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碩
【摘要】當今社會,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但是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為了保證高職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崗位需求,需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一方面,提前了解社會,另一方面根據社會崗位需求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本文主要對高職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創新策略進行分析,第一,介紹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和價值;第二,提出教育創新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創新舉措;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A
面對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高職院校如果采用原有的教學模式,不能夠進行創新,尤其是不能對學生的職業生涯進行更好的規劃教育,則會造成學生“眼高手低”,缺乏實踐能力,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對崗位的需求。所以,必須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行創新和改建,才能夠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專業人才,適應社會的崗位需求,最終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一、高職院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對學生自身具有重要幫助,同時也是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因此,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滿足高職院校的培養教學目標。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培養的過程當中,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因此,面臨著日益高效的市場經濟,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專業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所以,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培養出復合型人才,滿足社會對于實用性人才的需求。
順應我國時代發展的戰略需求。當今,世界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市場,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時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要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滿足時代的知識競爭需要。
讓學生們進行合理的大學生涯規劃。學生們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主要是為就業做好前期準備,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能夠讓學生們對今后的工作、生活、學習有一個全新的規劃,這樣不僅便于學生們了解新生活、新環境,更重要的是制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豐富學生們的職業生活,在滿足理論學習的同時也能夠在其他方面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為今后的順利就業以及職業生涯做好前期準備。,所以,通過開展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安排大學生活,對學生們更加積極面對生活有重要的幫助。
培養學生良好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快速生活的時代,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高新技術在不斷發展,因此,大學生們只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才能夠形成良好的心理,通過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們更加嚴格的要求自我,真正明確我是誰?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將來要做到什么樣?這樣能夠明確學生的職業生涯,更好地適應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避免學生進入社會之后產生悲觀的心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高職院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創新舉措
面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水平,這就需要進行創新,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有效舉措。
首先,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才能夠滿足崗位的需求。因此,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要結合社會實際以及對專業崗位的相關要求開展相關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背景以及對專業的就業前景的了解,讓學生們增強自身的專業意識,對于學生以后的就業以及擇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應該舉辦相關的講座,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一些優秀學生代表發言,增強學生對于該專業的認識以及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念以及就業觀念。
其次,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傳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往往僅限于理論教育,而且課程設置相對較少,很難讓學生們對職業生涯進行科學規劃。因此,高職院校要轉變傳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加強對該科目教學的重視,尤其是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把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實踐能力緊密結合在一起。除了進行理論課程教學之外開展一些模擬面試活動等,讓學生們對職業生涯規劃有更好的了解,并且通過模擬訓練,更好地對職業生涯進行規劃,讓學生們不僅具備職業生涯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走出課堂,進入社會,適應崗位需求,更好地開展實踐活動。比如在對空乘專業人員進行教育時,不僅要讓學生們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進行禮儀的訓練以及專業的模擬,才能夠讓學生們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且打破傳統的職業生涯教育,讓學生們對職業的需求以及崗位要求有更深的體會和了解,從而不斷地完善自我,更好地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獲勝,真正就業。
再次,創新教學內容,采取案例教學法。職業生涯規劃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需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或者是考量。因此,應該進一步豐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內容,一方面教授學生們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與社會時代及市場接軌。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調整,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們對職業生涯進行更好的規劃,并且借鑒案例中的先進經驗,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引用一些專業的例子,讓學生們受到前輩的鼓舞,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更好地適應職業生活。
再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就業觀念以及創新意識。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中狀元”,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就業觀念是至關重要的,不能夠因為專業累或者是社會地位低就選擇其他的職業崗位,因此,應該對高職院校的新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讓其產生職業的認同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加強對于本專業的喜歡度。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社會不是一成不變的,對于崗位的需求不斷地發生變化,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結合社會需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和不竭動力,所以,職業生涯教育要以動態的眼光,時刻緊盯社會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和創新。
再三,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活動。為了帶動全校師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和熱愛,應該組織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比如,職業生涯大賽,通過一定的贊助商讓學生的職業規劃成為現實,既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能夠及時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職業熱情,更好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由于很多學生認為就業離自己很遙遠,缺乏學習興趣,通過舉辦這些職業大賽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更加重視職業生涯課程的學習,確保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良好效果。
最后,構建科學完善的職業生業規劃和考核體系。為了保證高職的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取得實際效果,應該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在傳統的考核體系中,往往把職業教育作為考察科目,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重視程度都有所欠缺,在這個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必須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重新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比如建立完善的職業測評體系,對學生的心態、專業知識、理論掌握和實踐能力有全面的考量,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全方位評估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總結
高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滿足我國職業教育培訓的重要目標,同時也能夠推進時代發展,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尤其是能夠讓學生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推動學生們積極成才,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競爭,大大提高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和質量。因此,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時候應該采取一些創新性的舉措,比如說培養學生的專業意識,打破傳統的職業生涯教育,不斷豐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通過開展案例教學讓學生們提高實踐能力,尤其是與社會接軌,及時進行動態科學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就業意識。構建科學合理的職業測評體系,確保學生真正具備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甲甲.高職護理在職業生涯規劃困境及創新策略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7(21):95-96.
[2]朱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構建的創新策略研究[J].中國培訓,2016(16):113.
[3]周秀梅.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創新策略[J].長江叢刊,2018(5):46-47.
[4]程東來.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應當注重教學策略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17(8):26-27.
[5]田新山.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