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
【摘要】我國視唱教學迄今為止已經存在很多年了,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后,視唱練耳課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音樂教育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
【關鍵詞】視唱練耳課;原則;重要性;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一、實現視唱練耳課美感與意境并存的意義
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為了有效促進我國音樂教學水平的有效發展,視唱練耳課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如實現其“美”、“意”盎然,對音樂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視唱練耳課中的“美”,主要含義為美感,而“意”主要說的是音樂上的意境。“美”、“意”盎然主要是指視唱練耳課中美感和意境的集中體現,有利于保證視唱練耳課的吸引力以及時間價值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從課程講解上看,主要是課堂氛圍和課堂內容上所體現出來的創新性和活躍性,以及課程本身的實用性效果,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
二、當前發展過程中視唱練耳課主要教學現狀
視唱練耳課作為我國音樂教學中重要的基礎性教學科目,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前的發展中,視唱練耳課并未能實現美感和意境的有效結合。
第一,視唱練耳課教學過程中在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較低,課程教學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導致視唱練耳課教學效率較低。
其次,教學過程中對音樂知識的刻板講解和教授,導致學生對音樂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不利于學生在視唱練耳課中進行有效學習。
第三,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溝通水平較低,教學過程中相對過于注重音樂相關理論,學生的實踐能力普遍不強。對音樂知識的拓展范圍狹窄,學生無法有效創設情景,進行有效的課程學習,從而導致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較低。
第四,在我國視唱練耳課教學過程中,對授課內容的劃分一直停留在偏表面的形態上,不同專業的視唱練耳課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上一直維持著基本相似教學和訓練項目,對其進行有效區別主要依賴訓練難度,各個不同專業的視唱練耳課在本質上具有一定的相同性。
三、視唱練耳課內外兼修應遵循的原則
實現視唱練耳課的美意盎然,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具備創新性。通過創新化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為學生進行持續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傳統教學過程中受到思想上的束縛,課堂創新水平非常低,學生對課堂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厭煩心理,只有通過有效創新,促進教師教學思想的改變,才能有效提升視唱練耳課教學中的創新性[1]。
具備較高的師生交流水平。視唱練耳課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更加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水平,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較為密切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視唱練耳課的教學中來,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而且通過交流和溝通,在教師有意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促使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優化。
四、實現視唱練耳課美感與意境并存的創新化措施
針對我國視唱練耳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針對其教學發展的現狀,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意見,促進其教育教學上的改革,從而有效實現其“美”“意”盎然。
(一)以不同音樂專業為依據,進行針對性的視唱練耳教學
基于當前視唱練耳教學的發展現狀,為了保證其實現“美”“意”盎然,首先必須根據不同類別的專業對視唱練耳教學進行科學性的劃分。近年來,我國針對視唱練耳課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現視唱練耳課的“美”“意”盎然,必須根據不同專業存在的微小差異進行有效的劃分,將音準、節奏、語言以及多聲部聽覺等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以當前高校的教學實踐作為研究的重要依據,從而形成專業化的視唱練耳課教學邏輯系統。
(二)對教學環節進行有效的設計
實現視唱練耳課的“美”“意”盎然,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后,保證課程能更加具備針對性。接下來,必須通過對課程進行有效的設計才能夠保證視唱練耳課上的美意盎然。[4]在專業視域下將視唱練耳的常規性訓練項目與學習者的課程實現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用其較為熟悉的知識帶領其到充分進入到聽唱訓練中,充分展示其意義所在,促進視唱練耳課的良性互動,讓學生在擅長的專業學習領域對視唱練耳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的實踐, 最大限度上挖掘視唱練耳課的課堂魅力。
參考文獻
[1]康政.“視唱練耳”研究之碩士論文現狀分析(2013-2015)[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