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
【摘要】在高中音樂課程中,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先教后學”的模式,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以構建新型和諧的師生教學關系為原則,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借助日益大眾化的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而備受關注。“翻轉課堂”是大勢所趨,但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對于翻什么、轉什么、堅守什么,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探討解決并進行有效地實踐運用。
【關鍵詞】高中音樂;翻轉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2004年,薩爾曼·可汗通過雅虎通聊天軟件、互動寫字板和電話,幫助她的表妹解答了所有遇到的數學難題。很快,他身邊的其他朋友也上門討教,忙不過來的薩爾曼·可汗索性把自己的數學輔導材料制作成10分鐘以內的視頻,放到YouTube上,方便更多的人進行自主分享,由此邁出了翻轉課堂的第一步。
所謂翻轉,就是重構學習流程。在翻轉教學模式中,學生先通過老師制作的教學視頻自學,到了課堂上,做一些實踐性的練習,并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會進行指導,而不是當場授課。學生進行的通常是項目式學習,教師則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區別化指導。與傳統課堂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注重自主、協作、探究式的建構性學習。基于此,在高中的音樂鑒賞課程的學習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也必然是大勢所趨。
筆者自2014年開始關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三年多的實踐,對高中音樂翻轉課堂的有效性運用形成初步體悟和經驗。
一、研讀課標,使高中音樂翻轉課堂有的放矢
高中音樂課教學中,每周一節音樂鑒賞課,課程時間有限,學生的課余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探索建立更適于高中學生學情的音樂課翻轉教學模式是第一要務。
對于任何學習領域,課程標準解決的是“教什么”的問題,而“如何教”的問題則留待教材層面和教學層面了。盡管課程標準十分重要,但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師和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直接對象。課程內容只有“教材化”,即通過具體的事實、現象、素材表現出來,學生的學習內容才是現實而生動的。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進行高中音樂教學,教師要首先完成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以及教學內容的梳理與提煉。這個過程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教師不僅要對課程標準很熟悉,還要參照課程標準,針對每一課進行目標分解,制定更細致更適合學情的教學目標,能夠提綱挈領地將每節課的重點簡明扼要地傳遞給學生。在此基礎上,制作五到八分鐘的微課,將每一課的核心內容完整地呈現出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這實際上是要求音樂教師基于對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的領會和把握,超越對教材內容的機械傳遞,創造性地、個性化地運用教材,以生成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這實際上是將課程、教材、教學等不同的層面貫通起來,從而將“理想的課程”轉化為教師實踐中運作的“實際的課程”。
制作微課,要課標更要關注學情,滿足更適合學生需要的教學需求,但是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必然投入大量的精力,要保證每一課都有微課,并且是精致的微課,單憑一個人確實難以完成,因此,對于微課的制作,如果能夠以幾位教師團隊協作的方式進行分工合作,將極大提高微課的使用率。
如今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學生音樂素養水平參差不齊,教師一味地講授,并為學生選擇特定而有限的音樂作品,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使音樂的審美感受不夠充分,直接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翻轉課堂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包括聲音、圖畫、動畫、音樂、視頻等多媒體因素,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更易于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教師擺脫了對教材的崇拜和依賴,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
二、合理運用,使高中音樂翻轉課堂實效更顯著
傳統教學,高中音樂鑒賞課大多使用的教學方式是聆聽感受、知識認知、參與體驗、合作探究等,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被弱化,基本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體驗也是極為有限的,課后更沒有知識內化的過程,因此學習成效相對較低。而微課的模式,恰恰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弊端,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通過課前簡短的微課學習,學生對課程有了完整、直接、明確的認知,把不明白的地方形成問題,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提問,這極大的提高了高中音樂課學習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毋庸置疑的,對教師的分層教學也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但這并不是將傳統教學手段全盤否認。在高中音樂課的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也有其優勢。在現階段的音樂教育狀況下,高中學生音樂認知基礎的差異性較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非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傳統教學手段也必須融入其中。
比如在湘教版高中鑒賞教材中,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使用翻轉課堂的模式顯然就欠妥。在學生對高中音樂課學習的內容、方式都完全不熟悉的情況下,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方式就明顯更具優勢,教學效果也更顯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有保障。第三單元《音樂與民族》的教學,就完全可以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事實證明,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施教的班級比用傳統教學方式施教的班級,其教學目標達成的更好,教學內容的完成度更高,教學效果更明顯。還有一些課程,需要將翻轉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才能達到更加滿意的教學效果,比如第二單元《音樂的美》,使用翻轉課堂模式對音樂要素表現音樂的手法進行微課教學,繼而在課堂上,教師以優美為例,結合音樂要素的表現對學生進行鑒賞方法的引導與欣賞講授,在這樣的學習過程后,大多數學生都能自主對壯美、崇高美、歡樂美以及喜劇美、悲劇美進行學習、理解、探究和總結,學習成效非常顯著。
在實際實踐中,雖然學生的能力和時間非常有限,但是從課堂的分享中,能很明顯地看到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進步,能很強烈地感受到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在不斷加深,能很欣喜地看到學生對音樂的分析越來越專業,見解也越來越獨到。
三、完善管理,使高中音樂翻轉課堂運作更規范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管理包含時間管理和行為管理。時間管理分為課前時間管理和課堂時間管理。課前時間管理的目標是確保學生在課前有足夠的時間觀看教學視頻、完成基礎測試,尤其是要保證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但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視頻是在課前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所以有時會處于一種弱控制狀態,學習效果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確定因素,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是很大的考驗。課堂時間管理以學生的協作學習、分享學習、探究學習的活動為主,因此,必須充分利用課堂面對面的交流時間,來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教學過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行為管理也有其特殊性,與傳統課堂行為管理相比較,傳統課堂行為管理主要是為了維護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約束和控制可能干擾學習的行為發生,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堂行為管理的主要任務,則是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和協作探究等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不可否認,運用翻轉課堂模式,能極大地體現因材施教的理念,反映出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需求。但在高中階段音樂學科中,教學時間有限,課后學習時間幾乎為零,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對分層教學還不能很好地落實施行。當下高中音樂課使用翻轉課堂模式也只是初步的探索,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師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探討,高中音樂課的翻轉課堂模式教學能愈發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