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婧
【摘要】聲樂所體現的情感是無限的,情感是聲樂作品創作與演唱的基礎。聲樂演唱與情感的融入十分關鍵。本文就聲樂演唱與情感的關聯進行分析,融合對聲樂演唱與情感融入方法的分析,通過不同方面提出具體的方法。
【關鍵詞】聲樂;演唱;情感;融入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聲樂包含了聲音和伴奏兩方面,是人們體現自身情感、完成情感溝通的藝術方式。聲樂作品極為豐富,可以將人們內心深處各種情感波動與思想如實地體現出來。創作聲樂作品應當以人的情感與內心波動為根基給予執行,表演無法脫離情感,一旦聲音脫離了情感元素,則猶如行尸走骨,無法觸及聽者的內心。聲樂演唱者通過科學的方法恰當地使用發聲等器官,僅屬于聲樂演唱的技術基礎,透過人聲樂器正確傳達出個人情感,體現不同的風格音樂,建造聲音作品的魅力,這才是聲樂演唱的精髓所在。
一、聲樂演唱與情感的關系
(一)以聲傳情,聲情并茂
創建聲音理念需將聲和情感放在首位,這也是聲樂演唱的最高層次。在聲樂作品中,情是靈魂所在,具有決定性效果。人們透過譜曲技巧令歌曲的內容與聲音相融合,通過聲音將樂曲具有的思想和美感傳遞給聽眾,從而實現情感溝通的目的,令聲樂演唱具有良好的效果。通過聲音的變化體現情感的變動,比如聲音的輕重緩急等均體現出情感的變動。通過情感使用聲音,能夠令歌聲別有洞天。樂曲作品是否優秀,需要通過充滿情感和靈動多變的聲音一同組合而成。
(二)以形傳神,形神相攜
在聲樂演唱中,形與神成為十分重要的兩個因素。形成為歌唱的外在體現,神成為歌唱的靈魂所在。只具備形而不具備神,則會令歌曲毫無生機,只有形神兼備才能夠賦予歌曲以生命,達到良好的演唱效果。演唱包括聽覺和嗓音兩部分活動,在歌唱時加入一些肢體語言,能夠美化表演。歌唱者在演唱中不可只追尋聲音方面的改變,還應當具備豐富的面部表情,兩者相融合才可以打造出良好的表演效果。在此過程中,非語言表演技巧極為關鍵。演唱者需學會使用肢體動作,比如手勢、眼神、表演及步伐的改變,將歌曲的韻味傳遞出來。[1]
二、聲樂演唱與情感的辯證關系
對于聲樂演唱而言,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兩者屬于辯證統一的關系,只有將兩者相融合,才可以將音樂的靈魂釋放出來,從而達到感染聽眾的目的。
(一)歌唱技巧成為情感表達的根基
身為大眾性的情感藝術方式,聲樂藝術透過美好的歌聲表達出歌唱者的豐富情感,具備顯著的親和力,也更加貼近大眾。對于我國傳統音樂文化資源而言,具有諸多方式與風格的民族音樂,也通常具有相應的演唱技巧。比如在我國南方地區,許多民歌以溫婉著稱;而在北方地區,民歌則大多具有粗獷、豪邁之感。在演唱中,應當依照相應地域的特點與審美,采取不同的演唱技巧,表達出不同的情感。
演唱技巧對聲樂演唱的審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演唱的藝術展現,則需充分練習演唱技巧。想要獲得良好的情感表達效果,就應當確保吐字清楚,達到字正腔圓的程度。在聲樂演唱中,發音技巧熟練,對正確傳達歌詞內的情感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所以,演唱者應當具有純熟的演唱技巧,還可以通過不同角度分析并探究作品,完成二次創作,從而更好地傳達出自身特有的情感及風格。
(二)情感表達成為歌唱技巧的目的
從古自今,大家對音樂的起源說法不一,可是比較相同的認知則為了表達人類的情感。就音樂發展歷程而言,聲樂源于勞動實踐,為了展現情感而創作的藝術方式。所以,聲樂與人類社會、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歌唱通過人的聲音把握節奏、速度與音色,以此完成情感的表達,所以,歌唱自身也屬于情感藝術。在聲樂演唱發展中,產生了諸多歌唱技巧,這是為了有效傳達情感。比如,想要傳達出憂愁、悲傷的心境,則可以采取暗淡低沉的音色;想要體現出輕松活潑的情感,則可以通過清新、明快的節奏;想要讓人感知深沉,則可以選擇節奏舒緩的音樂;想要給人以豪邁奔放之感,則可以通過高亢的音樂進行傳達。只有熟練把握聲樂演唱技巧,才能夠有效傳達出演唱者對歌唱的情感。[2]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演唱者對聲樂作品的表達應當具備充足的情感,演唱者應當十分清楚所要表現的作品,不論是作品的內在還是外在,均應當深入把握。演唱者還應當將自身的生活經歷滲透其中,尋求自身與作品的共同點,通過不同表現方式進行演唱,達到情感與作品的統一,與聽眾進行情感互動。
參考文獻
[1]溫淑萍.淺談聲樂演唱中的審美想象和情感表達[J].音樂時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