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靚
【摘要】慕課,是信息化課程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可借助慕課這一平臺,將慕課的理論與實踐與音樂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慕課在高中音樂課堂的運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音樂;慕課;課堂教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從目前來看,慕課在基礎教育中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如何才能將慕課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借助慕課的巨大優勢,發掘課堂的最大潛力?嚴格來說,這一問題需要通過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進行探究和分析,而其中的關鍵是將慕課的理論和實踐,與學科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整合,探究慕課的應用途徑。基于此,本文結合農村高中音樂教學實踐,對慕課在農村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運用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探究和思考。
一、慕課與農村高中音樂課堂整合的理論分析
慕課(mooc)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互聯網為媒介,利用“網絡課堂”的形式,讓學生隨時隨地接受學科教育,提高學科素養。在農村高中音樂教學中,要實現慕課與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需要學校與一線教師相互配合,從軟硬件條件方面來滿足將慕課引入課堂的需求。首先,將慕課引入高中音樂課堂,需要滿足應用慕課的硬件條件。當前,受限于農村的經濟條件和教育環境,很多中學的教學條件較為落后。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中學需要投入資金,加強學校的網絡建設,將計算機投入課堂,同時升級網絡,以落實慕課與音樂課堂的整合。
其次,將慕課引入高中音樂課堂,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受音樂教師的專業限制,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從而限制了信息技術教育功能的發揮。基于這樣的實際情況,高中音樂教師需要通過接受慕課理論與實踐的培訓,了解慕課的組織形式及其優缺點,首先讓自己適應慕課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能夠從容應對在實踐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以提高對慕課的掌控能力,發揮慕課最大的教育功效。
二、慕課在農村高中音樂課堂應用的實踐探討
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慕課的前提是選擇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慕課教案,繼而將教案作為學生課堂學習的對象,讓知識通過教案呈現出來,讓學生與慕課進行全面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以“音樂的美——悲劇美”一課教學為例。在課前,筆者通過“慕課網”準備了網絡教案,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將教學過程劃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都用慕課教案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究。
在課堂開篇,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電影《1942》的視頻片段,讓學生們通過旋律感受電影的悲劇特點,并提出問題:在這一段視頻中,配樂在影片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帶著問題,筆者讓學生們合作探究,對這部電影中音樂的調式和旋律進行分析,了解配樂對視覺沖擊帶來的影響,探究完畢后筆者引入新課。在第一個教學環節,筆者首先播放《辛德勒名單》的慕課教案,讓學生們根據教案自主學習這首音樂,學習完畢后筆者運用問題鏈讓學生們探究。
在問題情境下,筆者讓學生們合作探究,分析并解答問題,最后筆者針對學生們的問題進行點評。
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筆者再次播放了《一個華沙幸存者》的慕課教案,讓學生們再次根據教案自主學習,歸納這首歌的風格特點和文化特征,借此了解悲劇音樂的表現形式,同時讓學生們根據慕課教案來鑒賞作品和聲、調性和節奏,體驗它們的主要特點。最后再次提問:在《一個華沙幸存者》這首音樂中,作者將一種尖銳、不和諧的聲音納入樂曲旋律,那么,作者采用這種處理方法,為的是呈現一種怎樣的場景?帶著問題,筆者讓學生們合作探究,最后給予點評。
在教學的第三個環節,筆者播放了《松花江上》慕課教案視頻,讓學生們在慕課的引導下自學,最后筆者帶領學生們進行歸納:這三首歌之間具有哪些聯系?它們從整體上反映出了哪些音樂特征?如此,通過慕課的運用,學生學習的“知識源”由教師轉變成了慕課教案,通過慕課與學生的雙向互動,使他們掌握了《辛德勒名單》等歌曲表現悲劇的方法,從而對“悲劇音樂”這一主題的概念形成了理性認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結語
慕課的理論與實踐,與教育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是相通的,將慕課與基礎教育進行整合,是推動教育發展的路徑之一。因此,用科學的方法在農村高中音樂課堂引入慕課,對促進農村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伶.慕課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7(0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