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昭
【摘要】合唱是一門能夠調節情緒,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高雅藝術。合唱作為我們中學校園文化活動之一,不但能夠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增長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而且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思想品德、審美水平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都有積極的影響。隨著學校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更加受到學校的關注,合唱作為音樂基礎教育的主要手段,對中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都體現出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關鍵詞】合唱;素質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8 【文獻標識碼】A
合唱是有極高形式美的藝術體裁,它將旋律、節奏、和聲、復調等高度結合起來,是一種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大眾文化的多聲部聲樂藝術形式。合唱的演唱形式就是集體的歌聲,所以具有很強的普及性和廣泛的參與性,通過歌聲來直接的表達抒發音樂作品的內在意義與情感,所以是最容易凝聚人們情感的一種方式。如今,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越來越要求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也越來越得到學校的重視,合唱相比其他音樂形式,是最有效和最廣泛的教育形式。在合唱活動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有感情的合唱,學生能學會與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學會彼此尊重;在合唱作品的熏陶下,還能夠感染學生的思緒感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音樂鑒賞力。
在中學,學生們開展音樂活動的一個常見形式就是合唱,能夠讓學生在音樂中放松自我,感受音樂作品,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他們辨別與欣賞美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與價值取向,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還能夠豐富校園生活,對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的作用。
一、合唱有利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合唱作品是把不同種類的織體形式結合起來,其結合有縱向的和橫向的,是一種交織的聲樂藝術,在合唱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聲部之間縱橫交錯以及歌曲中的情感變化。合唱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是最容易抒發感情、最容易扣人心弦的,可以表達多種感情,可以是莊嚴的,可以是悲痛的,可以是激昂的,可以是興奮的,而這些最直接、最真切的感情可以將內心的思想情感轉化為審美取向,不同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幫助學生形成健康、高雅的審美觀念,他們在高雅音樂的熏陶下,逐漸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學會選擇有益的音樂來豐富自己。在教會學生唱歌的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去聽,感受音樂的旋律,體會音樂的情感,其實欣賞能力的培養就是在提高審美能力。
二、合唱有利于培養中學生集體主義意識和團結精神
在現如今的社會,許多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淡薄,自我意識比較強烈,缺乏社會責任感與合作精神,甚至有些難以融入社會。而合唱活動對于培養中學生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有很大的幫助,對于素質教育來說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合唱是需要合作的藝術,是團隊合作的活動,合唱作品中至少有兩個甚至幾個聲部,每個聲部都是既獨立又統一的一部分,既要展現好每個獨立的聲部,又必須使每個聲部相互配合,做到聲部之間相互交融。學生們在合唱的過程中首先必須明白獨立聲部的觀念,又要有兼顧所有聲部統一的意識,合唱中的每個獨立聲部是一個整體,要的是聲部間的配合而非競爭,他們必須收斂個性,學會配合,才能使作品達到聲音效果與情感效果的統一。
讓學生學著去相互配合相互傾聽,逐漸培養出他們之間的信任與默契,這樣學生能更好地意識到團隊的力量,學會去和團隊相處,感受團隊精神。通過參加合唱訓練,可以讓學生產生共同參與的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可以使人走出封閉的困境,改善一些學生比較“自我”的觀念,學會寬容、理解、合作的高尚情操。
三、合唱有利于中學生的身心健康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也”。人的呼吸是一種本能,但是唱歌時的呼吸是有意識的呼吸,需要主動控制,那么就需要進行呼吸練習,這個呼吸訓練能增強中學生肺活量,學生嘗試慢慢的氣息控制,再加上正確的發聲練習,學生的聲帶得到正常的鍛煉,讓學生的歌喉更加完美,但是如果處于變聲期的男生要注意適當保護自己的嗓子。
合唱最基本的能力是視唱練耳,長期的訓練能讓學生較快認譜,并且節奏感也會得到鍛煉,還可提高學生的音樂記憶力,經過長期的合唱訓練過程,增強了學生的視唱、音準以及節奏的練習,讓學生的眼、耳、 腦、口同時開動,協調一致,不僅學生的反應能力得到鍛煉,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敏捷。
合唱有自己語言藝術化的要求,咬字吐字是重要的一環,由于合唱的題材風格多種多樣,不同風格的歌曲對學生的咬字要求也不同,長期的訓練會讓學生變得口齒伶俐。
四、合唱有利于中學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看似普通,卻又崇高,在學校德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教育在校園里是一個恒久的主題。學校演唱的合唱歌曲,大都是歌頌祖國、贊美生活的歌曲,而這一首首歌曲就如同是充滿激情的愛國主義詩篇,展示出人們的智慧,彰顯出崇高的民族精神。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藝術是情感的傳遞。”演唱一部優秀的合唱作品,可以讓學生重溫歷史,感受作品的情感,讓學生在合唱作品的熏陶下更深刻地感受愛國主義情懷。優秀的表現愛國主義題材的合唱作品,讓學生對歌曲背景進行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將作品效果更好的呈現出來,而這種效果不僅可以感染學生自己,還讓聽眾在過程中產生共鳴,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五、合唱有利于拓寬中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合唱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歌曲,這就要求學生做到口唱,耳聽,眼看,充分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思維,會使人由音響感知產生聯想,讓歌曲中描繪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呈現在大腦中,做到感情聲音的統一,達到更加完美的合唱效果。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大腦的發育,還可以從緊張的學習氛圍中解脫,緩解學習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合唱在中學生文化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學校音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有效手段。合唱不僅能帶給學生美妙的音樂,感受合唱藝術的魅力,幫助他們學習音樂基礎知識,還可以提高他們對音樂以及其他事物的審美能力,提高音樂素養,陶冶情操,而且合唱也是一門互相協作的集體藝術,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向心力和凝聚力,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作用。
總之,我國音樂教育不斷發展,合唱憑借它獨特的魅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與重視,合唱讓中學校園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讓學生成長環境更加和諧,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合唱有著它舉足輕重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金波.合唱教學在當前高校中的作用及問題思考[J].大眾文藝,2011(03):267-268.
[2]屠益君.音樂教育中合唱活動的作用[J].上海教育, 2003:35.
[3]蔣珊珊.論合唱的意義與重要性[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20):92.
[4]郭林.論校園合唱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J]. 大眾文藝:理論,2009(22):186-187.
[5]莫莎琳.合唱訓練對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2(22):242.
[6]李金波.合唱訓練中合作研究性學習的優越性和深刻啟示[J].文學界(理論版),2010(1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