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畬族服飾具有重要的文化、審美及體驗價值。當前,畬族服飾產品的開發存在與民族文化融合不夠深入、尚未形成規模和品牌及服飾工藝傳承意識弱化等問題。為促進畬族服飾產品開發的順利推進,應充分吸收傳統文化精髓,彰顯民族特色,同時合理融入當代時尚元素,強化服飾開發團隊建設,打造服飾文化品牌,借助品牌效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
【關鍵詞】江西畬族;鄉村旅游;服飾產品;開發
【中圖分類號】TS941 【文獻標識碼】A
畬族服飾是畬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燦爛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人文旅游資源。開發江西畬族服飾產品是深入挖掘、弘揚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促進畬族鄉村旅游業特色化、異質化、優勢化發展的要求。因此,探索江西畬族服飾產品的開發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江西畬族服飾產品的開發現狀并不樂觀。本文針對開發中存在的若干問題,論述幾點關于促進服飾產品開發的思考。
一、江西畬族服飾產品的開發價值
(一)民族文化價值
畬族服飾是畬族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承載了畬族人民在長久以來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積淀下來的燦爛文化和精神文明。每一件特色鮮明的傳統服飾都透露著畬族人民的審美情懷、勞動智慧及生活感悟,折射出畬族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取得的藝術及工藝方面的成就。因此,畬族服飾的開發實質上是對畬族民族文化的弘揚和發掘,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意義。
(二)審美價值
服飾作為藝術、文化的載體,除了蔽體、防寒的功用外,還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畬族服飾色彩斑斕絢麗,款式多樣,尤其服飾中的刺繡,細致講究,不論從整體上還是細節處,都給人以無上的審美享受。
(三)體驗價值
東固畬族鄉背靠天然、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業由來已久。畬族服飾色彩斑斕、款式多樣,看可使人賞心悅目,穿戴可使人深入體驗畬族人民的民俗文化及生活方式。因此,畬族服飾作為內涵深厚的民族文化的物質載體,是一種集實用、審美、體驗于一體的人文旅游資源,在促進畬族旅游業異質化、特色化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江西畬族旅游服飾產品開發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未將民族文化充分滲入服飾產品的開發當中
江西畬族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為特色服飾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撐。但從當前市面上的服飾產品來看,民族文化的滲入尚停留于表面,且進展十分緩慢,導致市面上長期存在同質化現象。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并積極探索、創新服飾產品與民族文化的融合方式是服飾產品開發者必須面對的重點和難點。
(二)缺乏高品質的旅游服飾產品,尚未形成品牌優勢
江西畬族鄉村旅游的景點中并不乏民族特色服飾產品的身影,但多數服飾產品的做工、質感等較為一般,價格亦相較低廉,適用于中低端消費層次,無法與傳統手工服飾的精美絢爛相媲美。高檔服飾產品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品牌的形成進程,從而無法充分利用品牌效應帶來競爭優勢。
(三)傳統服飾手工藝者數量較少,尚未形成開發規模
受現代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沖擊,江西畬族傳統服飾手工藝者的數量正逐漸減少,這就意味著規模及開發進度上的弱勢。呼吁畬族年輕群體及傳統服飾工藝愛好者投身傳統服飾產品開發,加強開發團隊建設,形成凝聚合力,是促進規模形成的重要途徑。
(四)服飾工藝的傳承弱化,阻礙了服飾開發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很多畬族年輕人對傳統服飾工藝的重要性及意義存在錯誤的認識,傳承意識弱化,因而不重視對于珍貴傳統工藝的繼承和發揚。精通服飾制作工藝的手工藝者往往都是為數不多的老年群體。在缺乏傳承的情況下,很多服飾工藝隨時都會陷入“瀕危”狀態,嚴重阻礙了畬族服飾開發創新及可持續發展。
三、江西畬族旅游服飾產品開發的路徑探討
(一)充分吸收傳統文化精髓,彰顯民族特色
內涵深厚、燦爛悠久的傳統文化賦予了畬族服飾豐富而獨特的文化氣息,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前來觀光,在一定程度上穩固了畬族服飾產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在畬族服飾產品開發中,充分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彰顯民族特色,弘揚民族文化的需要,同時也是長期贏得競爭優勢的要求。畬族的傳統文化包含了民俗文化、農耕文化、服飾文化等豐富內容,其中,服飾文化是服飾產品開發的直接指導和依托,而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則是豐富服飾產品內涵的重要補充來源。鑒于畬族人民在民俗、農耕及日常活動中的著裝各具特色,可分別開發民俗系列、農耕系列及日常服飾系列的服飾產品。就民俗系列服飾產品而言,可根據畬族人民在眾多特色鮮明的民俗活動,比如對山歌成婚、慶祝傳統節日、祭祀等中的著裝為原型,結合當前的潮流形式,開發多個子系列的特色民俗服飾,如婚嫁系列、節日系列、祭祀系列。在日常服飾方面,畬族女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穿戴的服飾存在差異,以此為啟發,可開發適用于各個年齡階段女性的服飾產品,并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調整開發針對的重點對象。農耕系列服飾主要適用于農耕活動場景,根據農耕活動的具體場景,也可進行多個子系列的服飾產品,如采茶系列等。
(二)妥善滲入當代時尚元素,煥發時代活力
潮流時尚在人們的審美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民族特色鮮明的畬族服飾中融入當今時尚元素,既能錦上添花,迎合當代人的口味,同時也是使傳統服飾產品煥發時代活力的一種大膽創新。時尚元素的滲入必須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時尚元素的滲入不是對畬族傳統服飾在色彩、刺繡圖案或者款式等方面的隨意改造,而必須是經過全面、嚴格的調研后,根據收集的數據,在明確人們喜好趨向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在畬族服飾中融入目標時尚元素。第二,牢記時尚元素為輔,傳統文化內涵為主的原則,把握時尚元素的融入尺度,確保時尚元素的融入不會改變畬族服飾的文化初衷。過多時尚元素的滲入會弱化甚至湮沒傳統服飾原本的民族風情及文化內涵,與使傳統服飾煥發時代活力的初衷背道而馳,且容易導致服飾產品的同質化,造成市場優勢的缺失。第三,要保持敏銳的嗅覺,把握最新潮流動向,定期進行服飾產品更新。
(三)打造服飾文化品牌,贏得競爭優勢
當前,鄉村旅游之風盛行,服飾文化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很多少數民族選擇以自身異質化的傳統服飾為依托,開發體驗式的服飾旅游產品來招攬游客。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態勢,壯大服飾產品開發規模,打造服飾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應贏得競爭優勢,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江西畬族服飾文化內涵深厚,源遠流長,傳統服飾色彩斑斕絢麗,款式多樣,為打造服飾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和資源支撐。在上述優勢的基礎上,江西畬族服飾品牌打造的重點在于規模的培養、服飾文化與服飾開發的深度融合及完善的營銷管理。在規模培養方面,必須聯合江西畬族各處景點的服飾產品據點,形成發展合力,促進服飾產品的整體管理和統一規劃,實現規模的壯大化。在服飾文化與服飾開發深度融合方面,鑒于文化是服飾產品異質化的根源和靈魂,要實現深度融合,首先要有挖掘足夠深入的畬族民族文化,即加大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力度,將之滲透于服飾設計、剪裁、縫制、包裝等每一個細節當中。其次,要注重高品質服飾產品的開發,借助高質感的服飾載體充分展現江西畬族服飾文化的豐富內涵。營銷管理是擴大受眾群體及品牌影響的重要手段。當前,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精進為創新營銷管理模式提供了平臺支撐,江西畬族服飾開發者應把握機遇,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畬族服飾開發實際的營銷管理模式,助力江西畬族服飾文化品牌的形成。
(四)強化服飾開發團隊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服飾制作工藝的傳承和創新,是實現服飾文化及服飾產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強化服飾開發團隊建設,探索新穎的江西畬族服飾產品開發模式,是深入挖掘、弘揚江西畬族服飾文化,促進江西畬族服飾產品異質化、特色化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強化傳統服飾制作工藝的傳承,挽救、保存瀕危的傳統服飾工藝火種,促進江西畬族服飾產品開發規模化、品牌化的必要舉措。強化服飾開發團隊建設,首先要充分挖掘精通服飾制作的老手工藝者。通過調研、走訪,挖掘傳統服飾技藝精湛的老手工藝者,作為團隊的技術指導和支撐,保證原汁原味的服飾工藝的流動和傳承。第二,組織、吸收江西畬族村落中零散的傳統服飾手工藝者,充實服飾產品開發隊伍。第三,通過舉辦傳統服飾工藝大賽等形式選拔深具潛力的服飾產品開發人才,為服飾開發團隊注入新鮮活力,創新服飾產品開發模式。第四,注重團體成員的不定期深造,及時把握當前的潮流和形勢,促進傳統特色與當今時尚的及時融合。第五,要提升畬族年輕群體對傳統服飾工藝的重視程度,增強其傳承意識,帶動其積極參與傳統服飾工藝的學習和實踐,為開發團隊建設提供充足的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1]田杰予,黃麗娟.民族服飾與文化旅游開發[J].今日民族,2013(5):59.
[2]楊玉蓉,鄒君.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旅游價值及其開發初探[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3):143-146.
作者簡介:張君蘭,女,漢族,江西省吉安市人,本科,畢業于鄭州輕工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服飾設計開發,服飾文化,藝術設計及民俗民俗民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