這種現象。視唱練耳是唱歌的基礎,訓練時一定要求學生加強氣息的控制,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音樂的樂節、樂匯、樂段的劃分,不同的樂句采用不同的氣息。所以,音準的訓練跟氣息的控制有很大的關系。訓練音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以單個音符訓練為主,全音符訓練要求學生要吸多少氣,在視唱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氣息控制平穩,氣息不能夠往上揚或者往下掉,特別是音頭和音尾。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老師不斷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開動腦筋,加強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在音樂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提高水平。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與途徑、多種教學手段,使視唱教學有一個突破,使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萌發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初步養成對音樂的審美感知和情感反應能力。
(四)加強學生心理素質訓練
音樂演出,最擔心的是心理素質不過關而導致怯場,學生上場后,往往造成了很多歌詞忘記,或者演唱的時候音不準等現象。視唱練耳教學就是為學生解決音準問題。所以,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老師有必要把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好,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如抽查學生個別背譜、兩個人對唱、抽個別學生到黑板前演唱,然后讓學生自己評價,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樣經過長期訓練以后,學生的心理素質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聽音與節奏訓練
節奏訓練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要把拍點定好,有些學生在打節奏過程中容易忽略拍點這個問題。老師必須要強調學生注意拍點,而且要給學生做好示范,上下兩個拍點所定的距離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在揮拍的時候手臂自然放松,一定要注意均勻揮拍。
聽音教學,一般先聽單音,再聽音程,接下來聽單個和弦,再聽和弦連接。在教學過程中,和弦連接聽寫的難度是最大的,這個訓練環節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又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打譜軟件先打出單個音、旋律短句、單個音程、單個和弦的聽寫,等到學生對這方面聽寫已經掌握后再進行和弦連接聽寫,節奏聽寫也可以分不同層次進行,從簡單到復雜,有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既可以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又可以做到很高的精確性。比如,我們在訓練多聲部音樂聽寫時,為了讓學生對每個聲部聽得更清楚,我們可以有效地調節聲部之間各個音的音量平衡,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縱向思維。
使用多媒體輔助聽音練習有許多優點,首先不用進行鋼琴調律,軟件中的鋼琴音色,標準音都是440HZ/秒,其次,在四部和聲的聽寫方面,為了確保在和聲各聲部進行過程聽辨清楚,可以把各聲部設定為不同的音色演奏,這樣既方便聽音記譜練習,又能以音樂欣賞方式進行教學,等到學生熟練掌握后再把各聲部的音色改為鋼琴音色,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剛開始訓練節奏的時候往往是一些比較簡單的節奏組合,比如四分音符組合、八分音符組合、16分音符組合、混合音符組合等。到后期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一些特定的音型訓練,如圓舞曲節奏、倫巴節奏、探戈節奏、迪斯科節奏、貝圭英節奏(BEGUINE)。西印度群島的土風舞節奏歡快、熱烈,常見拍為2/4、4/4,速度為中速、中快速。波普(POPS)歐美流行曲節奏在40年代中期發展迅速,有雷鬼節奏,還有桑巴節奏、搖滾節奏等。這些一定要讓學生有所掌握。
三、視唱練耳方法改革
目前,視唱練耳教學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從易到難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是多年傳下來的教學法。但是,現在由于全日制在校學生多,程度相差甚遠,所以很難照顧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很難平衡各方面的綜合水平,嚴重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面對這種狀況,在現有師資的基礎上,通過現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充分發揮教學效能,有必要對視唱練耳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一)從實際出發,整合現有教學資源
由于師資緊缺,目前只能采用大班授課方式,很難做到課后跟蹤學生練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利用計算機輔助整合教學資源,授課教師把練習題做成題庫,課后由學生負責用電腦播放,或者把音樂做成MP3格式,方便學生用其他攜帶方便的媒體播放,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后休息時間學習,還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指定一個水平較好的學生來帶領。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教學進度設置從易到難的單元練習。
(二)編寫針對學生有效訓練的校本教材
許多地方院校現階段采用的視唱練耳教材都是國內著名院校教師編寫的,但由于我們的學生起點較低,部分內容不適合學生學習,所以,我們自己組織本校的老師編寫針對性的校本教材,必須構建一個能提供教師打譜的實用平臺,利用實用平臺中的打譜軟件方便教師所編寫的教學內容,根據我校學生水平自己編寫校本教材,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
(三)成立視唱研究小組
只有認真組織教師研究視唱練耳教學法改革,才能有利于教師進行科學研究,才能使視唱與練耳兩方面的教學得到更進一步有效整合。如果我們還是沿襲傳統教學方法,那么很難解決我們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總之,視唱練耳所涉及到的學科內容比較廣,包含心理學、聲學、美學等方面的知識,它與和聲、樂理、聲樂、曲式等課程關系密切,所以,視唱練耳老師需要具備有很廣泛的知識,注意教學方法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教學改革,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意發現學生在構唱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借多媒體輔助糾正,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為學生學好和聲、聲樂、曲式等課程鋪平道路。這樣才能使這門課程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學生才能真正受益。
參考文獻
[1]舒琛珍,田可文.現代音樂視唱練耳思維觀念的體現——評劉永平教授的新著《現代音樂視唱教程》[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04).
[2]馬玉峰.視唱課教學改革的一點建議——論正確的鋼琴伴奏對視唱訓練一體化的重要性[J].人民音樂,2006(10).
[3張婉俠.由“音樂能力的培養”引起的思考——當前我國音樂院校視唱練耳教學改革探討[J].音樂天地,2007(06).
[4]袁猛.淺談樂理視唱課與即興伴奏課的教學結合[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07).
[5]仲曉東.電腦網絡時代環境中的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探究[J].知識經濟,2009(07).
[6]舒琛珍,田可文.現代音樂視唱練耳思維觀念的體現——評劉永平教授的新著《現代音樂視唱教程》[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04).
[7]馬玉峰.視唱課教學改革的一點建議——論正確的鋼琴伴奏對視唱訓練一體化的重要性[J].人民音樂,2006(10).
[8]張虹.視唱練耳及其教學法[J].教學與管理,2005(09).
作者簡介:巫圣詠(1985—),女,廣西柳州市人,武漢大學碩士,講師,河池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研究方向:聲樂、視唱練耳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