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青
摘 要:本文先是分析了快消品的特點,研究了快消品物流系統的特點,分析了物流系統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完善物流系統的有效策略。通過對物流系統的完善,能夠讓物流系統效率和效率都有所提高,從而能夠提高快消品企業的經濟效益,保障我國人民的生活需要。
關鍵詞:快速消費品;物流系統;特點;問題分析
我國人口眾多,對于快消品的需求量也十分大,物流系統也是保證人們需求和生產企業運行的基礎,因此物流系統對于快消品行業有著重要作用。為了能夠保障物流系統運作效率,需要在了解物流系統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其中的問題,能夠對這些問題進行有針性的解決,讓物流系統做好堅實的基礎,推動快消品行業的發展。
一、快速消費品的特點
在國際上,快消品被稱作是FMGG以及CPG,快消品的價值一般比較低,屬于公眾生活必需品或者可以說是普及類的產品。快消品具有較短的消耗周期,其銷售周期也不會超過十周。在消耗之后需要得到及時的補充,且消費者更加習慣就近購買快消品。同時快消品也是一種視覺化的產品,消費者在進行購買的時候容易受到賣場氛圍的影響產生消費行為。快消品并不具備高水平的品牌忠實度,消費者極容易隨機購買不同品牌的商品。
二、快速消費品物流系統的特點
第一,由于快消品價值比較低,生產企業能夠獲取的利潤也就比較低,因此生產企業會更加重視物流成本的支出。在企業發展的初期會使用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的方式,利用這種外包的方式讓物流系統成本得到控制,因此快消品行業也是使用外包物流方式最為普遍的行業。
第二,由于快消品供應鏈有著諸多且復雜的供應鏈環節,需要物流系統相對成熟、穩定。因此無論使用外包還是自建物流系統的方式,快消品物流系統必須要根據企業流程特征進行運作。
第三,由于快消品有著較短的消耗周期,對于配置庫存、分配運輸以及管理渠道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借助于信息技術建設集成化的物流系統。
第四,快消品并不具備高忠誠度,在系統進行設置的時候需要充分考量銷售方式對于需求量的要求,從而影響到供應鏈系統。
三、快速消費品物流系統的問題
1.基礎設施不完善
在物流系統中,不完善的基礎設施會影響到連續的物流環節,讓物流系統的可靠性受到影響。在快消物流系統中的基礎設施主要包含運輸環節、加工環節、儲存環節、裝卸環節以及信息設備等。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電商的發展,讓物流系統得到很大完善,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設備被使用在物流系統中,但是這些設備和基礎設施使用的范圍仍然比較小,在很多物流系統中仍然沒有被推廣使用。除此之外,物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缺失都會影響到物流系統的時效。如今成本比較低的條碼、EDI以及GPS等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比較高端的ASS和RFID信息技術的使用率就十分低,也就造成了供應鏈成員之間溝通時效受到影響,信息得不到及時的共享,部分系統會出現成員間無法及時轉運貨物,庫存得不到及時的調整。
2.物流成本難以降低
在物流系統運行的時候,常常呈現出品種多、批量小、批次多以及配送規模小的特征,這樣的情況經濟性比較低,物流系統的成本也就居高不下。在快消行業的物流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銷售和庫存管理的影響。例如:門店庫存是否充足,銷售方式是散裝還是整裝等。受到銷售形勢的影響,物流系統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變化,造成物流成本有所變化。同時在物流系統運行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氣候條件、自然災害等,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物流成本。因此,對物流成本帶來影響的除了銷售形式之外,還包括自然環境。
3.供應鏈信息得不到及時交流
信息技術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還有待完善,系統中訂貨、補貨等物流信息都需要下游成員進行提供,在供應鏈上進行信息的傳輸,上游成員和下游成員之間的溝通渠道還有待豐富和完善。上游成員如果對庫存和產能都不夠了解,很容易造成供應鏈上出現供需不流暢的問題。下游成員無法及時獲得顧客購買信息,不了解顧客的需求,這樣并不能給管理人員進行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最終的后果也就是出現庫存量的不均衡。
4.缺乏專業管理人員
在物流系統中涉及經濟、交通、通信以及技術等多個方面的管理,物流系統的管理人員除了需要了解這些領域知識之外,也需要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一定了解。目前我國物流系統還缺少很多具有物流管理素質和IT技能的綜合人才,這些人才需要能夠制定科學的配送方案,包括配送路線、道路寬度以及進口布置等多個方面,具有開拓物流市場的綜合能力,這類專業人才的缺少讓物流系統的發展受到限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快消行業物流系統一般情況下使用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建系統,另一種是和第三方合作。但是對于人才管理上,缺少從人才戰略方面的考慮。要想提高物流的運作,讓物流成本有所降低,還需要注重發展人才。
四、完善物流系統的有效策略
1.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首先基礎設施的建設離不開交通網絡的完善,加強交通網絡的完善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如鐵路、公路等線路,企業也需要積極參與進這些項目的建設。同時企業需要積極使用先進的配套設備,對運輸、裝卸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換。其次要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在物流系統中,讓信息技術能夠提高物流系統的效率。例如:使用RFID技術自動識別移動狀態的貨物,通過識別能夠將物流信息收集起來,并傳送出去。使用EDI技術傳輸數據,使用EOS技術傳遞下達訂單的信息以及相關的訂貨信息,能夠讓庫存成本得到降低,讓庫存水平得到提升。使用GIS系統選擇運輸線路,保證運輸效率安全高效。在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下,能夠更好地進行物流工作,讓物流運輸效率得到提高。
2.分離物流和商流
在快消行業,商品庫存是受生產商進行統一管理的,生產商的庫存是自行管理,在固定區域內給配送中心調動商品,銷售商則負責銷售商品給顧客,同時將顧客的需求情況反饋給配送中心,配送中心能夠根據信息訂單配送給顧客。這樣做能夠讓銷售商庫存危機得到緩解,同時讓運輸成本被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受到銷售的影響也能得到控制。例如:康師傅公司就是將物流和商流區分開來,物流就是配送,商流則是分銷環節的訂單傳遞。康師傅公司的分銷商提供商流服務,也就是有專人負責走訪固定區域,了解庫存情況,將零售店庫存清點清楚并做好記錄。在離開零售店的時候確認訂單信息,安排分銷商送貨。在這樣的模式下,物流配送效率被有效提升,讓物流配送成本受到銷售的影響得到控制,成本也就得到了控制。
3.實施動態補貨
快消品最大的特征就是消耗速度比較快,在消耗之后需要得到及時的補充。因此,對于快消品要實施動態補貨的方式,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貨物的需求情況。在進行補貨的時候,需要事先制定好補貨計劃。補貨計劃的制定仍然需要展開市場調查,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從而能夠制定出動態庫存量的情況,需要根據時間變化的情況,了解變化后的最低庫存量。在制定出動態補貨計劃之后,對計劃進行實時,從而能夠實現對庫存的動態控制。
基于快消品特性的分析,快消品需求受到時間的影響而發生變化,若生產沒有分析需求情況,很容造成庫存的擠壓,或者缺貨嚴重。例如:兩個相鄰城市的倉庫A、B都儲存了a、b兩種商品。在A倉庫中a產品十分緊缺,但是b產品出現積壓。B倉庫的庫存和A倉庫正好相反。在兩個倉庫之間進行動態的信息共享,將積壓商品進行互相調節,從而讓兩個倉庫積壓的產品能夠得到良好的處理。
4.控制配送成本
物流系統要對系統中訂單的配送地址和實際要求將配送區域劃分成多個不同的部分,根據物流信息平臺,能夠利用GIS技術對配送線路進行合理的安排,同時也能夠自動預測出配送的頻率和數量。這樣能夠形成固定的配送規模,能夠在保證配送效率的同時,減少空車的出現,對配送車輛、人員以及工具進行合理使用,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資源使用率。從經濟角度分析,能夠避免占用流動資金,讓機會成本得到控制,同時能夠讓企業運行的成本得到降低。
通過對配送路線的規劃,讓配送效率得到提升,單位時間內配送貨物的數量提升,不僅能夠推動企業整體運轉效率,更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讓企業品牌形象得到提升,這些都是發展企業的潛在因素。從另一個方面講,通過對運輸路線的規劃,讓運輸車輛縮短運輸路線,能夠節省一部分耗油量,不僅進一步節約了運輸成本,更提高了企業的環境效益,更能有效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綠色環保型企業,給我國環保事業貢獻出一分力量。
5.建立物流人才庫
首先企業必須要對物流系統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可以邀請領域內的專家,也可以選出企業內的優秀人才作為講師,對物流系統各個崗位的員工實施培訓,不僅能夠幫助員工以最快速度處理好工作問題,還能讓不同崗位的工作方式得到優化,為員工提供效率最高的工作方式。
其次,企業需要聯合高校以及其他組織機構,共同進行人才的培養,建立企業的人才庫。在企業內,企業也可以提供給人才繼續深造的機會,讓人才在深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學成之后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應用在企業的發展上。
五、結語
本文基于對快速消費品及其物流系統特點的分析,提出了快消品物流系統存在的問題,包括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成本難以降低、供應鏈信息得不到及時交流以及缺乏專業管理人員。然后提出了完善物流系統的有效策略,需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分離物流和商流,實施動態補貨,控制配送成本,建立物流人才庫。
參考文獻
1.黃嬋嬋.快消品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研究.河南大學,2017.
2.王乙冰.基于供應鏈管理的某快消品生產企業準時制庫存管理研究.昆明理工大學,2015.
3.董元明,丁凌云,鄔躍.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快速消費品配送中心建設研究.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