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早古陶瓷紋飾是用來表現一種物象特征的符號,其形象拙樸、單純,又容易識別。隨著人類文明發展,陶瓷作品中的圖紋裝飾符號成為視覺審美和提高情趣的主要藝術品。紋飾的裝飾也越來越多樣化,陶瓷裝飾構成語言和元素更為直觀明顯,對情感的標示、對物象的代替、對故事的表達意義、對情感延伸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陶瓷作品;裝飾構成;元素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陶瓷裝飾的構成元素豐富多樣,囊括美術與設計里所有的藝術信息,有平面設計里的構成元素點線面與色彩,有雕塑藝術設計構成元素的空間形態和造型語言,有服飾藝術里的節奏美感。這些信息的功能傳遞很強,在給定的條件下,它可以超過語言文字傳達視覺審美力量,這些構成元素傳遞的信息被廣泛應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誠然,現代陶瓷設計早已經是各大院校設立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陶瓷紋樣設計不能單純地只認知國畫里的花鳥、人物、山水、動物、蟲草等元素來表現陶瓷藝術形式,從中還有更為值得探討的構成元素。
一、陶瓷作品紋樣裝飾的符號元素
紋樣裝飾是陶瓷作品創作中極其重要的部分,它的紋飾可以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是直接代表事物的一種形象。在陶瓷設計作品中,除了國畫中表達的基本元素外,還有文字與色彩兩大構成元素,我們習慣于從某一創作的設計角度上把它分離出來作為作品的主體元素。文字和色彩在陶瓷藝術設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古代,符號除了是一種提示信息,還用在在器皿上進行簡單裝飾,早在原始社會大汶口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時期,先人就在陶器上采用符號作為記事的一種標識。文字符號的裝飾在我們現代陶藝創作中也有很多藝術表達形態,它是一項傳達作者情感信息與情趣的方式,有時候遠比一幅畫表達更為直觀,文字藝術更蘊含中國文化內涵,沉淀而又內斂細膩,肅靜而又豪情奔放。同樣,在我們專業教學中,多授予學生以中國文字做圖紋裝飾,有設計、有創意直接關乎到陶瓷作品的藝術價值,它的好壞也決定了創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陶瓷紋樣裝飾符號來源于自然、社會以及人們觀念中認同的事物形態,有文字、色彩等。陶瓷作品離不開文字符號的標識,任何一件陶瓷作品都需要題字或落款,這也是有很大講究的,更不必說運用文字符號創作作品。當然,陶瓷作品不乏運用中國文字進行圖文裝飾畫面,文字設計需要經過藝術提煉和加工,使之構成具有完整藝術性的圖紋裝飾符號,從而區別于其他藝術作品的設計圖。在平面設計中,字體設計從本質上講就是利用廣告中的平面媒體傳達信息為目的,它只是一種信息傳遞,是對裝飾符號的一種表達方式和手段。在陶瓷藝術里,文字符號創新的運用會產生更具有附加值的藝術品。在陶瓷作品設計中,創作者借文字符號裝飾向受眾傳達作品的內涵信息和藝術特征,同時使觀眾通過作者的作品進一步了解創作者在作品里寄予的信息和思想情感。
陶瓷作品中的色彩裝飾,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把它稱之為一種構成元素。除了文字裝飾,色彩也是極其重要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有它的顏貌,所謂顏貌就是它的色彩,陶瓷藝術作品中有很多直接采用色彩來表達裝飾,形成色彩符號表達。尤其是高溫釉下的顏色釉常常被藝術家們用潑墨、甩釉、鹽畫等表現手法呈現意境空曠的作品,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色彩在陶瓷作品這一構成元素里,是牽動作品審美力度的重要紐帶,表現形式含蓄、夸張,也可以含蓄、細致、簡約、聚集、抽象,無所不能表現。
色彩和文字在陶瓷作品中是以視覺的元素呈現,它們構成陶瓷藝術符號就是讓裝飾產生設計美感。但很多時候,有人把陶瓷作品文字和色彩這兩個元素表達粗制濫造、含混不清,甚至毫無設計美感,這樣的作品就失去審美,失去藝術價值,更是丟失了造物者的靈魂,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看世界國際陶瓷作品展就可以看出,有內涵的作品不需要解釋讀懂,它們多數以視覺直觀,色彩取一,然后造型再到裝飾和工藝,也就是說,色彩和文字裝飾元素是國外陶藝家們構成作品的主要因素,好的藝術作品就是把這些元素微妙設計和處理,恰到好處,同時加上專業制作工藝,這就是作品極具震撼力的原因。
二、陶瓷藝術設計中的字體元素
文字在現代教學課堂中成為“字體設計”一門課程,最簡單易讀和實用最強的字體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就是宋體字。眼睛是識字視覺的一種遵循習慣的器官,在陶瓷作品中加入變化多端的字體設計元素,也不是一件好事,針對陶瓷造型要構思文字元素的畫面,就必須設計適合它器型的文字,新穎個性化字體元素的構思設計就是增加作品的審美和閱讀。這種裝飾主要是根據器型的美觀、功能需要,純粹以書法作為形象元素進行裝飾,不加其他的任何紋飾會使作品顯得寡然無味。
陶瓷作品中的文字元素就是指“書法”,書法與繪畫相結合。有些陶瓷繪畫作品強調帶有文字符號的藝術美感,需要書畫功底較強和藝術審美修養較高的底蘊,一件好的陶瓷繪畫藝術作品離不開題字落款的書寫,從構圖到落筆以及編排都有一定的講究。字體符號本身就是一種“標識”“標志”,從漢字的字意上講,“標”字的基木含義是標準和記號,“志”字的基本含義是不忘和記住的意思。陶瓷繪畫藝術作品在最原始時期的基本含義也就是它作為標識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讓人通過標記記住它的樣貌或內容,提示和強化。所以,如何加強陶瓷作品的視覺審美特征,增強視覺沖擊力以便強化受眾者對作品的贊譽度,文字裝飾設計本身就是陶瓷繪畫作品提升美的功能。文字裝飾的陶瓷作品是以含有象征意義的文字造型作基點,對其夸大變形或抽象寫意地改造變化,使之圖案化、紋樣化,以增強陶瓷作品的裝飾藝術美。
在現代陶藝發展的今天,陶瓷書法裝飾越來越多,收藏家和書畫藝術愛好者對此很熱衷,不僅喜歡收藏,還喜歡自己在陶瓷上繪制。作品中的書法要旨在一種文字注解,而“繪畫”又為“書法”提供了一種圖畫式的表現,它們互為共存,相互相成,共同營造中國式的文化藝術魅力,古代文人畫就充滿書法藝術,對我們現在的陶瓷裝飾有著深遠的影響。
書法陶瓷也就是把中國文字進行裝飾設計表達,吸取陶瓷工藝制作方法,結合書法的藝術魅力呈現出獨特藝術效果。結合多樣裝飾形式,有釉上彩繪、釉下彩繪、刻劃,或書寫、雕刻,或將多種裝飾技法結合等,伴隨陶瓷制作技術的更新,市場潮流轉變以及書法的創新與發展,陶瓷書法已經出現了更多形式表現。詩文大量出現在裝飾領域,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內容和形式,打破了僅僅以國畫人物、花鳥、山水、圖案等裝飾陶瓷的內容和形式,使陶瓷藝術作品的裝飾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
三、陶瓷藝術設計中的色彩元素
色彩是陶瓷藝術作品表達的重要元素,是陶瓷造型和裝飾審美的核心,是增強作者內在情感的表達因素。陶瓷藝術的色彩自古就有發展,在每個時期文化背景的不同對色彩的運用也就有所不同,在那個時代皇官貴族的喜好影響藝術的審美趨向,這就意味著不同色彩標志著其時代所處的特色。比如,唐宋陶瓷崇尚青色釉,“青瓷”之美有名而來,象越窯的“類玉類冰”“千峰翠色”都是對青瓷的贊譽;元代由于蒙古族的習慣,喜愛白色;而明代恢復漢制,傳統的黃色又成為其尊貴的色彩,成為皇帝的專用色。
陶瓷作品運用色彩和民族風俗也有很大聯系。我們中國喜好紅色作為喜慶和大吉大利的色彩象征,象對聯、婚慶、生日等都表示吉祥喜慶的意思。其他國家對色彩也是不一樣的重視,象我們國家把白色象征為不好的顏色,喪事都是用白色;可西方不同,以白色象征純潔和至高無上,結婚都用白色做婚禮服和宴席。不過,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中國人也沿用了西方婚慶形式,都穿白色婚禮服了。所以,我們創作陶瓷藝術作品時也需要運用到不同色彩心理學,不僅要了解色彩的科學性,同時要注意色彩的社會性,亦即人的一定心理因素和人的文化心態。許多表現工藝在諸多因素中還數色彩能表達作品的生命力和氣勢,色調與設計的創新性能夠多方面滿足人們的審美情趣需要。
如今,現代科學技術發達,吸引眼球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工藝品、繪畫、廣告、商標、雕塑、陶瓷等每個產品都特點鮮明,在眾多種類里是非常容易辨識的,但從單一的產品里去區別它們的特點和形態,只有通過造型和色彩來加深記憶,尤其是色彩可在同類中易凸顯出來,因為顏色起到視覺沖擊的效果。如一件陶瓷作品圖紋裝飾設計再完美,沒有色彩輔助,那是蒼白無力的。顯然,好的陶瓷藝術作品釉色在圖案裝飾中表現完美,那么它的藝術價值明顯提升。
四、結語
陶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藝術特色和價值取向,隨著陶瓷產業和人文精神需求的不斷發展與提升,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形態越來越多樣化,制陶者對陶瓷藝術符號、圖紋裝飾、文字、色彩等元素運用千奇百怪,而創新是當下藝術家們創作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2]王鳳儀.商標圖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作者簡介:夏金鳳,副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