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 周娜
摘 要:新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也面臨著更多問題和挑戰,逐步成為我國高校管理的焦點。只有充分認識到完善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保障高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平穩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對策機制
一、我國高校財務管理之本質所在
面臨籌資和投資、資金運營管理等問題時,精確把握高校財務管理的本質,以資本管理為核心,把企業財務管理思想運用到高校財務管理中,將利于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優化、創新、穩定開展。
二、我國高校財務管理之現狀剖析
當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管理目標受到了環境變化的影響,這些變化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財務管理現狀并不樂觀,仍存在不少問題。
1.理念相對陳舊
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模式落后于國內高校改革,管理模式仍以報賬型為主,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符,造成現階段我國財務管理工作被動局面。
2.制度尚不健全
盡管高校財務管理的制作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較大的改進,客觀而言,其控制環節仍舊存在不少漏洞,繼而導致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相對滯后。
3.預算執行不嚴格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所在,部分高校對于預算編制重視不夠,財務部門未強化宣傳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同時缺乏細致的論證與調研。
4.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職業素質不高、業務技能不熟、工作能力不強等作為當前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不良標志”逐漸浮現,這亦是導致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滯后的原因之一。
三、加強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立足于必要性和重要角度分析,實現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優化、健康發展,可通過以下三點來逐一闡述。
第一,現實需要。體制改革的推動,促使我國高校管理改革有所進步、逐一優化,高校的自主辦學權力有所擴大。同時,各大高校開始利用各種各樣的途徑來滿足現實需求,促使高校優化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繼而推進高校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有效措施。系統性、全面性、比較性地開展高校財務基本狀況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循序漸進地開展各項財務管理工作,是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職責。
第三,凈化環境。凈化環境,不僅能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還能最大限度地凈化高校管理工作環境,實現凈化財務管理環境的目的。
四、我國高校財務管理之惑
由于受到傳統管理體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財務管理理念科學與否、財務管理手段有效與否等已成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掣肘點。而現階段,我國高校財務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如下。
1.制度之患
(1)制度缺乏能動性。高校財務制度較為健全,針對性較強,可執行性高,但在業務處理過程中,缺乏能動性。長遠來看,這不僅是故步自封,更可能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下降。
(2)監督機制未系統化。當前高校財務監管工作仍以收支審計為主,績效審計沒有普遍運用到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這暴露了我國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缺乏完善體系,導致我國高校財務監督弱化、內控不力、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明顯相對滯后等問題。
(3)財務預算編制不全面、不嚴謹。在實際工作中,高校預算管理存在不少問題。首先,部分高校領導對預算編制缺乏重視。其次,預算編制不全面。學校為鼓勵各部門辦學積極性,采取利益部門化的管理手段,資金體外循環,脫離了預算的監督管理。最后,預算編制方法不夠科學,有些部門和單位在上報當年預算經費時不切實際,使得財務部門無法精確、切實、可靠地編制學校整體預算,使得預算編制喪失真實性。
2.市場之憂
現行財務軟件不能滿足高層管理與決策的需要,目前的軟件僅是對人工會計模擬,未能緊跟大數據時代潮流、與時俱進,使得財務工作的決策、規劃、分析等不能及時獲取,導致使用者不能根據數據庫提供的精確數據做出正確的決策。此外,信息孤島現象存在。當前高校財務信息系統僅限于內部業務,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且對外信息開放的功能也僅先于網上信息查詢。
3.高校財務人員之惑
(1)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升。目前,高校財會工作的高級崗位設置和高級人員評聘較少,使得部分財務人員對提高業務素質和職業技能缺乏動力,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缺乏溝通能力與服務意識等,嚴重影響高校財務水平的提高。
(2)個人利益驅使,財務人員知法犯法。在法律可控范圍內,物質利益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然其亦體現出物質利益原則所固有的兩重性。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人們的價值取向也逐漸發生變化,包括財務人員,也正是這種變化導致高校極少數財務人員為滿足私欲抱著僥幸的心理知法犯法。
4.高校建設滯緩
由于受到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對財務管理存在的認知偏差,使得高校無法完全適應新形勢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首先,認識不足。高校對財務部門的職能定位不足,僅限于記賬與核算,因而在進行各項決策時缺乏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參與,使得各項決策的制定得不到專業意見。其次,缺乏財務風險意識,背負巨額債務負擔。教育經費未能完全彌補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后的各項開支。使得部分高校采取向銀行貸款方式來解決資金不足,使高校面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最后,資金使用不當,存在浪費情況。高校在進行設備購買、資產配置時缺乏詳盡的風險收益分析。
五、我國高校財務管理的優化之道
深入研究目前高校財務管理所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科學運用科學技術、緊跟大數據潮流,優化、創新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以期實現教育投資效益最大化。
1.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重視監督職能和預算編制
構建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的關鍵點有四:一在于高校的宏觀調控能力程度。二在于高校財權與事權的同意有否與各項制度健全結合,使得財務管理工作合理化、規范化;使其在開展各項財務工作時做到有權必使、有法必依、有責必罰。三在于是否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監督機制的重要性。強化財務管理的監督職能,完善其監督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保障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運行。最后,建立執行力強、控制力強的預算編制機構;細化預算編制,嚴格預算執行,切實控制經費支出,突出并發揮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常規化預算執行與決策審計,加強預算編制與執行力度,提高學校資源使用效率。
2.充分結合市場,實現管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
高校應充分利用市場網絡信息為學校服務,將各種數據資源整合起來。健全現代信息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財務管理與財務信息在高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中重視優化財務信息系統的構建與完善。此外,完善財務軟件功能,建立財務決策支持系統,充分搭上大數據時代的數據便車,利用當前系統收集、整理、儲存內外部數據,在各種輔助決策模式的幫助下進一步優化當前的財務軟件,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效益分析模式,幫助其進行財務分析與決策,做好財務參謀。
3.優化、強化財務人員素質,提升管理水平
財務人員素質能力的優化與強化與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息息相關。首先,合理分配人員,促使財務人員層次合理化。對創新改進財務工作模式提出要求,使得財務管理與服務相互融合。其次與時俱進,更新理念與知識,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同時,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尤其是財務培訓,保障財務人員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并利用財務信息做出科學的決策。最后,強化財務人員的溝通協調能力,樹立責任意識,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己任,激發工作潛力。
4.強化高校財務管理意識,正確合理進行財務管理工作
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意識,預先規劃財務管理工作,強化高校的財務意識與管理力度。首先,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完善風險評估體系,做好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以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為基礎,成立信貸資金管理小組,在可承受范圍內,控制籌集資金的成本繼而驗證貸款項目的可行性與必要性,保證貸款資金的經濟效益。其次,構建全面的資金管理制度,使得學校資金管理集中化、規范化;同時嚴格審批制度、執行制度與決策制度等,降低資金風險,科學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促進學校經濟效益更大化。
參考文獻
1.龐啟娜.基于內控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研究.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8).
2.朱亮.關于數字化環境下如何構建高校財務管理的體系研究.現代經濟信息,2017(18).
3.張立偉、劉玉成.略談高校財務管理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財經界(學術版),2013(15).
4.李海成.新時期高校財務管理面臨的調整與理念創新探析.中國市場,2014(30).
5.顧芳.關于高校財務管理有關問題的探討.教育財會研究,2012(04).
6.劉戎.創新高校財務管理模式.財務探索,2012(08).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