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偉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從大數據的視角下,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改善基層政府經濟治理條件和優化治理環境,為提高基層政府經濟治理水平提供依據。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基層統計;基層政府;經濟治理能力
關于基層政府經濟治理方面始終要以基層基礎統計工作展開,要認識基層統計對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基于此,強調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實現以基層統計為中心,加強基層經濟發展為目的,以提高現代化的治理水平和優化治理結構為依據,充分挖掘基層政府職責性,提升基層政府部門對于基層建設工作的引導作用和調控作用。
一、大數據在基層政府經濟治理中的有效利用
大數據作為現代化發展的一個標志,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極大改變了社會發展格局和社會經濟環境,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在基層政府經濟治理中強調對大數據的應用,有效改變了以往治理過程的局限性和刻板性,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治理方式的數據化,及時準確掌握基層建設的實際發展動態,實施全過程、動態式、全方位的監管,確保基層政府經濟治理的實效性和高效性,提升基層政府經濟治理的整體水平。
(1)提升信息的共享性、真實性,樹立政府部門良好社會形象。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一直是政府和民眾所追求和希望的,大數據的應用在信息收集、處理和分析方面,更具有優勢,基于之前信息鏈的層級長度決定了上級政府獲得信息不能保證信息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準確性,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實現對基層數據的集中采集,基層政府可以根據基層發展實際情況,對信息進行選擇性的篩選、提取和分析,保證數據的真實及統一。從客觀上來講,數據源是應用大數據的基本前提,數據匯集、數據分析是大數據應用的主要內容,能力提升、社會自治能力現代化的發展是大數據的具體應用,一方面,將數據用于部門管理和服務中,提升信息的共享性,另一方面,基層群體可以利用政府共享和公開的數據資源,進行加工、開發和再利用,在此基礎上形成數據更新的良性循環機制,從而有效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一步加強政府職能的透明性,提升政府部門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
(2)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優化政府治理結構和管控水平,提升決策的正確性、有效性。大數據的應用使政府決策由以“經驗”為依據服務于管理過渡到以“數據”為基礎,“逐級請示”式的決策需要以逐漸向政府部門間與社會“扁平會商”為依據。在數據時代,更加突出對數據資源的行政管理。如:數據管理綜合機構的建立。利用大數據的共享性和海量性,提升各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能力,增強對社會的感知能力。一方面,有助于科學、合理、現實推進目標和任務內容的制定,另一方面,也進一步的優化基層政府經濟治理結構,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決策的科學化,提升決策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促進現代化、數字化政府的打造。
(3)提升政府的服務能力。調動政府職能,構建政府監管治理系統,增強政府對基層建設的宏觀調控作用。利用數據關聯實現基層政府經濟治理過程中各方面數據資源的動態整合,實現“事到人”“人到事”,為基層建設提供全面、有效的數據支撐。一方面,利用大數據相關技術,及時了解和掌握基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優化各方面資源的配置,以加強治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于提升治理效率,改進基層政府經濟治理能力,提升公眾滿意度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協同政府職能,提高對市場的監管能力,為基層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壯大條件與環境,實現基層經濟的發展和基層社會文明進程。
二、提高大數據在基層政府經濟治理中的應用
大數據在基層政府經濟治理中的應用是基層建設改革創新的必然趨勢,對于實現管理決策的科學化、公共服務規范化、精準化、治理方式現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發展價值和作用。對此,在大數據建設中,還需要基層政府部門加以重視。
(1)利用大數據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模式。加強對政府部門各方面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利用,提升政府決策和風險防范能力,提高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強基層經濟結構的改革和發展,提高全員參與性,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到基層建設和經濟治理中。
(2)建立健全、穩定、良性的經濟運行新機制。利用大數據的共享性、流通性、實效性和多元(轉13頁)(接40頁)性等特點,提升政府部門對信用、財政、金融、稅收、產業質量、質量監管等等各個信息數據的獲取和利用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全方位、動態性監管、預警,確保經濟決策制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時對于提升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提升基層產業的發展,提高信用體系建設,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促進基層經濟穩定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3)構建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民生服務新體系。為構建現代化、數字化的社會經濟發展體系,基層政府在進行經濟治理過程中,應大力推廣數據應用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應用,利用大數據掌握市場經濟格局和市場經濟動態,加強對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構建健全的服務體系,在不斷提高基層經濟發展水平和效率的同時,滿足基層經濟發展需求。
(4)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生態。加強基層產業化發展,將基層產業與計算機、數字化技術相結合,探索符合基層經濟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推進產業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基層經濟的繁榮發展。同時,對于新興產業給予適當的優惠策略,鼓勵產業發展,以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政府財政收入和財力,實現基層經濟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拔萃.大數據對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響與對策探討.大連干部學刊,2016(04).
2.高旭,曾小鋒.大數據時代基層黨組織治理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求實,2016(07).
3.蘇麗娟.轉型時期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研究――兼論西部大開發中地方政府職能定位.西北大學,2004.
4.牛正光.大數據對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影響研究.中國農業大學,2017.
5.孔風蘭.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科技經濟導刊,2016(20).
6.聶劍,唐天偉,邱東升.典型性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改革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企業經濟,2012(12).
7.劉路軍.關于新時期國有企業的企業管理創新模式探討.中國市場,2013(38).
8.劉延松.企業集團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分析及防范途徑.財經與管理,2011(11).
9.湯君.淺析我國企業關聯方交易審計的優化.財政監督,2011(05).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