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生
【摘 要】網絡的普及使得我們步入了一個“微時代”。在這種氛圍環境下,微課也應運而生。通過網絡移動技術及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學習者可以不受地域、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隨時隨地地進行知識的學習。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微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將微課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充分地發揮微課教學的輔助作用,實現教學相長。
【關鍵詞】微課 小學數學 運用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一、微課的作用
1.實施微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有效自主學習
微課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融于一體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有吸引力,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像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學生,并調動學生的腦、眼、耳、手、口等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微課可以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學習需求,在查漏補缺的同時又能強化鞏固新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既能滿足學優生的求知欲,又能促進學困生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
2.實施微課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部分
微課作為知識的承載者,將教學內容以多媒體的多元化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從以往被動去接受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探索方式。學生根據自身的接受能力及理解程度,反復觀看微課內容,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引導他們去思考,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答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中的重點、難點部分。
3. 實施微課有助于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
借助于微課資源以及網絡,學生們可以接觸到更多、更全面的教學內容。在微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同時,借助于網絡的優勢,微課還能為師生之間、學生同學生之間提供交流的平臺,形成一種交互式的教學環節,使得教學模式得到改變。
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課程的難點、重點部分,同時還有助于實現數學教學模式的轉變。
二、微課的建設
1.明確主題突出重點
微課的質量取決于微課的設計,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指向明確、主題突出、完整等。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從何處尋求知識點等不同的因素也要有所考慮。適合我們制作成微課的主要有以下內容。
第一,講述性比較強的知識點。概念性、定理定律等知識點比較適合制作成微課,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高》中關于高的概念,我在微課中結合一個三角形的圖形,動態顯示從一個頂點作對邊的垂線的同時,講述“先找到一個頂點,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對邊重合,移動三角板,讓三角板的另一條邊與頂點重合,過頂點作對邊的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距離,就叫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就是三角形的底。”把這樣的知識點做成微課,對學生來講不僅能看到畫高的過程,還能聽到聲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針對知識難點的講解。教材的難點,孩子們不易理解,例如,教二年級學生認識時間時,對于快到幾時和剛過幾時的時間,如9:55、12:05,很多學生容易將小時部分讀錯,那么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一難點設計一個微課,重點幫助學生理解怎樣讀取這樣類型的時間。
第三,方法與過程的演示。適用于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點,如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在微課中演示了把圓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通過觀察得出這個圓的面積就等于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長等于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等于圓的半徑,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樣用動畫演示將推導的過程進行講解并配以文字形式呈現給學生聽和看。
2.切入課題要迅速
由于微課時間較短在5-8分鐘之間,因此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切入課題的方法、途徑力求新穎、迅速,而且要與題目關聯緊湊,以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內容的講授。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我設置了一個問題引入課題。一匹馬拴在樹樁上,它能吃到草的草地有多大?將求草地的面積引入課題。又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采用故事設置一個疑問引入課題。唐僧四人在取經的途中,一次分西瓜,每人分得一個西瓜的 ,八戒想要得到更多的西瓜,于是悟空把八的戒西瓜又平均分成了2份,4份,8份,設疑八戒得到了更多的西瓜嗎?引入課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設計新穎突破難點
微課的開展其實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所以在進行制作及設計時一定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首先,在設計微教案時要將學生的學習體驗及發展作為重點,老師的講解要做到精,把有啟發意義的問題滲入其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數學中還有一些類似《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這樣的抽象知識,往往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容易掌握的,可以運用微課演示“扇形的分成越多,所拼出的立體圖形就與長方形更接近”,把抽象變成具體,把靜態變成動態,這樣能更好地突破難點。
4.微課資源要簡潔實用
教師使用微課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我們在制作微課教學資源的時候就要確保微課視頻的簡短實用,讓學生能夠從簡短的視頻中學習到最有用的知識。比如說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時候制作專門介紹分數特點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看視頻的同時快速地理解分數的特點。這種簡短易懂的視頻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因為他們發現自身的疑惑觀看視頻的同時都解決了,而且還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因此他們非常喜歡這種教學視頻。
總之,微課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微課也讓數學教師的因材施教得到真正實現,微課還豐富課堂學習的素材,讓我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探索的樂趣。微課的作用及建設有緊密的關系。有效的微課不僅要有好的制作及設計,還要考慮到實際應用中的具體效果。只有把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才能讓微課質量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2]萬國軍.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中小學電教(下),2013(5)