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以聲音為媒介傳遞人類精神和時代特色的一門藝術,是人類生活中用來表達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種相對直觀的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素質教育的概念深入人心。本文闡述了在高校設置音樂欣賞課的必要性,旨在幫助更多的高校學生在學校對素質教育引起重視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到音樂藝術。長此以往使得音樂藝術在提高高校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也能推動音樂藝術自身的傳承與創新。
【關鍵詞】音樂欣賞;高校課程;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欣賞課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樂欣賞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音樂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審美價值,不同的時代背景造就不同的音樂作品。建國以來由我國作曲家創作的許多優秀作品中都飽含著愛國精神和對勤勞勇敢的人民的歌頌。將音樂欣賞課作為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使學生在欣賞到這些或宏大雄麗或抒情優美的旋律時體會到祖國山河大川的壯麗,喚起他們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使命感,從而培養他們愛國、愛民的深厚感情。把音樂欣賞課這樣的課程設置在高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同時也將推動我國音樂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二)音樂有助于學生培養社交能力與表達能力
音樂是人類精神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高校學生也越來越多的通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來提高綜合素質、陶冶情操,例如組建音樂社團、參加合唱團、歌詠比賽等活動來豐富校園生活、提高團體意識、增強社交能力、提高社交能力。
在這些音樂實踐活動增加的同時,學生們對于活動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就顯現出我國高校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學生們對于音樂藝術愈加感興趣同時也感到對于學習音樂還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因此就需要開設音樂欣賞課來幫助學生們解決學習音樂知識上的問題,提供設施相對完善的練習場地來供學生們練習。應該在高校設置音樂欣賞課來滿足學生的這種文化需求。
二、音樂欣賞課對發散思維和提高創造力的重要性
(一)音樂欣賞有助于發散思維
音樂與文學、心理學,美學、哲學等學科也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可以通過在音樂欣賞課上的學習,來獲得在專業學科上的啟迪。依據馬克思主義關于藝術是一種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的原理,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它不僅具有音樂音響的外部形式,而且還有人類社會生活和思想情感的豐富內涵。音樂欣賞有利于發散思維能力,有助于智力發展。
古今中外許多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都是音樂藝術的愛好者,他們通過在欣賞音樂來激發大腦的興奮點,使思維得到充分的活躍并把思維引向深處。而器樂演奏時,手、腦、眼、耳互相協調和配合,能提高大腦反應能力和耳手的靈敏度。在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理解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
(二)音樂欣賞有助于提高創造力
高校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也要多關注到綜合素養方面的學習,更要提高自己的創造力。音樂作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是值得當代學生去學習和欣賞的,高校里蘊藏著許多尚未被發現的音樂人才,許多對音樂事業有突出貢獻的人物,起初也都是非音樂專業的。一個人的才能并非輕易就能顯露出來,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幫助學生發掘自身潛能,樹立自信心。
對某些沒有良好學習條件和機會的學生而言,校園里的一門音樂鑒賞課可能就是他們輝煌音樂之路的開端。因此,在高校開設音樂欣賞課,不僅滿足了學生對于學習音樂藝術的需求,也能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和表現力。
三、關于音樂欣賞課程設置的幾點建議
(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想要有效地設置音樂欣賞課,就要走進校園。可以從音樂社團、合唱團、樂隊等入手,走訪并了解到他們對音樂欣賞課有哪些想法,以及最需要得到哪些專業性的指導和幫助。在對于他們的想法有所了解后設置并補充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調查。根據調查中的實際情況所指出問題,進行比較研究形成一套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和課程設置。
(二)盡可能的提供硬件設施
需要根據所搜集到的資料和調查總結出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需要學習幫助解決的硬件設施問題,積極地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盡可能地提供硬件設施,并有序的進行管理。以此激發學生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讓更多對音樂有興趣的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這門無國界的藝術。
(三)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文化傳播媒介的多樣性
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文化的傳播更具靈活和多樣性,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也使得音樂欣賞課的課程設置可以更直觀、更多元化、更富有吸引力,在一些不方便當面授課或者學校時間受限制的學校,老師可以采取視頻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幫助更多想學習和了解音樂的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前.音樂欣賞心理分析[D].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2]盧廣瑞.音樂欣賞[D].北京:清華大學,2007.
作者簡介:郎曼彤(1993—),女,遼寧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就讀于貴州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