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委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越來越重視教育,然而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式和過于理論化的教學模式的弊端與不足逐漸顯露,亟待改革。針對上述不足,高等職業教育學校探索出工學結合的課程模式,有效改進了我國教學只重理論不重實踐的弊端。分析了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程的特點,其基本特征是“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完成學習”,這種模式能夠提升學生所學知識的實用性,能夠學有所用。學生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了解自己未來從事工作的整個環節與過程,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關 鍵 詞] 職業教育;工學結合;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38-01
現在工學結合成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大創新點,它打破了職業教育學科體系的藩籬,有效推動了職業教育的科學、合理發展。工學結合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還不成熟,在專業設置、教學方式建設等方面應當與我國國情更加契合,實現多元化發展。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程的特征如下:
一、工學結合課程的載體是綜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務”
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在于其目標的定向性。職業教育劃分了明確的專業與學科進行人才培養,它致力于滿足社會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職業教育根本上是為就業服務的。因此,工學結合課程就從教學目標出發,培養學生一步步學會工作,順利完成企業要求的實際工作任務。
高等職業教育學校與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不同在于前者要求學生完成的工作難度更高,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往往只培養學生學會基礎、較為簡單的技能,從事難度不大的工作崗位。工學結合課程首先傳授給學生專業的、具體的知識和技能,并為學生提供了去企業、單位實習的機會,他們在一次次的實習實踐中積累起工作經驗,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鞏固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了技術與技能,在下一次實踐中表現得更加完美,如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工作”與“學習”實現了相互促進、相互配合。工學結合模式的“工”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工科”不同,它的內容更加具體,而非抽象的概念。所以,工學結合課程可以說學習是為工作服務的,其關鍵在于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標。如今,我國許多職業學校已經開展這種任務驅動式的課程模式,它的實效也被眾多學子見證。工學結合課程的亮點在于學生所學知識不再是遙遠的、難以遇見的,而是學后即可用于工作中,所學內容還能逐漸使得學生具有一個職業最難得、最重要的專業能力,在未來參加工作、完成工作任務時能夠游刃有余。典型工作任務是由某一職業中可以傳授的、相互聯系的綜合能力決定的,它將一個職業的工作訣竅和基本內容濃縮提煉,能夠在學生工作后為其提供工作指南,引導其工作大方向始終保持正確。以職業學校最常見的“汽車發動機維修”專業為例,維修發動機是汽修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此專業的學生進行工學結合課程時,首先要瀏覽維修工單,按時完成維修任務,并保質保量完成,同時還要注重經濟效益,選擇最經濟、最省時間和資源的方式完成,使得待維修車輛發動機機械得以正常運轉,方方面面的問題得以修護。此外,維修工單上記錄的發動機問題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需要維修人員在檢修過程中除了彌補已經發現的問題外,還要善于觀察、發現發動機機械隱含的問題,并進行全面維修?,F代“發動機維修”已然成為汽車修理業中最重要的工作,做好發動機維修保障直接關系著駕駛員的人身安全。所以,汽車修理工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當屬發動機維修,這些專業的學生有必要在實習過程中學好、學精專業知識和技術。
二、工學結合課程就是讓學生親自體驗完整的工作過程
工學結合課程的出臺目的簡單明了,就是讓學生學會工作、做好工作。職業教育如果過于重視學術,便有違職業教育的初衷,不能使學生的工作能力、實踐能力提升。因此,工學結合課程就是組織學生投入企業當中,見證真實的工作車間或工作單位,明白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是怎樣一回事。工作過程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工作的一整個過程。工學結合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提前適應未來工作狀態,使得學生所學知識的實用性更強,能更快適應從學校邁入社會、邁進企業的生活節奏、工作節奏,滿足企業的需要。
總之,工學結合課程的基本特征是“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完成學習”,這就將職業教育的學習與工作牢牢掛鉤,這種工學結合模式也能打破傳統學校只看成績、不重能力的弊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不再以成績論英雄。本文從職業教育的內核出發,通過介紹工學結合課程的內在特征與實質來彰顯教育課程的職業屬性,以期推動我國職業教育課程的蛻變,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更健全、更完善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嚴奉坤,靳繼凱.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模式研究:以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啤酒生產技術》課程為例[J].寧夏教育,2016(11).
[2]席東梅,邢暉.科研引領職教漸入教學改革深水區: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程實踐研究綜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7):5-12.
[3]耿俊梅,李春光.高職院校工學結合課程改革的“3+3”經驗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