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豐
【摘要】隨著素質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在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上,情境教學手段已經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教學內容。在應用上,其不僅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幫助其掌握有效的音樂知識。本文通過對初中音樂課堂情境教學的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為相關人員,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初中音樂;情境教學;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情境教學的內容,主要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出一些具有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教學場景,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展開積極化的體驗,進而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化的理解和認識。當然,在情境創設中,教師也應該結合實際教學任務,做出多樣化的引導,避免教條主義的出現。
一、創設游戲式的學習情境
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情境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程內容的學習中來,這樣才能達到理想化的教學目的。游戲式教學情境不僅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對音樂學習展開別樣化的認識,這對其以后的生活大有幫助。在創設游戲式學習情境的時候,教師也要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采取切實合理的教學策略。
例如在對李叔同創作的《送別》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妨在課堂上創設出戲劇表演的游戲情境,讓學生根據歌曲中的內容,設計出一場“送別”的劇目來。在學習中,教師不妨將情境創設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分別按照自己的理解,利用“一幫一”的結合方式,表演自己心目中的“送別”。在結束這個游戲活動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對《送別》這首曲目進行學習,相信“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凄涼意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友情”。這樣在音樂教學課堂上,教師不僅僅幫助學生掌握了音樂知識,同時還深化了其德育感知能力;而在對《青春舞曲》這一類的內容進行學習時,可以在教室中創設“斗舞”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展開有趣的“對決表演”,增加課堂趣味性,表現初中生的青春與活力。
二、引入多媒體的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多媒體教學內容已然成為了一種主流化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上,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對音樂展開更為形象化的認識,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也能夠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初中生積極投入到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這對于引導學生學習的新思想而言,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
比如在對戲曲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可能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能力有限,難以幫助學生對我國多元的戲曲文化知識進行了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中的影像播放技術,將我國的傳統戲劇曲目,像《劉??抽浴贰赌鹿鹩鞄洝贰栋酝鮿e姬》等曲目演示給學生,幫助他們對這些戲劇內容進行初步的認識,這樣更利于教師后續教學內容的開展;再比如在幫助學生鑒賞管弦樂曲《紅旗頌》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影音播放軟件,幫助學生對不同的曲目版本進行鑒賞學習,讓學生感受不同版本之間的獨特魅力,進而建立相應的音樂鑒賞能力。同時,在結束鑒賞活動之后,教師不妨利用相關的影音軟件,幫助學生對一些管弦樂器進行認識,了解它們的發音特點,或許一些具有音樂學習基礎的學生,也可以與其進行“猜謎”式的互動學習,提升情境教學的趣味性。
三、展開協作式的學習方式
作為一種流傳千年的文化藝術,音樂具有較為博大的文化內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老師不妨在課堂上展開小組協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音樂表演練習的過程中,對其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含義進行探究,這樣不僅僅能夠拓寬課堂教學深度,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互動能力,對其以后的學習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開展協作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地讓學優生和學困生進行組合搭配,由于音樂這門科目在初中階段的教學性質,所以學生能夠以更為輕松、愉悅的狀態投入到學習過程之中。在小組互動學習的情境中,教師一方面可以設計相關的音樂學習問題,像在對《茉莉花》這首曲目進行學習的時候,不妨讓那些已經會演唱的學生,在小組中擔任“小教師”,帶領不會唱的學生進行學習,并且,各個小組的負責人,可以根據小組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表演方式,在課尾的時候和別的小組展開“PK”,有的小組可以選擇對唱練習,有的小組可以選擇“二重唱”的練習,并在結束“PK”環節之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做出點評,針對優點進行表揚,針對缺點予以指正,為大家樹立更為有效的學習信心。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上,對于情境教學內容,教師應該抱有開放性的教學態度,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把握主要的教學任務,從根本上完善素質教學課堂的建設,引導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學習的內容中來,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毅.初中音樂課堂情境教學策略淺談[J].新課程導學,2015(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