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蕾
【摘要】眾所周知,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對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養和思想境界有獨特作用。高校音樂教育又憑借自身特有的聽卻吸引力、深刻的思想性、強烈的情感性和高雅的審美性,對學生產生著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特別是一些代表時代進步的典型音樂作品,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其它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遠不能相比的。就高校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采用的大多為理論教學方式,因而,必須要積極推動音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真正發揮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為此,筆者在本文中就高校音樂教育政治功能的發揮進行了深入探討,旨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音樂教育發揮思想政治功能的優勢
(一)高校音樂教育發揮思想政治功能的時代機遇
第一,就目前的北京來說,國家政策對于將音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大力支持的。這些年來,國家更是大力提倡高校實現培養完整且具有開闊精神世界的學生的通識教育。因而,高校音樂教育發揮思想政治功能有著良好的社會基礎。第二,音樂的文化引領作用,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有重要意義。眾所周知,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作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的音樂作品,推動中國價值觀念的傳播,發揚中國文化精神,傳遞只能至真、至善、至美的正確價值觀,讓人民形成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和歷史觀。在此背景下,涌現了一大批富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優秀音樂作品,為高校思政教育貢獻了有用資源。
(二)音樂教育具有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優勢
首先,音樂教育有著獨特的聽力、視覺吸引優勢。相關調查表明,感覺器官是人類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其中聽力更是占據了信息接受總量的20%以上,視覺則占據了信息接收總量的83%。在高校音樂教育中,學生經常可以欣賞音樂作品和各種音樂表演,這些表演都是集聲音和畫面一體的,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向學生傳達大量信息。因此,借助高校音樂教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自覺接受思想教育信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其次,音樂作品本身就可以體現作者思想感情。從音樂作品本身而言,其就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因此音樂作品本身就具有傳播思想意識的功能,特別是紅歌,帶著深刻的思想性。紅歌的歌詞和旋律節奏都帶著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教師向學生教學這類歌曲,能夠讓學生感悟到中華民族的誓死保衛祖國、頑強勇敢的優秀品質,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多樣性的音樂傳播媒介拓展了教育內容和方法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音樂有了更多的傳播媒介,為音樂教育政治功能的發揮奠定了良好的物質條件。通過手機、音樂播放器、多媒體等媒介,都可以播放音樂。因此,在高校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各種優秀音樂作品,讓學生沉浸在音樂氛圍中,感悟其中的時代背景和思想感情,結合相應的講解,在無形中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音樂教育發揮思想政治功能的途徑
(一)從思想上重視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
要想更好地發揮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高校首先就需要從思想上更為重視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須要進一步提升音樂教育在高校大學生教育的地位,真正體現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同時,要不斷推進音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借助合理方式,推動音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發揮音樂教育的獨特效果,真正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高等院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陣地,應該格外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優化思政教育方式。
(二)合理設置音樂教育課程
從高校音樂教育現狀來看,非音樂專業的學生很少有能夠接受音樂教育的機會,無法真正體會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為此,高等院校應該對課程設置進行合理調整,在非藝術專業學生課程中也增添音樂課程,賦予學生接觸音樂,欣賞音樂作品的機會。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發揮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三、總結
綜上,由于音樂教育的自身特點,使其具備獨特的思想政治功能。為此,應該積極推進音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以全面提高學生思政素養。
參考文獻
[1]解永菲.自媒體環境下高校音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J].黃河之聲,2016(08):65-66.
[2]李剛.淺析音樂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陶染[J].黃河之聲,2017(17):48.
[3]康雪.利用“互聯網+”音樂教育資源對高校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大舞臺,2016(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