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湖
[摘 要] 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中職數學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仍有許多教師沿用過去的講授式教學,不重視學生個人素養的發展,導致有些學生對中職數學的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畏懼和厭惡學習。因此中職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滲透,借助數學中的歷史進行愛國主義相關教育,借助數學魅力對學生的集體意識進行培養,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 鍵 詞] 中職數學;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54-01
一、借助數學中的歷史進行愛國主義的相關教育
在中職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是要把學生培養成數學家或者數學精英,其中德育以及素質教育是首要的,數學教學需要注重每一名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以及個性培養,數學思維是清晰而帶有辯證性的。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更需要完善學生的精神品質。愛國主義的相關教育是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中職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難以理解就會導致學生學習困難。
比如,二項式定理、關于幾何體的相關計算以及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特點等,這些知識點都是帶有難度的,在對這些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借助一些小的知識點,告訴學生在歷史上數學領域的一些成績。老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合理涉及數學史中的成就,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圓”“三角形”等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一講關于這些內容的數學歷史故事,如圓周率的計算、勾股定理的發現、“楊輝三角形”的揭露等,同時,通過對這些故事的講述,也增添了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機會,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接觸。
二、借助數學的魅力對學生的集體意識進行培養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格、規范而且嚴謹的科目,所以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具有嚴謹、認真的態度,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數學語言要精簡而且準確,板書也要合理而且規范,這在無形中會影響學生,讓學生對數學有認真、規范的態度。中職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的基礎課程之一就是數學,老師要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是那種枯燥無味的科目,而是一門蘊含著自己魅力的科目。
比如,在“黃金分割”這一塊內容當中,“黃金分割”的發現過程不僅僅運用了計算等數學手段,而且運用了繪畫、雕塑以及音樂、建筑等方面的內容。數學講究對稱、和諧以及秩序等方面的審美,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方面影響學生。在講到“橢圓”以及“圓”這樣圖形的時候,引導學生帶著剖析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感受其中的精神所在。這些圖形就是一些點結合而成,只有這些點有秩序、有條理地在一起時,才能夠形成一個封閉的圖形,或是一個圓滑的圖形,這就像我們在這個友好的社會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著作用。這時候就要告訴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遵守規則,我們的集體就像是這個圓,跟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三、以中職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中職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知識范圍大,難度、深度大,而且課程多。對學生而言,無形之中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壓力,但是這種壓力也是培養學生心理素質一個很好的機會。數學的教學過程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為中心。在數學知識當中,有很多公式、定理需要學生記住并且能夠靈活應用,對這些公式、定理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這些公式、定理進行觀察,再讓學生自己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鍛煉以及培養。在課堂當中,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或者實物展示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鍛煉和培養。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引導和開拓,讓學生抓住公式、定理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解之后再進行記憶,這樣的記憶更加準確和快速。
比如,對“三角函數”這一塊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其內容多而且比較復雜,導致很多學生在理解、記憶以及應用上都存在問題,所以,老師在對這一塊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注重幫助學生發現知識點相互之間的關系和聯系,鍛煉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也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背誦和靈活運用。
綜上所述,在現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加強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在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中職生活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陳曦.借助直觀表征培養數學思維能力[J].數學教育,2016(9).
[2]唐志娟.數學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