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洋
【摘要】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專業的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貫徹審美原則。據此,本文主要對視唱練耳教學中審美價值的體現做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審美價值;體現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審美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作用
視唱練耳教學以審美為核心,需要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思維,學生體驗就是實踐所學,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與教學目標發生了偏離,但是對其范圍進行了嚴格控制,這時教師就需要正確引導學生自發開始審美和探索。在視唱練耳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審美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夠將新教學理念全面體現出來,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適當結合審美技能訓練,將其中的美充分挖掘并體現出來,促使學生在審美中獲取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技能,這樣一來,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升,甚至還會調動學生視唱練耳的興趣。在此環境下,學習興趣自然也會被激發,學習效率也就會隨之提高。
二、視唱練耳教學中審美價值的體現
(一)音色與音準教學中的審美
1.音色的審美教學
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發聲是基礎環節,要求學生使用純凈的、集中的、富有彈性的音色演唱,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培養較好的審美觀念,還能夠為課堂創設輕松的氛圍,以此有利于學生進入情境,深入審美體驗。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視唱練耳課程開始引進多媒體開展教學。通過強化視唱練耳,學生可以對各種音色作出適當的審美反應。
2.音準的審美教學
樂音高低的準確性,應以調式為基礎,加以訓練,視唱練耳音準教學應從調式音階的練習開始,演唱音階時,可以采用柯爾文手勢進行輔助練習。在視唱練耳教學中,二聲部的視唱和構唱,可以促使音準大大提高。在演唱二聲部時,邊聽邊唱,相互矯正,以此確保樂音的準確性。對民間音樂韻味的把握。在視唱練耳教學時,民間曲調更加準確和美好,還可以促使學生更進一步感受到音樂的美。
(二)節奏與節拍教學中的審美
1.節奏的審美教學
在節奏教學時,通過利用傳統技術訓練手段,幫助學生欣賞各種節奏型的音樂作品,選擇熟悉的旋律、具有審美價值的歌曲,幫助學生對典型性的節奏進行詳細分析。在特殊節奏教學時,讓學生通過音樂去感受節奏美。多聲部節奏訓練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是培養縱向思維的關鍵所在。在多聲部節奏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分組合作進行反復練習,逐漸向獨立完成過渡。
2.節拍的審美教學
在視唱練耳節奏感的訓練中,一般都是以節拍感作為核心。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口念節奏的方式訓練。在練習過程中,對單位拍的拍點加以強調,每拍首音需要加一些力度,積極引導學生想象,理解其中的不同感受。視唱時,采陽擊拍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多關注音樂和感受音樂,采用手掌擊拍與指尖點拍相互交替的方式,其中前者是強拍,后者是弱拍。還可以采用“分拍”擊拍法,形成“分拍”把單位拍平分成兩份,保證單位拍時的準確性。
(三)旋律教學中的審美
在視唱練耳旋律教學中,旋律的聽寫和視唱非常關鍵。聽寫屬于訓練音樂的聽覺能力的主要手段,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對旋律的審美特性感知與深層理解。旋律聽寫的例子應選擇藝術性比較強的,美學價值比較高的作品,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意識得到提高。
(四)和聲聽覺分析教學中的審美
和聲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層次的音,同時發聲音。為了實現和聲聽覺分析教學目標,提高審美價值,和聲音程和和弦聽覺訓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和弦聽上的色彩感,高師學生很多是通過首調聽覺加以辨識的。因此,在練習中,要將感知色彩美做為重點。
(五)視唱教學中的審美
視唱練耳教學中最全面和綜合的項目就是視唱,其包括各種音樂要素,通過發展音樂的感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確保音樂鑒賞能力能夠順利形成和發展,獲取較好的音樂表現力,促使審美意識與審美情趣逐漸形成。視唱不僅要求要做到節奏正確、音高準確、速度適當、力度適當外,還要注重音樂表現力。在視唱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多聲部視唱與視譜唱詞之間的聯系。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審美是聽覺審美、聲音審美、視覺審美等。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體現審美價值,需要從多角度剖析,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的審美,包括音高感、音準感、音色感、節奏感、節拍感、旋律感等的體驗,還包含對音樂體裁、風格、形式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完善視唱練耳教學音樂審美的鑒賞力。
參考文獻
[1]詹淳.淺談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審美方法[J].音樂大觀,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