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燕飛
【摘要】如何在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中把握好透視學課程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如何將透視學的枯澀理論轉化為學生興趣比較濃厚的實踐操作,這些都值得教師深思。研究透視學課程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模式教學方法,更好地促使本課程教學與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結合,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做基礎準備。本文是作者基于多年“透視學”課程教學基礎之上,提出課程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的幾點經驗,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教學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促進教師跟上學情變化的節奏,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關鍵詞】任務驅動 ;透視學;思考;結合
【中圖分類號】J506 【文獻標識碼】A
在室內設計專業中,效果圖的表現需要設計師掌握一定的透視知識,并按照透視規律將空間的界面處理和平面布局等設計內容表現出來,讓客戶或同行了解你的設計想法、設計思路以及具體設計細節。作為專業基礎課程—透視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枯燥的原理及理論知識點?如何讓學生將原理知識應用到具體制圖中,并且用活用好?這一系列的問題是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近幾年,教學中本人努力探究透視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迫切尋求適合學情和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針對課程進行有效分析與研究,在具體教學活動中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的改革、經驗試錯,利用課堂不斷地采集數據。在具體實踐中發現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比較適合透視學的教學,但針對不同的學情還需要進行具體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作為專業基礎課程“透視學”,其基礎原理知識類似于數學畫法幾何的一門課程,需要教學生如何畫,怎么畫?以及具體的原理知識。針對具體的學情,結合幾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具體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教學目標
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是什么,是把學生培養成透視學的研究員還是對透視理論精通的理論達人?這兩者都不是室內設計專業教學的最終目標,我們培養的是未來室內設計師,是要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三維空間設計圖稿的表現能力。明確了目標后,就會發現很多艱澀的理論可以不作為教學的重點,而是把“能將自己設計的空間效果,通過透視的方法表達出來”,把“能以設計圖紙的形式和客戶、和團隊中的伙伴交流”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明確大知識點并分解為若干個小知識點,逐一突破
多年的教學發現,我校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生入校時的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是所謂的“差生”。因此,在課程剛開始就講有一定難度的概念和原理,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頭霧水”。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將教學的知識點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的小知識點,從簡單知識點入手,逐個突破。利用小成就完成大夢想的做法,讓學生從學習的最開始就樹立學習透視學的積極心理,自信自己能夠學懂學會。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高對學習整個課程是非常有利的。學生發現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就能逐步學懂,而且每個要求都不難完成。慢慢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就建立起來了,對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是有利的。
三、講授知識點注重實際操作的簡單性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實際操作部分比較感興趣,且求知欲較強。學生有欲望想要通過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并能將自己的設計效果表現出來。在實際教學的講解過程中,透視的基本概念和具體畫法這些知識點,學生總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基本的原理知識,反過來教師還得再將基礎的知識重復講授,但仍有半數學生聽不懂透視的原理性知識。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有的放矢地將原理性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性的練習完成。通過實際操作練習搞明白原理性的知識,相輔相成,也不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同時,要注意具體實際操作的簡單性,不要將每個原理性知識點具體到數學幾何原理都要講清楚為什么,這看似講得透徹,所有的原理都講了,給學生也交代清楚了。但實際這么多的理論知識一下子沖擊過來,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的話就很難理解,反而弄巧成拙。不如先把原理理論知識放一邊,講解具體的透視繪制方法,繪制方法懂了,掌握了,回過頭來再講解原理中比較艱澀的部分。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容易掌握,不會出現越聽越糊涂的現象。
四、將透視知識同室內設計專業知識相結合
透視原理性的知識很多都比較抽象,將原理性的知識同室內設計專業知識相結合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透視原理性的知識點。作為室內設計專業透視學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是為專業課的深入學習做準備的,因此較早的將基礎知識同專業課程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以后課程的學習,透視課程素材積累也是專業知識的積累。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能夠相互影響與促進,學懂了透視學能夠更好地為日后的專業課學習做準備,將專業設計提前引入到透視學的學習中,對兩者的學習都是有利的,并能相互促進。
五、個別輔導同集體糾錯相結合
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不斷深入生活,學生、教師的生活和學習已經離不開手機和iPad等智能終端。如何合理利用智能終端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將教學的課后輔導與現代交流設備有效結合?促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有效地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我個人的具體教學中,經常利用微信這個學生用的很頻繁的社交APP進行課后輔導。
學校透視學課程安排是每周一次課,我會在每周的中間兩天在線解決學生的問題,進行集體答疑,個別輔導。微信答疑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手機在線就可以完成,同時不受學校教學場地、學生學習地點的限制,可操作性較強。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解決,避免因為周期長學生因解決不了問題沒辦法繼續完成課后作業,同時還可以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周我們固定的群聊時間大家都非常踴躍,有問題大家一起幫著解決,有時候老師都沒說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同學們就已經在互相交流中得到答案。微信進行課后答疑在實際的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交流一定在課后兩到三天后再進行。課后給學生留一定時間消化課內知識,并留有時間讓學生間進行自主交流,這樣兩到三天后學生的問題就會比較集中,到時再進行課后答疑會更有效,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課后一定要留與課內知識對應的練習題,及早進行知識的消化和鞏固。
對學生單個進行輔導時要鼓勵多于批評。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會相對較多,因此鼓勵式教育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鼓勵的同時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難題,經過知識的不斷累加,學生的基礎知識逐步構建起來了,學習積極性就會保持住,形成良性循環。
個別積極性不高的學生,教師應單個進行溝通和督促。每個班總有幾名學生拖作業、上課聽講不認真,這類學生需要老師及時督促和引導,保證知識鏈環不要斷,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最終保證全班的教學效果。
智能終端的發展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師要想辦法將先進信息化技術轉化為為教學服務和對教學有利的條件,促進教學與時代接軌,同時讓信息化數據為現代教學更好地服務。積極引導學生應用智能終端進行學習與交流,促使教學在信息時代進行必要的轉換。
“透視學”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識鏈環重要節點部分具體知識點的強化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只有知識鏈環中的每一環得到了保證,才能更好地穿起整個課程的知識體系,使學生真正學懂透視,為今后的室內設計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作為課程知識的傳播者學習的引導者,應注重學情與課程知識體系的實時調整,針對不同的學情調整教學方法,并采用新型的數字化手段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全方位促進教學緊跟學情,緊跟時代。
參考文獻:
[1][美]羅森布盧姆-洛登.讓教師愛上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2][美]Page.讓學生愛聽你講 [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3]何靖泉,恩剛. 透視學 [M].沈陽: 遼寧美術出版社,2011.
[4]金成玉.淺談透視學的教學意義——藝術設計專業透視課的重要性[J].設計教育,2002.
[5]張敏.淺談設計用透視學特點及教學方法[J].藝術設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