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精神情操的陶冶也越來越重視,很多青少年群體加入到了鋼琴的學習行列中,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教授鋼琴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將形象性思維合理地運用,這樣有助于青少年鋼琴教學質量的提升。鑒于此,本文將對青少年鋼琴教學中形象性思維的有效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青少年;鋼琴教學;形象性思維;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鋼琴可以說是樂器之王,自問世以來,就受到很多國家大眾的喜愛。對于鋼琴教學來說,更是一個具有專業性的學科,特別是在青少年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家長想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對孩子的生活進行豐富,促進其音樂修養不斷提高,在鋼琴彈奏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并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非常有必要提高鋼琴教學教學的質量,形象性思維的有效應用勢在必行。
一、形象性思維在青少年聽覺培養中的應用
外國音樂家艾倫科普曾經提出:“你想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就要學會深入地傾聽音樂,沒有比這更加重要的了。”人們將音樂稱為藝術,音樂的發展需要比較準確的音高和較好的音質,還要對孤立的各個樂音進行有效結合,并讓其不斷流動,彰顯音的活力。在鋼琴的彈奏過程中,發出好聽的聲音是所有鋼琴演奏者的愿望,一個好的聽覺能夠對音高和節奏與聲音的好壞進行準確的分辨,深入體會音樂藝術之美。青少年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要注意聲音不能出現砸、壓現象,注重在著力渠道上的掌握。促進聽覺能力的提高是青少年學習鋼琴的重要基礎。如何對青少年群體的敏銳聽覺力進行培養,是現階段鋼琴教育中比較重視的一個問題。對于“音樂之耳”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實現。一是,要加強在日常生活中對于音樂演奏進行直接傾聽的力度;二是,加強對音樂基礎課中聽音和節奏與視唱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并掌握正確的聲音,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鋼琴中彈出不同的三組音并進行比較。首先,當學生對第一組音進行彈奏的時候,教師將手指比作五個兄弟,告訴學生此時五兄弟生病了,并沒有很大的力氣,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設身處地彈出一組較輕的和力量并未落下的音;學生在彈奏第二組音的時候,教師高知學生五個兄弟已經恢復健康,學生彈奏出倆的聲音就會具有通暢性和松弛感;在彈第三組音的彈奏過程中,教師告訴學生五個兄弟之間吵架了,大家非常生氣,這時學生彈出的聲音是,手臂和手腕用力非常大所砸出的一組聲音,并讓青少年進行分辨。此時,青少年能夠非常容易地分辨不同的聲音。日常生活當中,汽車鳴笛聲,或者是雨滴在窗上落下的聲音都是帶有音高的,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生活中存在的實際聲音,讓青少年如同做游戲一樣聽聽唱唱,激發青少年群體在聽覺方面的反應能力。
二、形象性思維在鋼琴彈奏方法的學習過程中的應用
(一)在跳音奏法中的應用
該方法訓練的主要是“力量集中和反彈”。在這一過程中,青少年所彈出來的聲音要集中和短促性且具有彈性。彈奏鋼琴時,青少年的力量主要集中到指尖,并且彈奏的動作要急速具有力量,待聲音出現之后,就要立即放松手指,出現反彈性的動作。彈法具有多樣性,青少年在練習過程中可以把非連音奏法與跳音奏法進行結合,首先對非連音進行彈奏,并逐漸縮短時值,例如3/4|5——|5—5|55 5|50 50 50|……||想要讓青少年更加容易地掌握,教師可以將跳音的彈奏看做是好幾天未進食的青蛙,這只青蛙沒有任何精神,總是趴在荷葉上,青蛙心里想:“如果可以吃點東西該有多好。”此時,有只飛蛾飛過,青蛙貼著荷葉的腳突然蹦起來,吃到了飛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如同是青蛙,手指就像是青蛙的腳,在“吃到飛蛾”的那一刻,學生將手指按在琴鍵上,也就學會了如何彈奏跳音。
(二)在非連音奏法中的應用
該方法主要對青少年的手指在重量中的支撐下進行訓練,就像嬰兒在學習走路前的學習站立一樣,青少年在鋼琴演奏的學習之前需要先對非連奏進行學習。要求青少年的肩、臂、腕都要放松,將音進行斷開并彈奏出來。想要感受彈奏鋼琴過程中手臂放松與自然下垂重量,就要對音進行彈奏之前,運用手臂帶動手腕,并在琴鍵上進行松弛地落下,在觸鍵過程中,手掌關節與手指的第一關節盡可能地站穩。教師教授學生學習非連音奏法時,想要讓青少年理解這一知識,就能夠將肩與手指的第一關節看做是兩端懸崖頂部,手臂與手腕看做是連接兩端懸崖的吊索橋,學生的掌關節撐起如同是一座小橋,大指如同船從“橋”下經過。如此一來,當青少年彈非連奏的過程中,手掌與手指會“站”得更穩,并且會放松手臂。
(三)在連音奏法中的應用
該方法主要對“重量轉移”進行訓練。學生將一個音進行彈下之后,手指會立即站住,并對手臂與手指重量進行支撐,第二個手指進行彈下去后,之前的手指才可以離開,與此同時,將重量快速地轉移至觸鍵手指中,按照順序進行,能夠讓音樂更加連貫和流暢。想要讓青少年更加地容易理解,教師可以利用走路的感覺進行解釋。比如人在走路的過程中不能出現一步高和一步低的現象,在鋼琴彈奏中,學生的手指動作的忽高忽低;或者是走路切不可一步輕和一步重,在彈奏鋼琴時,指下鍵發出的聲音輕重不均勻等,可以幫助青少年加深理解。
三、形象性思維在彈奏姿勢學習過程中的應用
鋼琴在彈奏中的準確姿勢為,學生的身體要與鍵盤中央對準,注意坐姿端正卻不僵,同時上身要稍微前傾,其背部與肩部不能垮。學生的雙肩要自然下垂,肘部要自然放松并向外打開,重心在腳部。很多學生在開始學習坐姿時琴,總是身體過于僵硬,不能感受松而不垮的感覺,教師要做示范,講述故事。例如“一頭比較懶惰的小豬,不想起床,教師做出身體松懈的樣子,此時,豬媽媽說老師就要來家訪了,誰知小豬非常緊張,就立刻坐了起來,此時,教師示范身體僵硬的姿態,然后,豬媽媽提出,要做到這樣才是老師喜歡的學習,與此同時,教師示范正確的鋼琴姿勢。經過這樣形象地講解,青少念就會掌握正確的鋼琴姿勢。
在手型上,需要放松并且端正,手指要自然彎曲,運用指端的肉墊部分和鋼琴鍵進行接觸。手指指端間要呈現半圓型形,學生的掌關節要做到自然拱起,就像是握住了一個圓球一樣,手腕大約和鍵盤是平行的,大指的第一關節要稍微彎曲。青少年可以將手指置于F、#F、#G、#A與B音上,掌心向下,并且手指需要下垂放松,五個兄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能打擾其他人,青少年就會將手指擺在正確的位置上,不會出現亂伸亂翹的現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形象思維在新知識的學習中非常重要,是新、舊知識之間進行聯系的重要橋梁。在青少年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剛好地融入形象思維,有助于學生對鋼琴專業知識的全面了解,并進行拓展,更好地掌握鋼琴的重難點,促進青少年鋼琴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只有在青少年鋼琴教學過程中進行目的性地熏陶和培養,才可以將形象性的思維模式有效地應用青少年鋼琴教學中,激發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熱情,才可以使得青少年容易懂和容易記,并且更加容易做到鋼琴教師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推動我國鋼琴教育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迪.兒童心理學在少兒小提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7.
作者簡介:林代鑫(1980—),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