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洋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文化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因此,建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文化建設的必然發展趨勢。本文主要圍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文化觀的發展展開分析和論述,首先介紹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文化館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分析文化館的發展及現狀;最后提出加強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館發展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館;發展現狀;有效舉措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化館作為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單位,對于推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重要的載體之一。面對當下文化觀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不足,必須進一步推進現代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使得文化館的職能不斷豐富,推動文化館建設的進一步發展,這樣才能夠創新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為群眾的文化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文化館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文化館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文化也在不斷進步,通過辦好文化館能夠發揮其應有效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文化發展。所以,文化館建設正是我國建立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標志。
其次,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服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為公民提供更好的文化場所,保證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文化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只有建立文化館才能夠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再次,文化館能夠更好地連接黨、政府和人民。我國社會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人民,而文化館可以為人們提供許多文化服務,比如說文藝演出、文化活動或者是文藝藝術培訓等。所以,通過建設文化館能夠讓人民群眾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文化關懷,有效連接人民群眾的情感,所以,文化館是黨、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
最后,文化館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的文化發展。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文化館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才能夠推動現代文化的發展,并且使人們能夠主動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對于文化進行自動的傳承和創新,從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使得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更加斗志昂揚。
二、文化館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文化館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由于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有關于公共文化建設的法律法規,因此,文化館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無論是通過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還是進行電子閱覽室建設,這都大大改善了文化館站的硬件基礎設施,從而為開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文化館建設取得重大成績。當下,我國文化館機構的體系逐漸完善,各個地區的公共文化體系也在不斷發展,尤其是通過建立省、市、縣、鄉級的文化管理體系來推進文化事業的發展。通過開展一些文化下鄉等活動,使得我國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并且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但文化發展依然存在著不足之處。文化館的發展是我國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把手,但是文化館建設缺乏相關的經費,而且文化管人才隊伍素質難以滿足現代文化館建設的需求,尤其是文化館在經費的使用以及選人用人方面缺乏一定的自主權,限制了我國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文化館發展的有效舉措
要進行文化體制改革,建立現代型的文化館。為了推動文化的發展,構建現代性文化觀是實現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須全面進行文化體制改革,建設現代性的文化館,使得文化館的服務更加具有現代氣息。尤其是面對當下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文化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提高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通過打造現代型的文化館推進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全面的進步,并且走上文化強國的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
第二,要全面提高現代文化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打造現代性的文化,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化管理人才隊伍,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同時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能夠真正熱愛文化館事業,以強烈的責任感和文化的情懷推進文化館建設。因此,要采取多渠道的方式,對當下的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通過交互式的培訓模式讓文化館的系統人員專業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另外,為了滿足圖書館的建設,也可以建立文化團隊或者是文化志愿者隊伍,進一步壯大我國文化服務隊伍,增強我國的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之路越走越寬。
第三,要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現代型的文化館以及公共服務體系。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應該依靠于網絡以及數字技術,通過采用現代化的手段構建公共文化服務一站式的服務模式。通過進行文化館建設對場地內設施進行進一步完善,并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尤其是對特色文化進行進一步傳承,這都需要借助于技術和數字的力量。通過創新服務手段和服務平臺為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奠定良好的技術保障和科技支撐,保證文化建設朝著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發展方向,有效提高現代型文化館的服務能力,更好地推進文化建設,提高國民素質,實現文化強國。
第四,要進一步創新服務的方式,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借助于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建立線上線下共同服務的模式來實現,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也能夠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發展。因此,應該進一步創新服務的方式,采取線上線下、遠程和實體相結合的方式,讓讀者具有更好的體驗和不同的感受。因此,加強文化館的數字化資源建設,尤其要發動黨員、群眾,吸引社會的力量參與文化館的數字文化資源和數字化服務,才能夠打造出我國現代文化館的品牌和形象。同時,建立文化館的信息管理系統以及績效評價體系,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保證日常的管理和績效評價公平合理,才能夠推進文化館的各項事業正常開展。同時,需要公民參與其中,對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服務平臺進行全面的反饋和評價機制,保證公共群眾的參與程度。
第五,完善組織機構,建立文化建設的相關單位。無論是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還是促進文化館的發展都離不開人員的支持,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組織機制,完善文化館的管理機制,提高溝通機制,并且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對文化館的基礎設施進行不斷完善。通過采取一定的獎勵辦法等方式激發文化活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必須加大對文化館建設的經費支持,通過進一步暢通經費保障的渠道,確保文化館進行各種文化建設,比如說可以結合春節、元宵節或者是國慶節等重大節日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高群眾的參與熱情,在活動中教育群眾增強文化自覺,加強對文化的傳承是每一位中國人的應有職責,另外,通過這些建設也能夠大大提升群眾的文化素質,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我國文化自信。
四、總結
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文化館的作用不可小覷,文化館的發展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體現,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能夠為人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有利于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不可否認,我國文化館的建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文化館機構體系逐漸完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但是經費使用以及人員配備方面卻存在著不足。因此,文化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構建現代性的文化館,這就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文化管理人才,并借助于信息化技術提高文化館的公共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芳.淺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文化館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7(12):83-84.
[2]馬小六.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幾點思考——以盧龍縣文化館為例[J].大舞臺,2016(2):84-85.
[3]楊進勇.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6(4):69-70.
[4]酈偉華,LIWei-hua.論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背景下的文化館建設與服務[J].藝術百家,2016(1):354-356.
[5]高晏慶.淺談如何發揮文化館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以萊西市文化館為例[J].北方文學,2017(14):220.
[6]李昕彥.論如何更好發揮文化館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J].企業文化旬刊,2017(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