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求真、務實、創新: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理性思考

2018-05-14 13:38:50檀祝平
教育與職業(下) 2018年9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新時代創新

[摘要]我國職業教育經歷幾十年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人才培養、職教體系建設、校企合作方面依然存在很多深層次問題。新時代職業教育要以問題為導向,在求真、務實、創新三方面發力。首先,職業院校要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按“全人教育”理念全方位育人,同時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其次,職教體系建設應立意更高,從人才可持續發展角度務實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學制銜接,共同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最后,職業院校要積極主動地調動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創新校企合作機制,加快產學研合作升級,真正促進產教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社會服務的輸出水平。

[關鍵詞]求真 務實 創新 新時代 職業教育

[作者簡介]檀祝平(1971- ),男,安徽懷寧人,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博士。(江蘇 常州 213164)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14年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性與政策性研究課題“高職與本科‘3+2合作培養機制研究”(項目編號:Z/2014/10,項目主持人:周大農)、2014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職教育園區)院校科研基金項目“高職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項目編號:K2014337,項目主持人:周大農)和常州大學高職教育研究院2015年重點立項課題“高職本科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常州市為例”(項目編號:CDGZ2015022,項目主持人:檀祝平)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8)18-0018-07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先后批示,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使人人出彩、人盡其才,使“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邁上新臺階。《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以下簡稱《決定》)等文件陸續頒布,提出“要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①,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為職業教育新發展吹響了劃時代的改革動員令。黨的十九大以來,“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②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新發展的主旋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文件陸續出臺,實質性地將新時代的職業教育推到新的發展起點。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也在逐步改善。職業院校要將這些政策落實、落地、落細,針對人才培養、職教體系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依然存在的很多深層次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在求真、務實、創新三方面著力,真正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與各層次院校一起務實參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深化產教融合,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產業發展。

一、“求真”,真正回歸“以人才培養為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培育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轉型升級”。《決定》也提出了兩個“服務”要求,要求“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③。針對國家和不同區域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現實需求,面向未來新經濟的發展,新時代的職業教育應不斷調整人才培養目標,以人為本,培養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改變傳統工具理性人才培養方式,強化“全人教育”人才培養理念

“全人教育”不是一個新理念,“中國古代先賢孔子就提倡‘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等人也討論過‘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和目的,這些都是全人教育思想。”④“20 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教育家隆·米勒提出了‘全人范式的概念”,⑤全面開啟現代“全人教育”的發展階段。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和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都大力提倡“全人教育”,他們認為“理想的人應是全人”⑥“教育要給學生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⑦。由此可見,現代“全人教育”理念對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更多地關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而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工具理性人才培養模式占據主導地位,社會價值和人的價值往往被弱視。很多院校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特別關注企業的需求,注重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但很少從學生的角度去關注他們的個人發展,忽略了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養成教育、職業精神培養,嚴重違背了“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也影響了我國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職業院校學生是我國未來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股,關系到未來中國夢的真正實現。職業院校應全面引入“全人教育”理念,將人的需求置于首位,通過全面梳理“全人教育”的核心要素,營造全方位全領域的育人氛圍,在學校文化環境里涵養“全人”素質,全方位立德樹人;通過不斷拓展課堂空間物理環境,打造適合的通識課程體系、融合校企文化、重構專業課程體系、重塑課堂教學生態、改革教學評價等實質性舉措,做到“長技育人”;特別要針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未來新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素質的新需求進行充分調研,以全人教育理念為指導,以人為本,在人才的發展性、復合性、創新性上下功夫,變“制器”為“育人”,使人才的綜合素養、專業技能、職業精神、創新素質全方位提升,從而適應產業經濟轉型發展的新需求。

(二)強化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性,真正回歸“以人才培養為中心”

1.職業院校承載了太多功能,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趨于弱化。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勢頭非常好,但傳統文化中“重文輕技”的思想依然嚴重,職業教育吸引力仍然不夠,職業院校規模盲目擴張,招生、就業、財政撥款等領域也還存在諸多制度性政策障礙,導致大多數職業院校招生困難。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力物力保障,職業院校在招生、就業以及各種榮譽和項目的申報上花費了大量精力。很多職業院校千方百計地爭取成為國家示范校、骨干校、優質校,集中人力物力打造競賽金牌和獲取各種教學、科研專項項目,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職業院校的發展,但負面效應也十分明顯。人才培養是職業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師本應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但由于各種評比指標歪曲指揮院校發展,往往被動地卷入與人才培養無關的煩瑣雜事中,難以集中精力搞好一線教學。職業院校教師職稱申報與本科院校無異,直接與教學成果、科研成果呈正相關,因為一線教師難以獲得資源優勢,教師獲得感不強,嚴重削弱了人才培養的主要精力。正如陳寶生部長在兩會記者會上所說,“現在老師負擔很重,要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素質、提高質量”⑧,事實也是如此。要讓教師真正回歸到“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不斷思考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只有這樣,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才有希望。

2.職業院校應強調特色辦學、自主辦學。職業院校大部分身居地方,一般體量不大,且與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區域經濟發展結合緊密。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宏觀指導下,特色發展、自主發展應是最佳路徑。但就目前情況來看,職業院校都在盲目追求“大躍進”,不僅盲目擴大招生規模,而且在不切實際的評價指標指引下,大量引進教授、博士,追求科研產出和大的合作項目建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耽誤了人才培養。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職業院校的辦學自主權有限,財政狀況被政府無形之手所困,很多職業院校不斷放棄原有的特色發展之路而進行改名更名,盲目擴大招生,專業設置大而全,忽視了專業與區域產業的對接以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一線教師疲于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教育引導上投入的精力遠遠不夠,教學改革的實質性舉措少之又少,人才培養質量必然大打折扣。

3.教育行政部門應完善撥款制度,在宏觀指導上發力。職業院校不能有效地開展自主辦學,也不能聚力特色辦學,這與教育行政部門的財政撥款制度密不可分。職業院校基本上都是按學生數目撥款,一旦生源減少,經費投入必然減少,辦學自然也困難重重。與本科院校相比,職業院校具有職教特征,對學生實踐教學設施的要求更高,特別是工科類職業院校的生均辦學經費投入往往更大。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國家和各省市政府對職業院校的經費投入遠遠小于本科院校,除國家示范和骨干職業院校外,普通職業院校還要按學生數進行折扣,財政撥款更是少之又少。為了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穩定教師隊伍,職業院校不得不削減教學經費投入,有些院校還不斷減少教師編制,導致大多數教師負重前行,課時量大,繁雜事務多,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

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該考慮職業院校的具體辦學情況,一方面不要再盲目增加院校數目,進行規模擴張;另一方面要完善職業院校財政撥款制度,參考學生數和教師數進行指導性撥款,逐年增加辦學經費,切實保障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有效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讓教師安于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另外,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放開無形之手,真正進行“放管服”改革,讓職業院校實現自主辦學、特色辦學。政府部門應強化責任擔當,在職業院校辦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與行業機構、相關研究機構一起在國家資格框架、人才培養標準、職業技能標準、教學標準、課程標準以及質量標準體系制定上為職業院校提供指導性意見,而不是簡單地用撥款制度牽制職業院校,使職業院校陷入浮躁的辦學處境。不可否認,各級政府部門在職業院校辦學過程中的作用明顯,但也一定要分清“可為”和“不可為”之處,強化指導,少點指揮和干涉,讓職業院校擁有更多的辦學自主權,謀劃特色發展,集中精力推進校企合作、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只有這樣,職業院校才能真正回歸到“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才能顯著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務實”,多形式共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決定》提出,“到2020年,建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使之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水平”,這一頂層設計為職教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上下貫通的康莊大道,職教體系建設也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重新起航的基石。但是,從近年來的建設實踐情況來看,有喜有憂。喜的是各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創造機會,多形式構建現代職教體系;憂的是職教體系還是通而不暢,希望打通升學渠道的大多數是中職和高職院校,地方應用本科院校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另外,職教體系建設的立意不高,很多職業院校只是為了讓有升學愿望和升學潛能的學生提升學歷,而不是為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發展培養各級各類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如果僅僅將職教體系建設理解為“升學”,并以此增加招生吸引力,這偏離了職教體系建設的初衷,對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也有百害而無一利。

江蘇省在職教體系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相關經驗、存在的問題以及亟待反思的地方也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2012年以來,為了解決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脫節,各類人才培養之間銜接不順、轉換不暢的突出問題,江蘇省職教體系建設立意高遠,率先從學制改革入手,探索建立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的職業教育學制體系,作為打通職業教育層次提升的一個重要渠道,努力提升各級各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各類型各層次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江蘇省教育廳多次出臺文件,推動中職和高職、中職與本科、高職與本科銜接試點。目前,范圍更廣、效果更好的是高職與本科的“3+2”聯合培養,涉及這種培養模式的有50多所高職院校、30所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對接專業達到109個,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開辟了上下貫通的渠道。當然,盡管成效明顯,但就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合作過程來看,還存在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相關的合作機制和得失之處也能為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供典型范例和深層次思考。

(一)高職與本科“3+2”人才合作培養成效顯著

江蘇省經過多年的高職與本科“3+2”人才合作培養的探索,雖然仍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但正向效應顯而易見,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體系建設立意較高,構建了多種形式的學歷銜接通道,打通了高職學生學歷上升的通道,為高職學生繼續深造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第二,高職與本科的銜接促進了高職院校協調發展,有效提高了高職院校生源質量;統一制定和執行標準,系統設計質量評價系統,確保了銜接試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第三,本科院校直接參與高職本科人才合作培養方案制訂和課程開發,促進本科院校相關專業較為系統地深入職業教育領域,為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提供了有益嘗試。第四,部分優秀本科院校加入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優化了職業教育體系,增強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吸引力,促使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躍上一個新臺階。

(二)高職和本科“3+2”合作培養面臨的問題

由于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階段內部分流,溝通和銜接上的渠道不暢、機制不全,造成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嚴重脫節。除了需要在招生制度上完善相關政策外,高職和本科院校“3+2”合作培養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1.辦學觀念存在分歧。高職教育發展多年,本身已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踐導向的項目化課程體系比較符合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部分本科院校則更注重學科型教學,在人才培養理念上與高職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別。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領導和教師對于有別于學術性本科和更加有利于職業教育層次提升的高職本科專業,理解也有所不同,所以,要在短時間內轉變各自的觀念并不容易。

2.專業對接缺乏科學設計。目前,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相對接的專業都只是相近或相關專業,很多比較成熟且有相當知名度的重點或特色專業卻無法和本科院校對接。有的高職院校挑選一些招生難度大的專業與本科對接,有的本科院校由于招生名額有限而合作熱情不高,使相當多的專業不能對接,專業對接口徑較窄,在專業設置上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和學生職業提升的需要。

3.高職院校的話語權有限。關系好的合作院校在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方案上容易達成一致意見。如果本科院校過于堅持自己的看法,作為弱勢一方的高職院校最終也只能違背自己的意愿而選擇屈從。在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設置、轉段要求等方面,高職院校的話語權都相當有限,地方本科院校相對比較強勢。

4.師資類型差異明顯。高職院校擁有多名訓練有素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擁有多個條件優良的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與區域內相關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盡管產教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還不理想,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已是高職人才培養的常態。目前本科院校雖然學術型師資較好但實踐技能比較欠缺,相關的實訓基地與高職院校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高職本科人才培養的硬軟件準備并不充分。

5.轉段要求不利于職教層次提升。盡管英語四級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條件對于本科學生要求來說并不算高,但高職教育更加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課程評價主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化。目前的轉段選拔方式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難以有效滿足技能型人才提升教育層次的需求。

(三)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議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涉及中職與高職、中職與本科、高職與本科的銜接,本文以江蘇省比較成熟的高職與本科“3+2”合作培養模式為例,提出一些思考。

1.建立升本學習制度通道,推進專本學歷學制銜接。徹底打通銜接渠道,必須以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堅持省級統籌、系統設計,針對不同類別學生的不同需求積極推進分類考試、綜合評價、自主招生、多元錄取等招生制度改革,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學制銜接,推行“3+2”模式、“4+0”模式、“3+1”模式和“3+2”模式等多種銜接模式。

2.發揮好行業組織的作用,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各層次院校合作培養人才必須充分利用行業企業在校企合作、校際合作中的有利條件和獨特優勢,積極探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路徑和辦法,依托企業組織,有效實現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和專業碩士培養的職業教育通透機制,創新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

3.從培養規格目標入手,實現培養層次無縫對接。高職與本科合作培養人才,必須首先解決高職專科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之間培養規格脫節、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在高職專科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培養規格目標、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上形成良好銜接,實現兩種教育層次的梯度對應、無縫對接,使應用型人才培養落到實處。

4.強化“雙師型”隊伍建設,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定要確立職教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通過各種形式的行業企業參與,逐步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綜合實踐能力和“雙師”素質。同時,建立并完善兼職教師聘任管理制度、高職本科教育師資專門的職稱評聘制度以及“雙師型”教師認定制度等,為“3+2”合作培養提供師資隊伍保障。

5.加強政府政策引導,為合作培養提供制度保障。在高職專科和地方應用型本科進行“3+2”合作培養過程中,政府的宏觀引導、政策支持以及制度保證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應在高職專科和地方本科銜接合作培養人才方面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并通過出臺相關政策,為高職專科與應用型本科銜接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6.推動項目評估及績效問責,不斷提高合作質量。問責是一種通過對主體(問責對象)行為的價值判斷及引導來保障績效目標實現的有效管理手段。對于高職與地方應用型本科銜接試點,可以推動項目評估及績效問責,不僅讓雙方學校針對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找尋對策,而且逐步探索建立相應的現代職業教育標準體系,不斷提高合作質量。

三、“創新”,政行校企共謀產教融合大計

(一)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的現狀

就目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現狀來看,大部分院校還處在淺層次合作階段。學校專業設置方向基本按企業所需確定,并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企業管理人員或技術骨干作為專業指導委員會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學校與企業簽訂專業實習協議、訂單培養協議等,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內容,企業實際參與度遠遠不夠。有些院校進入中層合作階段,除了以上合作內容以外,還能主動深入企業,為企業提供咨詢、培訓以及少量的技術支持服務等,在學校掛冠名班、企業冠名校企合作機構或基地等。少量綜合實力較強的院校達到了深層次合作,這些院校一般具有高水平師資,綜合實力較強,能夠與企業一起開展科研攻關、技術服務并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發展規劃,共建校企合作共同體和協同創新中心,真正實現了“教學—科研—開發”三位一體。

(二)校企合作過程中的問題

校企合作不深入,學校熱、企業冷是當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老問題,雖然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文件,但仍未解決這一問題,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多數職業院校的教師研發能力不夠,不能幫助企業解決實質問題;企業往往愿意舍近求遠,找知名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二是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不高,且培養的學生在職業精神、吃苦耐勞品質方面優勢并不明顯。三是企業更關心既得利益,首先考慮低層次用工需求,這就導致酒店服務類專業的校企合作開展得轟轟烈烈,而制造類、創意類等專業的校企合作情況不理想。四是在校企合作中,政府相關政策配套不夠,有些政策還僅僅停留在文本上,地方執行力度有限,導致校企合作不暢。

(三)深化產教融合的理性思考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重要支撐,但需要政府部門、企業、學校共同發力,各自發揮能動性,在現有職教環境下共同推進。

1.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為職業教育發展保駕護航。政府部門不僅要制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類似文件,更要從實處著力,促使地方政府出臺實施細則,強化執行,尤其要讓合作企業在承擔人才培養義務的同時得到稅費減免等方面的實際利益。另外,借鑒德國先進經驗,嘗試遴選或培育部分教育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部分資金和資源保障,引導企業主動參與人才培養。

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人才,人才培養需要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需要校企雙方共贏。職業院校除了提供應用性技術技能型人才以外,還要幫助企業解決技術和工藝難題,共同公關申報大的科研項目,真正在校企合作中掌握主動權。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職業院校科技人才和師資難以滿足企業需求,校企合作勢必一頭冷、一頭熱。這就需要地方政府發力,融合地方產學研優勢資源,將學校、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強強聯合,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的社會服務能力。學校有了硬實力,才能受到企業的歡迎,校企合作才能取得實效,培養的人才也才能滿足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因此,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對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作用明顯。

2.強化行業企業培養人才的責任擔當,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蓄力。目前大多數企業對用工的需求還不高,有些簡單加工型的崗位只需要一般的技能工人。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工人素質也必然要求更高,因此,行業、企業也要不斷加強員工技能培訓,與地方職業院校一起合作培養人才。在目前的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的付出往往回報并不明顯,因此,合作企業也要向行業組織、合作院校、地方政府反映合理訴求,促成合作院校在企業員工培訓、技術咨詢及技術服務,政府在稅費減免方面的合理補償。隨著人才紅利的逐漸減少和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未來企業也需要不斷補充各級技術技能型人才,選準合適的職業院校,共同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只要行業企業強化人才培養責任擔當,深度參與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培養人才,企業一定會在人力資源供給、技術技能積累方面獲得收益。

3.職業院校要主動作為,積極謀劃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能“等靠要”,政策紅利也需要職業院校積極爭取。其一,職業院校不能僅僅局限于要企業做什么,更要思考能為企業做什么,對校企合作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將推進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任務,重點抓,切實執行。其二,要進一步提升師資隊伍素質,除了引進和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以外,還要多引進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強化與地方研究機構的合作,在產學研上創新思路,提升技術研發和科技攻關能力,提升社會服務輸出水平。職業院校可以組建柔性混編協同創新科研團隊,與企業、科研院所、工業園區一起共建區域協同創新平臺、共建適應區域戰略新興產業的協同創新中心;融入區域產業,進行區校合作、鎮校合作、院企融合,共建特色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打造多層次服務平臺體系等。只有提高了社會服務輸出的層次和水平,才能真正做到校企深度合作,將產教融合落到實處。其三,職業院校要完善教師考評機制,把做好企業員工培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以及教師的企業鍛煉和能力提升作為教師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使深度參與校企合作的教師有獲得感,從而調動教師與企業合作的積極性,使他們能主動為企業服務,不斷提升校企合作質量。

[注釋]

①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Z].2014-05-02.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7)[2018-05-21]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④趙琿,張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反思與重構——基于“全人教育”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08(19):26-27.

⑤向健極.“全人教育”視角下的高等職業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 2014(6):84.

⑥(日)小原國芳.小原國芳教育論著選:下卷[M].劉劍喬,由其民,吳光威,譯.由其民,吳光威,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

⑦李楊.教育是完成人格,不是把人造成器具[EB/OL].(2013-01-07)[2018-05-21].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1/07/20928046_0.shtml.

⑧陳寶生.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8-03-17.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新時代創新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亚洲激情99|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97视频在线| 天天综合亚洲|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福利|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色综合国产|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在线网站18禁| 久久a级片| 久草视频一区| 日韩美毛片|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精品美乳| 欧美在线一二区|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久久国产乱子|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亚洲国产黄色|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天天综合网站| 婷五月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一区色|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精品福利视频网|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97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色香蕉影院| 欧美一区国产|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91在线|中文|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无码福利视频|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婷婷| av性天堂网|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