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崔琳新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對教育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表示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另一種展現,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把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素養,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校;音樂專業;優化課外實踐;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音樂知識和專業技能需要通過參加一些音樂活動和比賽等才能充分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音樂水平。所以,在高校中如何優化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成為了老師首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一、目前高校音樂專業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各大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備受重視,對音樂老師的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在近幾年中很多高校開展了許多不同的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比如合唱團、樂器比賽和匯報演出等活動。[1]但是,就目前來講,高校音樂專業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1)傳統的教學理念。雖然教育體制改革在不斷推進,但仍有很多高校音樂專業老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對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不高。(2)實踐活動單一。雖然高校定期會開展一些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但是多數是以展現單項技能為主要方式,如獨唱和獨奏等。內容單一,并沒有把開展實踐活動的作用發揮到最大。(3)參加活動的局限性。正因為學校經常開展一些單項技能較強的課外實踐活動,導致學生參加活動的局限性。像一些專業技能優秀的學生會積極參加這類活動,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音樂技能。但是,對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相對差一些的學生來講,不敢參加活動,怕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嘲笑,導致課外實踐活動成為了尖子生展現自我的平臺。
二、高校音樂專業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高校音樂專業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對于音樂專業教學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說明。(1)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很多高校在招收學生入學時的“門檻”比較低,導致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不足,音樂技能水平不高。所以,如果老師只是單一地憑借課堂教學教授學生,更難實現教學目標,學生的音樂技能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如果老師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就能夠讓學生把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音樂技能做到學以致用,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音樂技能。同時,也可以深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實現教學目標。(2)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由于課外實踐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且生動有趣,可以把不同學科的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相互合作學習中共同進步,取長補短,從而提高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
三、高校音樂專業課外實踐優化對策研究
(一)改變傳統觀念
想要優化高校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老師改變傳統觀念是基本步驟。因為只有老師擁有先進的理念思想,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這就要求老師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觀念,把音樂課外實踐活動和課堂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不斷加大對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力度,并且要配備專業的課外實踐活動輔導老師,從而對學生進行專業的指導和培訓。最后,老師要把課外實踐活動的相關內容整理總結到教學方案當中,把課外實踐活動和課堂教學進行巧妙結合。同時,要制定課外實踐活動計劃書,對活動的開展依據書面形式或者是講座形式進行,從而使老師能夠更好地指導幫助學生,以此保障課外實踐活動有較高的質量和明顯的效果。總的來說,老師改變傳統觀念,提升自我素養是有效開展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2]
(二)運用情景教學
想要優化高校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老師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是關鍵。在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中,老師只是為學生講解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學方法單一,導致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得課堂氣氛壓抑沉悶。所以,音樂專業老師要不斷完善和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老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情境教學,可很好地打破這種尷尬的局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也是在高校各門學科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比如在日常課堂中,老師在講解專業知識時,老師可以結合學生所喜愛的事物、人物以及動物等進行生動有趣的講解,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熟悉的情境,并鼓勵和引導學生隨意發揮,從而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充分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無窮魅力。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讓學生慢慢養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意識,為以后開展課外活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豐富實踐活動內容
想要優化高校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實踐活動內容是核心。我們都知道,現在所提倡和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各學科之間相互配合滲透,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其綜合素養,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內容。所以,高校音樂專業老師就要在教學中結合其內容,在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中要注重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實踐活動能夠收獲更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除了豐富實踐活動的內容以外,形式的多樣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相聲、小品和音樂劇等多種形式的音樂課外實踐活動,[3]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使他們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四)打破參與活動的局限性
想要優化高校音樂專業課外實踐活動,老師打破參與活動的局限性是主要途徑。目前,很多高校雖然會定期開展一些音樂活動,但基本上是單項技能較強的學生參加,對于一些專業技能差一點的學生來講根本不想甚至是不敢參加,所以就導致了實踐活動參加群體的局限性和單一性。所以,老師要改變這種局面,擴大參加活動的學生群體,以“人人參加”為目標,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宗旨開展活動,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活動中有所收獲。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適當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和音樂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定期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素養,使其得到全面發展,為以后步入社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韓偉,HANWei.高校音樂專業學生藝術實踐能力培養規劃研究[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6.
作者簡介:王磊(1982—),男,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崔琳新 (1990—),女,漢族,河北省衡水市,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