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杰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育領域的“微時代”已經正式來臨。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微課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了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結合微課的概念及特點,對其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 鍵 詞] 微課;中職德育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18-02
一、引言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新型教育技術的誕生,沖擊著傳統的教學體系,各中職學校、各專業課程都必須大膽革新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才能夠跟上時代改革的步伐。微課作為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產物,在創新教學模式和提升教師業務水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中職德育課而言,微課同樣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改善傳統枯燥、單調的德育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以及方法逐步多樣化,優化中職德育課的教學水平。
二、微課的概念及特點分析
什么是“微課”,不同的專家由于側重點不同,有著對微課不同的表述。歸納起來,微課是微型課程的簡稱,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的形式全程記錄教師針對某個學科重要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微課的核心是微視頻,包括一系列與該微視頻相關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等輔助資源,這些資源以一定的結構關系“營建”了一個相對完整且交互性良好、比較通用的教與學應用生態環境。
微課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教學時間較短。“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時長一般為5至8分鐘左右,不宜超過10分鐘。(2)教學內容突出。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其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3)資源使用方便。微課作為一種優質資源,其價值在于好制作、易應用。它的常見應用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支持常規課堂應用,用于不同的教學環節,如課堂導入、故事敘述、實驗演示、技能演練、知識復習、問題解決等。第二種是用微課支持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協作學習以及用微課開展翻轉課堂等。(4)傳播多樣化。由于微課程內容具體、主題突出,所以,研究內容易表達、研究成果易轉化,一般是以rm、flv、mp4或3gp等視頻質量不錯且體積較小的流媒體格式輸出,用時簡短,所以易于在線播放或者下載到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上播放。
三、微課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現階段,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內容多而散、課時有限,教師教學手段陳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德育教育無法發揮出實質性的作用。面對這種教學情景,需要找到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改善德育教學效果。微課教學滿足當前中職德育教學的現狀,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首先,現代教育改革要求中職德育教育應圍繞學生展開工作,做到立德樹人,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使德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相適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應促進微課和教學的有效融合,在備課過程中尋找有關德育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相關實踐活動,實現高效的中職德育課堂教學。
其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實現良好的德育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要讓學生對德育課程感興趣。因此教師進行德育課教學時,可憑借微課件的制作,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激發,在課件中明確教學知識的重難點,通過良好、有趣的情景向學生展示美好的品德,給予學生不同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樂于學習,愿意學習。
最后,相較于專業性的課堂教學,中職德育教學課程比較枯燥,教材中大部分是德育教育的理論知識,教學過程缺乏實踐性,忽視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微課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應用,使教學變得豐富有趣,可以通過圖像、文字、視頻等方法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和聽覺沖擊,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
四、微課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德育課程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標準和是非觀念,啟迪學生從調節自我開始,轉向適應社會生活,適應職業活動,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現代文明行為,進而滿足企業對技能人才的要求。所以,可以將一些實用性強但仍難以掌握牢固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便于學生學習。
(一)微課在德育教學導入部分的應用
課堂好不好,導入很重要。常言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是一把開啟學生學習興趣大門的金鑰匙;是開始一節精彩的課堂之旅。微課可通過圖文并茂、動畫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體現其優勢。例如,在《杜絕不良行為》教學中,教師可先播放一個從一個好學生如何走向違法犯罪道路的動畫微課視頻,通過創設與學生相關的情境來吸引學生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完成接下來的教學任務提供重要的基礎。
(二)微課在德育教學重、難點部分的應用
中職德育課程理論性偏強,有些概念或重要知識點比較抽象,由于學生學習具有個體差異性,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很快地理解重、難知識點。這時,微課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它短小且目標明確,內容具有針對性。因此,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同時,穿插相關微課視頻,使抽象內容變為具體化、形象化、可視化,易于學習。比如,在教學《職業道德與法律》中“維護憲法權威”時,為了讓學生掌握“我們為什么要如此重視憲法”這一難點,可利用微課《憲法宣傳日解讀》引導學生了解憲法的重要性與權威性,與單純的教師講解相比,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新的知識。
(三)微課在德育課外知識拓展部分的應用
德育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本,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適當開發一些適合不同層次的拓展性微課視頻,如延展性案例、交互式測試題或者擴展性知識等,在保證完成正常的新課教學任務后供學生課后自行在線或下載學習,使學生的自主學習也變得有可能。例如,在教學《依法進行生產經營》中“維護勞動權益”時,為了能讓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識別及防范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的各種侵權行為”這一拓展性知識,可利用微課《你會簽訂勞動合同嗎?》引導學生自主了解簽訂合同的流程、如何防范侵權行為、如何維權等拓展知識。
五、微課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運用的幾點建議
目前,微課還處于初級建設階段,作為教育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微課既有靈活有趣的形式和內容,又有易傳播的優勢。但從其在中職德育課堂中運用的教學過程和效果來看,仍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通過對微課教學的反思,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對微課在德育課堂的教學中起一定的有利作用。
第一,微課不是整堂課的濃縮,而是這堂課的點睛之筆。它是依據具體學情和學科教學內容,并融合教師自身的理解,以達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的教學效果。
第二,中職德育微課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注重溫故而知新、注重課堂上內化提升,決不能把微課理解為“教師放一放、學生看一看”,成為教師上課的替代品,這樣微課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教師偷工減料的“幫兇”。
第三,微課的內容設計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在制作的每一個環節中要注重資源的整合性、交互性、有效連接性等。德育微課的制作要符合中職生的實際情況特點,要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將教材的內容與他們的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實現微課在德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總之,微課輔助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一次重大變革,憑借其具有的優勢在中職德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也得到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的認可。微課對教師而言,可提升教學效果、創新教學方式,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新契機;對學生而言,可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自由發展,實現減負和增效的高度統一。因此,在提升中職德育教學實踐中,要根據教材特點、專業性質、學生實際情況等,大膽采用微課這一有效方式,努力提高中職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2]楊海燕.微課在中職德育課網絡教學的應用初探[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5(2):76-77.
[3]鄒海濱.微課在中職德育課中的應用與反思[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5):14-16.
[4]關燕.淺談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