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 要] 德育是教育的靈魂,高職院校的德育教學是當前德育工作順利推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開展的德育系列課程,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有道德修養人才的重要責任。從近年來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校正在努力推進德育的發展,并且已經通過德育教學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果,但是在推進德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從德育課程教學方法入手,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創新,使德育工作順利推進。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德育教學;問題;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24-01
一、高職院校德育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通常選擇開設有關德育的相關課程,包含范圍很廣,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職業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學生通過學習德育相關課程,使思想道德修養有所提高,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課程的開設是高校進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為國家培養全方面、高素質人才,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德育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
高職院校在開展德育課程時,理論知識已經相當完善了,但是如果要使德育課程得到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高職院校僅僅重視德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的重要性。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僅僅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卻沒有機會、沒有意識將知識與實踐相聯系,這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德育課程并沒有什么效果。而且,某種程度上,學生光學習理論知識,可能還會主觀的形成錯誤的思想,這些都是理論與實際生活脫節的后果。
(二)德育課程評價體系過于陳舊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依舊僅僅通過單一的考試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從當前的教育模式上看,這種評價方式已經過于陳舊,不符合科學教育的要求。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缺乏創新,在這種考試制度下,學生一味地關注考試成績,關注課本知識,產生為了考試而讀書,為了學歷而考試的思想,忽視對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視,導致德育工作的惡性循環,給德育工作的開展增添了阻力。
(三)德育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單一
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被動接受,而且在教學內容上都是一成不變的,沒有根據時代的發展調整相關內容。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只會讓教學課堂越來越沉悶,學生對德育教學失去興趣。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還忽視了新課改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當中,教師依然起著主宰課堂的角色。在現實中,學生個體之間是具有差異性的,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并不能達到教學目的。
二、德育教學過程的創新方法
(一)采用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方式
在開設德育課程時,我們應該考慮放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課堂中不再采用“填鴨式”教學,創新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通過一系列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多參加與德育有關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將所學的德育知識,如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融入活動當中,在實踐的過程中領悟德育的內涵。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并真正掌握德育的重要性,這也提高學生學習德育的積極性和趣味性。
(二)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實現多樣化教學評價
在創新德育課堂教學方式的同時,不能忽視德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高職院校應該摒棄單一的以考試為主的評價,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制度。傳統的考試缺乏科學性,會限制學生的多樣化發展,所以在德育課程中,應該實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綜合評價,不局限于檢驗學生課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該對學生課堂表現、課外活動實踐能力、道德實踐能力、思想道德素質等進行綜合考查。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創新評價體系關注學生主體的多樣性,因材施教,進行差異性評價。
(三)實行翻轉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傳統的課堂主要從教師為主體,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到課堂當中。翻轉課堂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課余時間觀看教師的教學視頻,在課下完成相關教學,而在課堂上,則以學生在課下學習時遇到的問題為主,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利用翻轉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德育課堂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德育教學在高職院校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高職院校在德育工作上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具體到細節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高校在開設德育課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研究,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從而推動高校德育課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秀蘭,呂秀俠.更新教育理念,深化德育教學改革,構建高職院校德育工作新格局[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5-8.
[2]陳君.高職校德育課堂教學方法改進的探析[J].山西青年,2017(1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